毕业设计高层住宅楼计算书内容摘要: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简图如下图51,各质点的重力荷载分别为=5061,=5566,=1917,=955图51重力荷载代表值=(1+)+(1+)=1917(1+)+955[1+]=3459===1600均布荷载作用下结构顶点的位移为:===集中荷载作用下结构顶点位移:=====+=结构自振周期==根据主体结构高度不超过40,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故可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结构的等效总重力荷载为:==(506111+5566+1917+955)=55483本设计中结构的设防烈度是7度,设计地震分组2组,场地类别Ⅲ类,查得场地周期=04,=,=====2352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下标准值计算见表 54表 54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下标准值楼层14955131917125566362003761150613316701310506130151830950612713664785061241214647506121106281650611891098550611575915450611260732350619455492506163036615061315183合计===剪力墙结构分析时,可将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折算为倒三角分布荷载和顶点集中荷载作用。 =+=+==+(+3)=====即有:====带入数值得=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是倒三角形分布荷载和顶点集中荷载产生的位移之和,可分别按下式计算:倒三角荷载:y=顶点集中荷载:y=在倒三角形荷载作用下代入数据得:=在倒顶点集中荷载作用下代入数据得:=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位移计算见表55表55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位移层次倒三角形荷载/顶点集中荷载/总位移/层间位移12361/196411331/130210301/14659271/15188241/15287211/14666181/18575151/12124121/1020391/1176261/2083131/4461由上表可知,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位移验算满足要求:即:==,满足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总框架内力计算作用在结构似的水平地震力可以是自左向右(左震)或自右向左(右震),在下面的计算中。 剪力墙内力正负号规定:弯矩以截面右侧受拉为正,剪力以绕截面顺时针方向旋转为正,轴力以受压为正,同时各截面内力均采用左震时的正负号。 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剪力墙结构应分别按三角形分布荷载(=)和顶点集中荷载(=)计算内力。 ,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下总剪力墙和总框架内力计算见表56表56 水平地震作用下总剪力墙和总框架内力层次层高倒三角形荷载顶点集中荷载总内力12361133103092782472161851541239261300(1)总剪力墙内力的分配根据各片剪力墙的等效刚度与剪力墙等效刚度的比值可求得各片剪力墙的等效刚度比。 计算结果见表57表57各片剪力墙的等效刚度比墙号类型数量每片墙等效刚度比ysw1实体墙2ysw2ysw4ysw5ysw7ysw8ysw101ysw3整体小开口墙2ysw9单肢墙1在下面的计算中,将对ysw3(整体小开口墙),ysw7(实体墙),ysw9(单肢墙)进行计算。 由公式:==其中 (2)水平地震作用下各片剪力墙分配的内力见表58(3)ysw3(整体小开口墙)墙肢和连梁的计算对整体小开口墙,按照公式(墙肢截面内力)墙肢弯矩 =085墙肢轴力 =墙肢剪力 =和公式(连梁内力)==墙肢及连梁内力计算结果见见表58 ysw3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墙肢及连梁内力见表58第6章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总框架内力计算作用在结构上的风荷载可以是自左向右作用(左风)或自右向左作用,其中在墙肢中产生的内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本设计仅计算左风作用下产生的内力,墙肢截面内力正负号规定与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相同。 