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管项目方案内容摘要:
的操作,进行安全审计。 ( 5)系统应具有较好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对数据采取集中管理和存储的模式,数据库结构设计良好,具有迅速的数据检索能力。 ( 6)应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服务器组采用集群模式。 ( 7)应具有很好的灵活性,能适应日常细小业务变更的需求,实现“零代码”方式的系统管理和维护。 系统功能性需求 基础信息系统 ▲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子系统 该子系统是数据信息采集以及任务反馈系统,主要用于监督员使用城管通终端 在管理范围内巡查过程中通过电信运营商无线网络向中心上报城市管理问题信息,接受中心的任务指令并反馈。 ▲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受理来自监督员,社会公众拨打热线举报的城市管理问题,以及政府其他呼叫中心转接的问题。 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接收的城市管理问题信息包括领导批示、监督员上报、专业部门上报、社会公众举报等,其中监督员上报和社会公众举报是城市管理问题信息的两个主要来源。 ▲协同工作子系统 协同工作子系统提供给监督指挥中心、各专业部门以及各级领导进行城市管理业务操作使用。 协同工作子系统提供给监 督指挥中心、各专业部门以及各级领导使用,系统提供了基于工作流的面向GIS 的协同管理、工作处理、督查督办等方面的应用,为各类用户提供了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查询工具,可以根据不同权限编辑和查询基础地理信息、地理编码信息、城市管理部件(事件)信息、监督信息等,实现协同办公、信息同步、信息交换。 ▲监督指挥子系统 在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设立监督指挥子系统,可以直观地掌握每个部件、信息采集员、城市管理问题等个体情况。 监督指挥子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和远程指挥。 通过大屏幕可直观地掌握城区各个社区或万米单元的城市部件信息、问题处理信息、案卷信息、评价信息等全局情况,还可以掌握每个社区、监督员、部件等个体的情况,实现对城市管理全局情况的总体把握。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提供系统管理员管理地理信息所需的地图数据。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实现对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城市单元网格数据、城市部件与事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等地理空间数据以及城市管理业务数据的管理、显示、操作、分析和建模等功能,并实现地理编码和数据更新功能。 ▲应用 维护子系统 应用维护子系统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工作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快速搭建、维护城市管理业务,定制业务工作流程,设置组织机构,并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工作表单内容样式调整、业务流程修改、人员权限变动等日常维护工作。 利用数字城市管理支撑平台,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调整系统使之适应用户变化的需求。 ▲综合评价子系统 综合评价子系统基于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和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和实时或定期统计技术,将信息技术、监督评价的工作模式应用到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建设城市管理监督评价体系。 通 过基于数字城管系统的信息存储和信息查询,实现对历史数据按周期或实时的统计,并通过城市管理评价体系数学建模运算,将其以图形化或表格化的方式显示出来。 通过系统建设,推进城市管理监督达到主动、精确、快速、直观和统一的目标,从而实现完善的城市管理评价体系,可以形成良好的城市管理监督机制。 ▲地理编码子系统 通过地理编码子系统,将城市现有的地址进行空间化、数字化和规范化,在地址名称与地址实际空间位置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实现地址空间的相对定位。 地理编码子系统是数字城市管理最重要的支撑系统之一,数字城市地理编码技术提供 了一种把具有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赋予地理坐标、进而可以为计算机所计算的方式。 通过地理编码,将城市现有的地址进行空间化、数字化和规范化,在地址名称与地址实际空间位置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实现地址空间的相对定位,可以使城市中的各种数据资源通过地址信息反映到空间位置上来,提高空间信息的可读性,在各种空间范围行政区内达到信息的整合。 通过地理编码技术对城市部件进行分类分项管理,最终实现城市管理由盲目到精确,由人工管理到信息管理的转变。 ▲数据交换子系统 数据交换子系统用于实现不同级城市管理系统间以及数字城管系统与其他业务 系统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 数据交换子系统的目的是彻底改善目前由于领域、部门、系统的差别和隔离所引发的信息孤岛的现象,实现城市空间数据、业务数据在应用层次上的共享,使得查询、浏览、获取、交换、使用和再加工信息能够做到方便、快捷、准确、安全和全面。 交换的信息主要为问题信息、业务办理信息、综合评价信息等内容。 