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使用说明书内容摘要:

( 4) 池长:设水平流速 v=L= t  ( 5)池总宽: ( 6)池子的个数:设每个池子宽: ;则 n=B/b=10 个 L/b=4(符合要求 ) ( 7)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初沉池污泥含水率 p0=95%,取污泥量为 25g/(人 d),取贮泥时间T=2d,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 1000SNTv ; 式中: s—— 每人每日污泥量 L/(人 d)。 N—— 设计人口数(取 25 万人);   d)0 . 5 L / ( h1 0 0 0951 0 0 1 0 025S   3m0991000  ( 8)每格污泥所需容积。 3’‘ m1910909nV  ( 9)污泥斗容积:  212141 ffffh1 /3V 。 39。 39。 4   322221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第 11 页 共 26 页 ( 10)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 bh2 llV 39。 4212   式中: l—— 为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上下底的长度, m.   ‘4 。 1 。  32  污泥总体积: V= V1+ V2 =+51=187m3> 91m3 ,满足要求。 ( 11)沉淀池总高度:设沉淀池超高 h1=,缓冲层高 h3 =, 沉淀池总高度: 4321 hhhhH  39。 39。 439。 44   ( 12)排泥管:沉淀池采用 重力排泥,排泥管管径 DN200,排泥管伸入污泥斗底部,排泥静压头采用 ,连续将污泥排出池外贮泥池内。 草图如下 : 4 传统活性污泥法鼓风曝气池设计计算 处理工艺说明 传统活性污泥法,又称普通活性污泥法,污水从池子首段进入池内,二沉池回流的污泥也同步进入,废水在池内呈推流形式流至池子末端,流出池外进入二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 图3 31 初沉 池 计算草图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第 12 页 共 26 页 污水在推流过程中,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降解,浓度逐渐降低。 传统活性污泥法对污水处理效率高, BOD 去除率可待 90%u 以上,是较早开始使用并沿用至 今的一种运行方式。 本工艺设计曝气池采用廊道式,二沉池为辐流式,采用螺旋泵回流污泥。 处理程度计算 处理水中非溶解性 BOD5 浓度: BOD5 = Xe Ce = 20 = mg/L 式中: Kd —— 微生物自身氧化率,一般在 之间,取 ; Xe —— 活性微生物在处理水悬浮物中所占比例,取 ; Ce —— 处理水中悬浮物固体浓度,取 20mg/L。 处理水 中溶解性 BOD5 浓度: BOD5 = = ; S0 = 240( mg/L) 去除率:000 e0 9 3 . 62 4 01 5 . 4 62 4 0S SSη  设计参数 ( 1) BOD5污泥负荷率:  dk g M L S S0 . 2 5 k g B OD /0 . 9 3 6 0 . 7 71 5 . 4 60 . 0 2η fSKN e2s  K2—— 有机物最大比降解速度与饱和常数的比值,一般采用 — 之间;本设计取。 f—— MLVSS/MLSS 值,一般采用 ,本设计取 ; Se—— 处理后出水中 BOD5浓度( mg/L),本设计应为 ( 2)曝气池内混合液污泥浓度 根据 Ns值,查排水工程下册图 47得: SVI=120,取 R= 50%, r=。     3 3 3 3 . 3 m g / L1200 . 51 101 . 20 . 5S V IR1 10rRX66    平面尺寸计算 (1)曝气池容积的确定 3S0a 240105700XN SQV  按规定,曝气池个数 N不少于 2 个,本设计中取 N=6,则每组曝气池有效容积为: 31  ( 2)曝气池尺寸的确定:本设计曝气池深取 米,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第 13 页 共 26 页 每组 曝气池的面积为:21 1057m44229HVF  本设计池宽取 B=5 米, B/H=5/4= ,介于 1~ 2之间,符合要求。 池长 :10435212BL212m。 51057BFL ; (符合设计要求) 本设计设五廊道式曝气池,廊道长度为: L1 = L/5=212/5 = 本设计取超高为 m,则曝气池总高为: H = + = ( 3)确定曝气池构造形式 本设计设六组 5 廊道曝气池,在曝气池进水端和出水端设横向配水渠道,在两池中间设配水渠道与横向配水渠 相连,污水与二沉池回流污泥从第一廊道进入曝气池。 曝气池平面图如图 6 所示: 回流污泥进水出水前配水渠去二沉池ⅠⅡⅢⅣⅤ图6 曝气池平面图 需氧量计算 本工程设计中采用鼓风曝气系统。 ( 1) 平均时需氧量计算:     782kg/h18360kg/ V39。 e039。 2 ; 式中: a —— 每代谢 1kgBOD 所需氧量( kg),本设计取 ; b —— 1kg 活性污泥 (MLVSS)每天自身氧化所需氧量( kg),取 . (2) 最大时需氧量:     kg/h007120200kg/ V39。 e039。 2max 最大时需氧量与平均时需氧量的比值为: 22max  (3) 每日去除的 BOD5 值 :  793kg/h19026kg/d1000 20202020700BOD r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第 14 页 共 26 页 ( 4)去除 1 kg BOD5 需养量:  52R22 /  供气量计算 本设计中采用 YHWⅡ型微孔曝气器,氧转移效率( EA)为 20%。 敷设在距池底 处,淹没水深为 ,计算温度定为 ℃。 相关设计参数的选用:温度为 20℃时,α =,β =, ρ =, CL=, CS( 20) = mg/L。 温度为 ℃时, ) = mg/L①。 ( 1) 空气扩散器出口处绝对压力: Pb =P+ 103H= 105+ 103 = 105 ( Pa) ( 2) 空气离开曝气池水面时氧的百分比: Qt = 21 (1- EA)79+ 21(1EA) 100% = 21 (1- )79+ 21() 100% = % ( 3)气池混合液平均氧饱和度: = CS( 105 + Qt42 )= ( 55 )= mg/L 1 0 . 1 6 m g / L421 7 . 5 4102 . 0 2 6 101 . 3 99 . 1 742Q102 . 0 2 6PCC 55t5bSs b 2 0    换算成 20℃条件下脱氧清水的充氧量:       1 2 3 0 k g / h1 . 0 2 429 . 0 310 . 9 50 . 8 21 0 . 1 67651 . 0 2 4Cβ ρ Cα RR202 6 . 520TTSb 20CS0  ( R 为平均时需氧量) ( 4) 相应的最大时需氧量: 1 3 5 3 k g /h12301 .1 0R 0 m a x  ( 5) 曝气池平均时供气量: /h20500m100200 . 313531000 . 3 ERG 3A0S  ( 6) 曝气池最大时供气量: /h22550m100200 . 313531000 . 3 ERG 3A0 m a xS m a x  ( 7) 去除 1kg BOD5 的供气量: 空气/ k g B O D2 7 . 3 m241 8 0 0 02 0 5 0 024B ODGB OD 3rS5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第 15 页 共 26 页 ( 8) 1m3污水的供气量: 污 水空气/1000002050024QG 33S  ( 9)本系统的空气总用量: 除采用鼓风曝气外,本系统还采用空气在回流污泥井提升污泥,空气量按回流污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