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项目技术报告内容摘要:
钳工 — 铣削 — 镗削 — 钳工 — 油漆 — 检验 6 夹具 设计 方案 专用夹具组成 : 底座 , 钻模板 , 压板 , 螺丝帽 , 钻套 优点 :钻模板是直接固定在夹具体上的,故钻套相对于夹具体也是固定的,钻孔精度较高。 但是这种结构对某些工件而言,装拆不太方便。 该钻模板与夹具体多采用圆锥销定位、螺钉紧固的结构。 对于简单钻模也可采用整体铸造或焊接结构。 第 三章 后机盖 工艺分析 毛坯的选择 毛坯的种类和质量对零件加工质量、生产率、材料消耗以及加工成本都有密切关系。 毛坯的选择应以生产批量的大小、零件的复杂程度、加工表面及非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等几方面综合考虑。 正确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可以使整个工艺过程更加经济合理,故应慎重对待。 在通常情况下,主要应以生产类型来决定。 单件小批生产 —— 钢板焊接 小批生产 —— 木模手工铸造 7 成批生产 —— 金属模机械造型 材料的选择 由零件材料 HT200,中批生产。 可以采用砂型铸造的方式生产铸铁件作为毛坯。 毛坯尺寸由加工总余量 及零件尺寸综合确定。 各个面的加工总余量与零件的精度有关。 灰铸铁 : HT200 HT300 HT400 钢板焊接 : q235A___单件小批 铸造铝合金 : ZASi12( Z102) 热处理的选择 为了消除铸造后铸件中的内应力,在毛坯铸造后安排一次人工时效处理,有时甚至在半精加工之后还要安排一次时效处理,以便消除残留的铸造内应力和切削加工时产生的内应力。 对于特别精密的箱体,在机械加工过程中还应安排较长时间的自然时效(如坐标镗床主轴箱箱体)。 箱体人工时效的方法,除加热保温外,也可采用振动时效。 箱体毛坯结构复杂,铸造内应力较大。 为了消除内应力,减少变形,保持精度的稳定,铸造之后要安排人工时效处理。 主轴箱体人工时效的规范为:加热到 500~550℃ ,加热速度 50~120℃ /h,保温 4~6h ,冷却速度≤ 30℃ /h,出炉温度≤ 200℃。 8 普通精度的箱体,一般在铸造之后安排一次人工时效处理。 对一些高精度的箱体或形状特别复杂的箱体,在粗加工之后还要安排一次人工时效处理,以消除粗加工所造成的残余应力。 有些精度要求不高的箱体毛坯,有时不安排时效处理,而是利用粗、精加工工序间的停放和运输时间,使之进行自然时效。 定位基准的选择 ( 1)粗基准的选择在选择粗基准时,通常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在保证各加工面均有余量的前提下,应使重要孔的加工余量均匀 ,孔壁的厚薄尽量均匀,其余部位均有适当的壁厚; 第二,装入箱体内的回转零件 (如齿轮、轴套等 )应与箱壁有足够的间隙; 第三,注意保持箱体必要的外形尺寸。 此外,还应保证定位稳定,夹紧可靠。 根据生产类型不同,实现以主轴孔为粗基准的工件安装方式也不一样。 大批大量生产时,由于毛坯精度高 ,可以。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项目技术报告
相关推荐
床 Z535 麻花钻 内径千分尺 08 以φ 25孔为精基准,攻 M22 螺纹 立式钻床 Z535 高速钢螺纹车刀 游标卡尺 09 以φ 25孔为精基准,粗铣、半精铣、精铣槽所在的端面 立式铣床 X53K W18Cr4V 硬质合金钢端铣刀 游标卡尺 10 以φ 25孔为精基,精铣 16的槽 万能铣床X61W 错齿三面刃铣刀铣槽 卡规、深度游标卡尺 (2)确定工序尺寸 查《机械加工余量手册》得
粗车 半粗 车 6 精车 Φ35 h6 外 圆 IT10 粗车 半精 车 Φ10H6 孔 IT8 粗车 半粗 车 精车 的油 槽 IT11 粗车 Φ22H7孔 IT8 粗车 半粗 注:根据表 210 的表注,将此表中所有公差按177。 1/2 分配 (二)拟定分度盘工艺路线 ( 1)定位基准的选择 1 、精基准的选择 根据该分度盘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择分度盘大端面为精基准
为购车者认识汽车品牌的捷径。 在这样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中国消费者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挑剔的客户,尤其要购买一辆价格不菲的汽车时,更深入的功课是必不可少的。 有房之后,把有车当成了人生目标的人, 这样的群体 比比皆是。 对大多数的购车者来说,买车的一个重要需求可能就是上下班的代步工具了,和以前相比买车不再是 奢望了。 车在日常生活中,越来机动车修理业增值业务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9
共 34 页 11/12/2020 制网络与互联网络的直接网络连接,从根本 上保证了子系统的网络不会受到来自外网数据的攻击,为各子系统的生 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 应用层由省、环检机构两级应用服务平台和数据中心构成, 应用层面向省多级用户提供统一权限 管理的应用平台,并构建不同级别的监控系统和数据中心,省级平台以实时监管为主要目标,功能设计上更多考虑的是 数据管理,检测结果判定、 宏观监管
............................................................. 140 参考文献 ......................................................................................................................... 142 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