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综合实习报告(杭州植物识别植物造景测绘花卉苗木市场调查盆景制作)内容摘要:

灌木 桂 4 桂花 常绿灌木 桂 5 桂花 常绿灌木 桂 6 桂花 常绿灌木 桂 7 桂花 常绿灌木 3 桂 8 桂花 常绿灌木 1 5 桂 9 桂花 常绿灌木 、 3 红 1 红花继木 常绿灌木 植物综合实习报告 9 红叶李 1 红叶李 落叶乔灌木 、 36 3 红叶李 2 红叶李 落叶乔灌木 、 41 红叶李 3 红叶李 落叶乔灌木 2 柳 1 垂柳 落叶乔木 3 107 3 柳 2 垂柳 落叶乔木 4 柳 3 垂柳 落叶乔木 、 115 柳 4 垂柳 落叶乔木 3 119 4 柳 5 垂柳 落叶乔木 、 111 4 柳 6 垂柳 落叶乔木 3 柳 7 垂柳 落叶乔木 3 柳 8 垂柳 落叶乔木 柳 9 垂柳 落叶乔木 柳 10 垂柳 落叶乔木 2 72 4 柳 11 垂柳 落叶乔木 3 113 5 柳 12 垂柳 落叶乔木 、 117 柳 13 垂柳 落叶乔木 4 柳 14 垂柳 落叶乔木 5 173 6 柳 15 垂柳 落叶乔木 柳 16 垂柳 落叶乔木 桃 1 桃花 落叶乔灌木 无 1 无患子 落叶乔木 无 2 无患子 落叶乔木 6 无 3 无患子 落叶乔木 、 65 5 香樟 香樟 常绿乔木 6 194 9 下层植物:八角金盘、云南黄馨、沿阶草、蜘蛛兰、茶梅、紫楠、活血丹、阔叶十大功劳、大花萱草、杜鹃、常春藤、锦带花、六月雪、紫藤、扶芳藤、小叶蚊母。 水边植物:芦苇、云南黄馨、水鬼蕉、美人蕉。 植物造景分析 空间分析 这块大草坪 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开敞 平坦 , 气魄大, 满足 了 游人活动和眺望 的需求 ,草坪的 北面,植物的配植结合了地形的起伏, 不但增高了乔灌木立面的高度,也增添了天际线的变化。 植物综合实习报告 10 图 25 为 本地 块南北方向的剖面图。 如图中央草坪 地形遮挡了 东西 部游人的视线, 使其 看不见园路,只看得见园景。 东边园路以 一排垂柳作为行道树。 垂柳后为大草坪,草坪边缘 6 米左右孤植无患子 (图 26) ,剖面图索引图 图 25 图 26 植物综合实习报告 11 形成优美的秋色景观,无患子孤植树以草坪为背景,使得整一草坪的变化丰富起来,更具生动感,创造开阔的视野。 西边密植的桂花,东边水杉林,这两面的植物种植尺度与空间密度的变化与中间的开敞草地形成明显对比,作为空间的界限起到围合草地,使其完整化的作用。 图 27 为本地块东西方向剖面图。 如图中央 地形遮挡 了 北部的园路和河道,使南部游人 的视线透过草坪,可以看望到北部河对岸。 创造了景观空间的完整性。 草坪边缘散植广玉兰,与园路对面的密集种植形成对比,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 种植设计分析 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 草坪 南侧种植了一片高大的乔木树林,与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富于层面,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 南侧一组密植树丛的骨干乔木树为广玉兰。 从密植树丛到草坪有东西向园路作为间隔(图 28),草坪边缘散植 8 棵冠幅为 34 米的广玉兰作为过渡,与南边的树丛相呼应,在变化之中求得统一。 (图 29) 东 图 28 图 27 植物综合实习报告 12 南侧的园路属于半开放空间。 园路的东边沿路有为枫杨 桂花 云南黄馨 沿阶草、广玉兰 八角金盘 沿阶草的密集树丛。 并有红叶李、垂柳等搭配。 (图 210) 图 210 图 29 植物综合实习报告 13 西侧 路的西面是高大密集的水杉林 , 主要植物层次为水杉 — 活血丹 两层结构。 水杉适合两层或单层结构种植的原因在于它的竖向线条明显,树干笔直且高耸。 作为单层种植时,下层会落满掉落的针叶,非常自然。 而在柳浪闻莺这里,采用了高度很低的单色地被活血丹,也可以与水杉的尺度形成鲜明对比。 沿路为茶梅、 蜘蛛兰 — 沿阶草绿篱。 这一垂直线条为主的水杉群落,与对面的开阔草坪形成了强烈的空间对比,也起到了引导视线的作用。 (图 211) 在草坪的东北角,设计了一组以香樟为主体的树丛(图 212),既良好地划分了空间,又形成了视觉上的焦点,避免了草坪面积过大给人带来的单调感。 总结 在柳浪闻莺公园的实习中,我们主要观察实测了一块以微地形草坪为主的地块。 了解了植物配置时图纸与实际之间的尺度差别。 分析了微地形在植物造景、园林造景中起到的作用:遮挡视线、创造多变统一的空间 、与植物结合丰富立面景观。 在开敞空间的四周的植物造景有几点需要注意: 1)空间的围合,四周边界选用大型乔木,或密植形式,使空间有完整感; 图 212 图 211 植物综合实习报告 14 2)植物的过渡性设计,做到呼映,使空间与空间之间的界限不生硬; 3)在草坪边缘宜孤植或散植同一种树木,起到引导视线作用,使草坪更加开阔。 3 杭州花港公园 时间: 2020 年 5 月 7 日 内容: 植物景观实测 指导教师:申亚梅、何云核 花 港观鱼位于杭州西湖西南角,连苏堤,西接环湖西路,是一个介于小南湖和西里湖之间的一个半岛,为西湖十景之一。 花港观鱼公园的植物种植设计充分考虑了植物种植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原则,在景观空间的营造上,划分的不同景区营造了不同的景观空间,独具特色,同时注重空间与功能的结合。 通过不同形式的种 植方式创造了不同功能的活动空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它是一个既具传统又现代的城市公园的优秀典范,具有宝贵的学习与借鉴意义。 牡丹园为 “ 花港观鱼 ” 的主景之一 ,位于公园中心,占地一万平方米。 丘阜隆起,最高处建古朴重檐的八角亭,命名“ 牡丹亭 ”。 绕亭植有各种牡丹、芍药数百本,按不同品种分为十多个花境小区块,年年谷雨前后,尽显花中王者风范,国色天香,名不虚传。 全园面积约 1 万平方米,纵横交错的鹅卵石小路把全园分割成 18 个小区。 园内栽培了数百株色泽鲜艳,奇香异常的名贵牡丹 ,如魏紫、姚黄、绿玉、胭脂点玉和娇 容三色 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来自安徽宁国县的 “玉楼春 ”。 此外,还配置山石和苍松、翠柏、芍药、红枫、紫薇、海棠、杜鹃、梅树等花木 , 高低错落,疏密得体。 图 31 为牡丹亭牡丹园小组测绘图。 植物综合实习报告 15 图 31 植物综合实习报告 16 布局分析 在 平面布置 上 从整体上来看,牡丹园好比是一个大盆景,它用湖石、假山、松竹和卵石小径分割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