在风荷载作用下,剪力墙结构应分别按倒三角形分布荷载和均部荷载作用下计算内力。 在倒三角形荷载作用下()分别按式===在均部荷载作用下(=)分别按下式计算===计算结果见表61表61 在倒三角形荷载作用和均部荷载作用下总剪力墙、总框架内力、总框架内力计算(1)总剪力墙内力的分配根据已求得的各片剪力墙的等效刚度与总剪力墙的等效刚度的比值,由公式= =计算。 在计算中依然取ysw3,ysw7,ysw9进行计算。 表62风荷载作用下各片剪力墙分配的内力层次总剪力墙内力ysw3ysw7ysw9121110987651157.231.41143210(2)ysw3(整体小开口墙)墙肢和连梁的内力计算对整体小开口墙,由公式可求得墙肢和连梁的内力,其计算公式和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相同,计算结果见表63。 (3)单肢剪力墙ysw9墙肢计算见表62第7章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计算竖向荷载包括竖向恒荷载和竖向活荷载。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以近似的认为各片剪力墙只承受轴向力,且规定以受压为正,其弯矩和剪力可以忽略。 各片剪力墙承受的轴力是由墙体和楼板传来的两部分荷载组成,其中楼板传来的荷载可以近似的按其受荷载面积来计算,不考虑结构的连续性。 在计算剪力墙墙肢时,以洞口中线作为荷载的分界线。 ysw7屋面、楼面恒荷载和活荷载的分布图71 ysw7荷载传递方式图72屋面恒荷载传递方式 图73荷载传递方式 图74面活荷载传递方式 图75楼面恒荷载传递方式图76楼面恒荷载传递方式屋面:= =楼面:= =屋面活荷载:= =屋面雪荷载:= =楼面活荷载:= =在恒荷载和活荷载作用下,墙体中产生的轴力见表71。 ysw3屋面、楼面恒荷载和活荷载的分布图图77 ysw3屋面荷载分布图78 雪荷载传递方式图79 屋面活荷载传递方式图710 屋面荷载传递方式屋面:====楼面:== ==图711 ysw3楼面荷载分布图712 楼面活荷载传递方式图713楼面荷载传递方式墙体自重: =屋面集中恒荷载:===+= =[(+)+(+)+]=屋面集中雪荷载:=++=屋面集中荷载:=+(+)==+(+)=屋面活荷载:= == =屋面雪荷载:= =楼面活荷载:= =屋面集中活荷载:=+(+)==+=屋面集中雪荷载:=+(+)==+=楼面集中活荷载:=+(+)2==+=在恒荷载和活荷载作用下,墙体中产生的轴力见表71。 屋面:==楼面:==屋面雪荷载:==屋面活荷载:= =屋面集中活荷载:==楼面活荷载: ==楼面集中活荷载:=2=图714 ysw9屋面荷载分布图715 雪荷载传递方式图716 活荷载传递方式 在恒荷载和活荷载作用下,墙体中产生的轴力见表71。 表71恒荷载作用下墙肢产生的内力层次ysw7ysw3ysw9左墙肢中墙肢右墙肢12顶底11顶底10顶底9顶底8顶底7顶底6顶底5顶底4顶底3顶底2顶底1顶底表72活荷载作用下墙肢产生的内力层次ysw7ysw3ysw9左墙肢中墙肢右墙肢12顶底 11顶底 10顶底 79顶底 8顶底 7顶底 6顶底 5顶底 4顶底 3顶底 2顶底 1顶底 第8章内力组合结构抗震等级与地震烈度、结构的类型和房屋的高度有关。 对本设计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是2级。 ,与柱的受力状态相似,故取每层的底部和顶部作为控制截面,其弯矩和轴力设计值按公式(1)非抗震设计=+=+=+=+=+=+=+=+(2)抗震设计=+=+进行组合,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按式(3)抗震设计==进行组合,连梁主要承受水平荷载产生的内力,一般取梁端截面的控制截面。 梁端弯矩参照式(4)非抗震设计=(+)=(+)=[+]=(+)(5)抗震设计=(+)进行组合。 梁端剪力按式(6)非抗震设计=+=+=+(+)=+抗震设计时,其梁端的剪力设计值按=调整。 式中,是连梁的净跨,为梁在重力代表值、分别为梁左右端截面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第9章截面设计(整截面墙)截面设计==,且不大于15。 故取12层为底部加强区。 由于地震作用和风荷载均来自来两个方向,所以仅选取底部最不利组合内力的绝对值进行计算。 即:地震组合:=,=,=非地震组合:=,=,=比较这两组内力,可见考虑非地震组合为最不利内力组合,故下面仅按这组内力进行截面配筋计算。 端部采用400级钢筋,箍筋和分布钢筋采用235级钢筋,且端部钢筋对称布置。 验算墙肢截面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