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gps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内容摘要:

连接和设置。 流动站和基站设置一致的信号通道和频率即可实现实时动态连接。 ○ 4 定义坐标系。 根据现实条件及作业要求,选取较为简单的“一步法”定义坐标系(由 3 个已知的具有精确坐标的控制点匹配计算得到相关参数)。 设置完毕,即可 转到流动站开始测量采点。 到这一步,实际上只用通过手薄对点编号,待信号稳定、 2DCQ(平面质量精度)在限定范围内( mm 级)即可观测, GPS 接收机能够快速算出实测点位坐标,这一过程通常不过 10s,注意整个过程尽量保持流动站竖直(圆水准气泡居中)且高度一致(本次作业,都是保持流动站天线高 2m)。 本次测量起算点选在空旷的广场,满足 点位周围垂直角 15176。 以上天空无障碍物 ,周围无 大范围 水域 ,远离强功率电台、电视发射台、微波中继站 ,远离高压电线、变电所等 GPS 测量规范要求。 3 个 已知 控制点坐标如表 1 所示: 表 1 控制点大地坐标 点号 Y 值 /m X 值 /m Z 值 /m GPS08 GPS06 GPS04 实测控制点坐标如表 2所示: 表 2 实测控制点坐标 点号 Y 值 /m X 值 /m Z 值 /m GPS08 GPS06 GPS04 由表 表 2易知:Δ Y = 1mm ;Δ X = 3mm ;Δ Z = 3mm。 相对误差都达到了毫米级,特别点的某一方向上的坐标甚至完全吻合。 这保证了控制点很好的控制效果。 云南师范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5 3 地籍测量 权属调查 土地权属调查是指以宗地为单位,对宗地的权利、位置等属性的调查和确认(土地登记前具有法律意义的初步确认)。 调查内容 包括: (1) 土地的权属状况,包括宗地权属性质、权属来源、取得土地时间、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名称、土地使用期限等 ; (2) 土地的位置,包括土地的座落、界址、四至关系等 ; (3) 土地的行政区划界线,包括行政村界线 (相应级界线 )、村民小组界线 (相应级界线 )、乡 (镇 )界线、区界线以及相关的地理名称等 ; (4) 土地的利用状况和土地级别。 地籍 测量 界址点测定 国家测绘局 1994 年发布的《地籍测绘规范》规定,地籍界址点的精度分三级,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土地价值、开发利用程度和规划的长远需要而定,具体精度要求如表 3所示。 表 3 地籍界址点精度要求 界址点等级 界址点相对于临近控制点点位误差和相邻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限差 限差 /m 中误差 /m 一 177。 177。 二 177。 177。 三 177。 177。 国家土地管理局 1993 年发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地籍界址点的精度分二级,表 4 规定了界址点精度指标及适用范围。 云南师范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6 表 4 界址点精度指标及适用范围 类别 界址点对临近图根点点位误差 /cm 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 /cm 界址点与临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 /cm 适用范围 中误差 允许误差 一 177。 5 177。 10 177。 10 177。 10 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 二 177。 177。 15 177。 15 177。 15 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 注: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误差系指用解析法勘丈界址点应满足的精度要求;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及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系指各种方法勘丈界址点应满足的精度要求。 由于我国各管理部门对界址点的精度要求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或规程,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应按照精度要求执行。 为使所测的界址点成果具有共享性,在测定界址点时应尽量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界址点是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 ,而界址点坐标是在某一特定的坐标系中利用测量手段获取 的一组数据 ,即界址点地理位置的数学表达。 界址点坐标的精度 ,可根据界址点的重要程度 即研究目的 来加以选择。 西 校区 、东 校区 两测区界址点成果表如下: 表 5 西校区界址点成果表 界址点号 Y 坐标 /m X 坐标 /m Z 坐标 /m xqhx01 xqhx02 xqhx05 xqhx06 xqhx08 xqhx09 xqhx11 xqhx13 xqhx15 xqhx16 云南师范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7 表 6 东校区界址点成果表 界址点号 Y 坐标 /m X 坐标 /m Z 坐标 /m dqhx01 dqhx04 dqhx05 dqhx08 dqhx10 dqhx12 dqhx13 dqhx14 dqhx15 dqhx16 dqhx18 dqhx20 dqhx21 dqhx23 dqhx24 注:以上两表并不是全部测定的界址点,而是那些处在特别地理位置,能够反映宗地轮廓,且达到精度要求的点。 地籍要素测绘 地籍细部测量是地籍调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地籍细部测量在地籍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测定每宗地的权属界址点位置、形状、面积等基 本情况。 对于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为 10 ㎝,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界址点间距允许 15 ㎝误差。 利用 GPSRTK 技术完全能满足上述精度要求,建议在适合布设 GPS 点的部分测区使用该项技术。 在进行界址点测量之前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对测图范围内的所有界址点要进行分析和统计 ,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 ,界址点位于开阔地带 ,或位于一般建筑物的房角或墙角处 ,或在较容易到达顶部的高大建筑一角的地方。 第二种类型 ,当建筑物层数较高且不宜到达顶部或较为隐蔽的界址点和碎部点 ,则首先利用 RTK 测设一组 图根点 ,然后再利用全站仪进行测量。 第三种类型 ,十分隐蔽的死角 ,只能借助与其他点、线之间的几何关系来确定其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