扩展应用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是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了解全县市政、环卫、交通、治安状况的窗口,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公众信息发布系统 本系统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与社会公 众互动的重要媒介,通过城市管理门户网站,社会公众可以通过页面登记功能自行上报城市管理问题信息,同时也可以直观地查看专业部门工作及时率、完好率的统计。 使得政府工作更加公开化、透明化。 ▲城管业务短信彩信系统 该系统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在无线网络的延伸,通过业务短信功能与协同工作子系统的紧密结合,可以进一步保障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参与人员之间能保持及时的信息沟通。 第三章 本期项目建设具体要求 网络系统建设要求 总体网络架构 专 业 部 门信 息 显 示 系 统 ( 包 括 大 屏 , L E D ,液 晶 电 视 墙 )座 席1 2 3 1 91 2 3 1 9政 务 外 网电 信 节 点政 务 外 网电 信 节 点互 联 网互 联 网刀 片 中 心刀 片 中 心防 火 墙防 火 墙汇 聚 交 换 机汇 聚 交 换 机V T LV T LF C S A NF C S A Nw e b 应 用防 火 墙w e b 应 用防 火 墙I D S / i P SI D S / i P S网 闸网 闸公 安 视频 监 控公 安 视频 监 控自 建 视频 监 控自 建 视频 监 控全 球 眼全 球 眼视 频 监 控接 入 交 换 机视 频 监 控接 入 交 换 机„ „防 火 墙防 火 墙城 管 通城 管 通程 控 交 换 机程 控 交 换 机录 音 服 务 器录 音 服 务 器视 频 监 控服 务 器视 频 监 控服 务 器C T I / A C DC T I / A C D„ „„ „„ „移 动运 营 商移 动运 营 商刀 片 服 务 器以 太 网以 太 网1 0 0 0 M 光 纤 / 双 绞 线1 0 / 1 0 0 M 双 绞 线L N S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总体网络架构如上图如示 :网络整体建设将依托现有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县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相关单位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资源共享,使用户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等。 县数字城管计算机网络共分为三层: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一、核心层 设备放置于县行政服务中心机房,主要用于满足各应用服务器的接入及其它网络终端接入。 网络核心层配置两台高性能三层核心交换机,配置双机热备,以保证核心骨干网络的数据传输和转发。 二、汇聚层 指县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的汇聚交换机,用于满足县“数字城管”职能单位的交换机高速汇聚 接入。 三、接入层 包括县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的接入交换机,用于实现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办公网络终端的接入和高清视频监控接入;公众网络区的接入交换机保证数字城管整体建设划分三层交换和实现与 web 服务器的隔离;公众服务区的接入交换机保证 web 服务器的三层交换和实现与主要设备的隔离。 网络互连接入方式 一、核心数据中心机房与县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之间的互连 县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部署一台接入层交换机用于接入电子政务外网(数字城管网络),使监督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高速访问数字城管系统并且迅速调用高清视频。 二、与相关专业部门的接入 该部分包括县城管办、城乡规划建设局、自来水公司、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城市管理职能部门,上述单位统一通过 10Mbps 直连光纤接入到汇聚交换机作为县电子政务外网的横向接入。 三、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外网的纵向接入 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外网的纵向接入接入到中心机房新增核心交换机上。 四、信息采集员终端的接入 信息采集员终端(城管通手机)通过运营商无线网络进行汇聚,以 2 路 20Mbps 或以上带宽接入到核心数据机房的千兆防火墙。 要求用 五、视频监控平台的接入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网络 平台通过 2 路裸纤连接到公安视频监控平台,共享公安视频监控资源,利用解码设备或视频监控网关对视频信号进行解码上墙(大屏显示系统)或其他应用,用 1 路裸纤连接全球眼数字视频专线。 其他应用均基于数字方式进行,通过解码设备对视频信号进行解码上墙(大屏显示系统)。 六、接入 INTERNET 设计 互联网用户通过 WEB 应用防火墙接入政务外网核心数据中心的千兆防火墙,并应用物理隔离安全设备把内网与 Inter 网络进行物理隔离。 用于向公众用户实时发布城市管理相关信息 ,主要发布问题处理状态及结果反馈信息。 七、移动办公用户接入 未接入县电子政务外网的相关业务单位,或外地出差的领导、移动办公人员等,为保证通信安全,可通过县电子政务网,利用 IPSec VPN 技术实现安全接入。 