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地测量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先控制后细部”。 施工控制网分为施工平面控制网和施工高程控制网,布 网时从整体到局部,建网时从高精度到低精度逐级加密。 (二)、 原始基准标桩的交接及校测 工程开工前,及时联系建设方,进行现场原始永久性的基准桩的交接。 交接桩测量资料必须齐全,并附有桩位示意图,标明各种标桩平面位置和标高,必要时附文字说明,依照资料,进行控制点交接工作。 同时,应及时组织测量人员对雇主提供的基准标桩进行必要的复测工作,并在 3 天内将复测结果书面提交给雇主。 经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如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雇主和交桩单位。 (三)、 高精度整体控制网的布设 根据场区平面规划和建设方提供的测量基准点为依据,建立建筑 物平面控制网 (见测量控制网平面图 )。 首级高程控制借用平面控制网的桩点进行布设,这两个控制网是工程整体控制和变型监测的依据和基准,以保证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 5 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1)工程测量控制网布设及等级划分 按二级控制,即首级控制网 (施工现场 )、二级控制网 (建筑物 )。 (2)分项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分项工程施工控制网根据施工进度分不同阶段进行测设。 它的布设原则要满足相关施工细部测量或施工控制的要求,全面覆盖。 采用场地坐标系。 (3)施工坐标系的建立 为了与设计图纸坐标一致,选择轴线网中 ○ A 轴与 ○ 1 轴交点为坐标原点建立施工相对坐标系坐标 (笛卡尔坐标 ),并将轴线点和其他平面控制点坐标换算成施工坐标系坐标,换算公式为: Y = (xx0)COSθ +(yy0)SINθ X= (xx0)SINθ +(yy0)COSθ X、 Y—— 施工相对坐标系坐标; x、 y—— 城市坐标系坐标; x0、 y0—— 中心点坐标,θ为换算角。 (4)控制网的精度设计 一级高程控制网的技术指标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引测,相邻两点高程误差要求小于177。 二级高程控制网的技术指 标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引测,相邻两点高程误差要求小于177。 楼层标高放线四等水准测量精度指标进行,采用引测方法进行附和水准测量。 (四)、 施工控制网测设 (1)施工 (首、二级 )施工平面控制网测设 二级控制网建立在首级网的基础上,布设成建筑物矩形或“井” 字形平面控制网,由建筑物主轴控制线 (桩点 )组成,精度按国家二级导线精度指标进行, 6 施测时应与城市导线点联测。 根据本工程结构形式特点,在布设首级 (二级 )网时优先选择穿过工程主体结构,且在利于竖向传递的轴线或特征线。 (2)施工高程控制网测设 控 制网布设为闭合水准路线,并与测绘院提供水准点联测以确定起算高程。 水准点位的布设选择在首级平面控制网桩点上。 首级施工高程控制网按二等水准网的精度进行设计,观测采用二等水准观测方法。 (3)桩点的设置 首级平面控制桩基准点布设在无变形影响的区域;二级平面控制桩基准点布设在变形影响较小的区域;监测点设在变形量大,能确切反映变形量和变形特征的位置;并经设计确认后长期保留。 水准基点借用平面控制桩。 (4)测量标识 测量控制点应妥善管理保护,确保桩点不被压盖、碾轧、扰动,所有控制桩点、监测点均设标识牌,牌中注明桩点的 名称、精度等级、点号、数据及管理单位;对于细部测设的点位、线段用油漆进行标识,注明其性质和相关数据。 五、 分项工程测量方法 钢筋工程 利用往返观测将工作基点引测至墙竖向钢筋上,此项工作的精度不得低于水准网的精度要求,此工作经复测无误后,交给工长作为整个施工层标高控制的依据。 工长在进一步引测过程中,层间偏差值不得超过177。 3mm 的要求。 现场标高点用红或蓝胶带纸进行标识,应注意胶带纸上下边的统一。 在绑扎门窗洞口过梁时,可用 5m 钢卷尺将标高向上传递,拉尺过程中应保持立筋垂直,以免造成立筋垂直偏差过大,而导致 出现过梁钢筋偏低的质量问题。 7 工长在过程控制中,应注意检查以下部位标高情况:梁梁接头钢筋的顶标高,看钢筋是否有保护层,锚入本楼层的墙筋顶标高,电梯井下口上部筋顶标高等。 模板工程 板底模支设高度是依据测设于脚手架立杆的标高点,所以测设脚手架立杆的标高点是模板工程标高控制的着重点。 测设时可选择位于满堂脚手架的角点、中间点底部稳定可靠、垂直的的立杆,将标高测设其上,扶尺人员是注意标高的上方是否有扣件、横杆阻碍标高点向上的传递。 然后有红或蓝胶带纸做统一的标识。 测设完毕后可沿立杆向上传递,定出水平杆的标高点, 利用细线将各标高点连线,检查合格后,可将此细线作为其它脚手架搭设的依据。 待部分板模铺设完成将水准仪架设其上,检查模板面标高、平整度以及相邻两块模板的高低差。 若发现问题,现场改正。 工长在过程控制中,应注意检查以下部位标高情况:吊模侧模底标高,外墙模板标高是否低于混凝土顶面标高,跨度不小于 4m 梁、板跨中标高是否按要求起拱,电梯井底模,焊接预埋件标高高差等。 混凝土工程 待板底模铺设完成后,即可将水准仪架设其上,将距混凝土面 500mm 的控制标高测设在剪力墙竖筋及暗柱立筋上,测设标高的数量应保证每面墙上有一 标高点,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将各标高点拉线,检查找平,此外工作面上也架设一台激光扫平仪随时动态地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将混凝土顶面标高偏差值控制在177。 5mm 以内。 二次结构 (一 )根据结构施工时的轴线控制线放出二次结构的墙边线,门窗洞口线,并弹出墙边的控制线作为装饰时抹灰的控制线。 (二 )按施工图绘制皮数杆,作为控制墙体砌筑标高的依据,皮数杆上应有 1米线位置,以及窗台、过梁、圈梁的竖向位置。 8 (三 )设置皮数杆的位置应选在施工段两端,最大间距不超过 15 米,施工时皮数杆应固定在构造柱钢筋,皮数杆上 的 500mm 线应与结构钢筋混凝土墙、柱身上抄测的水平线对齐。 (四 )校测结构时作的 + 线,在各房间柱、墙上抄测出交圈的 1 米线,作为地面面层、设备、门窗安装的标高依据,同一房间内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177。 2mm,同一屋内误差应小于177。 3mm。 楼地面 (一 )校核四周墙面与柱身上测设出+ 米线,作为地面面层与设备安装,门口安装吊顶等施工的标高控制线。 在不便于用水准仪的地方或立面上可安装连通水准管找平。 电梯厅所使用的标高应与电梯施工所使用的标高一致。 以防止出现错台现象。 (二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