若组建 IPSec VPN,需各业务单位自己配置用户端的 IPSec VPN 设备(移动办公用户需安装客户端),可通过防火墙或核心交换机中的 MPSLVPN 来实现。 设备参数要求 详见本规范书第四章。 网络安全建设要求 总体要求 网络安全包括物理和逻辑的网络安全。 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区域内安全等级的不同采取了相应的安全策略,采用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网闸、应用防火墙、杀毒软件等措施隔离政务外网和互联网数据进行隔离和保护安全。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详见本规范书第四章。 呼叫中心建设要求 详见本规范书第四章。 大屏幕系统建设要求 系统要求 为了满足数字城管指挥中心 DLP 大屏幕显示系统建设及县综合应急指挥中心的应用需要,实现大屏幕系统的集中监控管理与调度,采用技术先进的 DLP 拼接大屏幕显示系统。 DLP大屏幕显示系统包括专业投影单元 、图像拼接控制器,以及与之配套的控制软件。 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通过串口和 IP 并行结构将各个子系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系统采用先进、成熟、可靠、便于维护的设备,具有良好的先进性和扩展性。 整套系统包括安装、调试。 DLP大屏幕显示系统作为核心的显示系统,集中显示与呈现各类业务相关的信息,因此该系统需与拟建的控制系统、会议系统、监控系统、传输系统以及其他显示系统等无缝融合,从而实现集中控制、信号互通、同步呈现、统一协调等特点。 要求投标人对拟建或在建的其他各个子系统有过实地勘察与充分了解,所配置主设备选型、接口类型、 性能指标、功能配置等应满足工程整体要求,子系统实施、联调、集成以及所需二次开发,应提供详细技术方案、施工步骤。 此外,为显示值班表、欢迎辞、日期、时间、系统实时信息等,建设 LED 显示屏。 系统组成 大屏显示系统组成如下: DLP 显示单元 多屏处理器与图像处理系统 大屏幕控制与管理软件 系统技术参数要求 详见本规范书第四章。 数字城管软件系统设计要求 GIS平台建设要求 功能和性能需求: 1.具有跨平台能力,支持所有主流操作系统 具有良好的跨平台能力,支持所有主流操作系统,比如 Windows、 UNIX、 Linux 等。 2.支持主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能够支持主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比如微软的 SQL Server 2020, Oracle 的 Oracle 11g,IBM 的 DB2 等。 3.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读取和导出 能够支持多种不同格式数据的读取,转入转出常用的 GIS/CAD 图形数据格式,能够将矢量数据转换输出为常用的栅格数据格式,如 BMP、 JPEG、 GeoTIF 等。 4.对编程语言和框架的开放支持 支持所有基于组件的开发语言,包括 Java 、 .NET、 VB、 VC、 Delphi、 PB 等;支持常用的开发平台,支持 UML 建模。 5.支持海量空间数据的组织和管理 提供高效的海量空间数据库引擎。 所有类型的空间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影像数据、CAD 数据、工程尺寸标注数据等以统一的数据模型由空间数据库引擎进行管理和高效驱动。 可支持 TB 级海量数据。 与客户端应用结合紧密,使管理和分析应用方便高效。 支持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以解决海量数据一体化存贮管理和分析计算的问题。 6.支持多用户访问同一数据源 支持多用户并发,对客户端的扩展不作限制。 并在大数据量情况下响应速度较快。 支持长事务处理和历史数据管理,具有空间数据版本管理技术,提供历史数据分析管理功能,可以随时对历史数据进行回溯与分析。 7.提供方便的二次开发能力,以利于系统的发展 具有完善的网络数据模型和较强的网络拓朴分析能力,具有强大的表达和分析功能;提供全面基于组件对象模型的组件库,对外提供工业。数字城管项目方案
相关推荐
越来越多,实际上用它的 java 开发人员是最多的。 安卓虚拟机 安卓以 java 为编程语言,从接口到功能,都有层出不穷的变化, 这款软件是 google 官方出品,以方便开发者使用安卓环境,方便开发。 可以让你在 PC端(电脑上)安装运行模拟 Android 系统。 并可以在电脑端进行几乎任何手机上可以进行的操作,甚至还可以像手机一样连接电脑,被手机助手检测到,可以模拟所有官方版本的安卓系统
不污染设备和建筑物。 6.装墙面开关、插座: 1)安装墙面开关、插座必须按设计图纸的位置安装,如须变动位置必须取得设计师的同意。 2)安装墙面开关、插座应按面板注明的方向安装,如面板 上未注明方向安装时,一般应按单相三孔插座地线向上的方向安装。 3)如设计图纸无特殊要求,安装时开关面板下边距室内地面 ,插座面板下边距室内地面。 4)相临的两个开关、插座标高误差不大于 ,同一房间的两个开关
先设定程序的 LUT 接收一个 N 位的输入向量 ))1() ,...,1(),0(( Nxxxx bbbb ,输出为中原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13 ))(),(( nxncf b ,各个映射 ))(),(( nxncf b 都由相应的二次幂加权累加,最后得到一次滤波的结果。 由上分析可知,分布式 算法是将乘法运算转换成基于查找表结构的移位相加算法,从而实现多个乘法运算操作。
投入少、见效快。 因此系统的开发是完全可行的。 需求分析 在可行性分析阶段已经粗略的研究了该项目的需求,并分析了开发平台及软件的可行性,但为了准确的确定目标系统必须做什么,了解用户的明确需求,在信息学院相关部门进行了详细的调研, 进一步明确了作者所实现子系统的功能。 学院文化 建设 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文化建设子系统主要包括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领导和组织机构等内容的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