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子系统设计论文内容摘要:

投入少、见效快。 因此系统的开发是完全可行的。 需求分析 在可行性分析阶段已经粗略的研究了该项目的需求,并分析了开发平台及软件的可行性,但为了准确的确定目标系统必须做什么,了解用户的明确需求,在信息学院相关部门进行了详细的调研, 进一步明确了作者所实现子系统的功能。 学院文化 建设 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文化建设子系统主要包括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领导和组织机构等内容的显示、教职工各类活动团体信息公告的发布,学生社团和素质拓展活动信息的发布。 党组织建设 这部分主要内容是一些计划、规章制度等页面的显示,学习通知公告的发布,并对一些优秀或受处分的党员给予公示,还提供一些表格或党的重大文件的上传和下载,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 理论中心组(主要是党委委员和院领导班子的一些学习情况) ① 学习计划 ② 学习心得 正文 6 ③ 理论与实践 (2) 党内教育 ①工作计划 ②规章制度 ③学习通知 ④探索之路(党支部活动立项、表格下载):将活动立项以公告形式发布出来,表格显示标题,点击进入并下载,一般是以 Word 形式存档。 ⑤警钟长鸣 (主要是一些案例) ⑥公示栏(党员发展、奖惩):主要是教工的党员发展情况,以公告的形式展示发展党员名字,点击该名字后进入具体信息部分。 奖励的部分主要写在光荣榜中即可,惩罚是针对其情况取消资格或延长预备期等。 (3) 党支部建设 ①党支部设置:显示信息学院党委的下属各个党支部,内容应具体到各个班级。 首先以图形显示党支部所划分的大块,分别点击,进入后显示 各个相应的具体党支部,各个具体党支部都会有一个主页,做个相应的链接即可。 ②大事记回顾:发布并保存一些党内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影响或纪念意义的。 (4) 业余党校 ①党校章程 ②组织机构 ③工作计划 ④优秀学员(在页面上只显示优秀学员名单,点击进去查看更多的信息) (5) 光荣榜(对一些优秀个人及先进事迹给予公示) ①获奖名单 (在页面上只以公告的形式显示获奖人员名单和基本的个人简介,点击进去查看更多的信息) ②先进事迹 教代会工会 经调研了解到学院工会建设主要包括规章制度、会费收 缴原则、举办的活动及通知的发布。 教代会主要包括教代会的选举办法、教代会的组成成员、参政议政、院务公开、意见反馈。 具体内容如下。 (1)相关法规:主要是一些固定的法律法规,不需要改变。 (2)组织机构:将教代会工会的机构设置和人员设置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出来,这部分也要有适当的变化,但总体变化不大。 (3)通知公告:发布一些近期的各项主要工作动态,主要包括教代会工作、组织宣传工作、文体工作、生活福利工作、女工工作,这部分要经常更新,时刻把最新的新闻展示给用户。 (4)历史回顾 正文 7 将每年的重大的或有意义的大事在这里单独保存并给予公示。 (5)工作指导:主要包括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和新一年的工作计划。 (6)光荣榜:这里主要存放的是教职工及工作集体的一些获奖情况,要定期进行更新,总是把最新的消息首先展示出来。 (7)院务公开 将教职工的一些意见反馈到一个专门的信箱中,管理者经常收集并对一些必要信息给予公示。 校友会 校友会主要包括校友会简介、校友录、校友风采、聚会公告几个部分。 校友会简介、校友风采、聚会公告等基本信息不需要登录即可浏览,而校友录部门必须进行登录后才可以浏览及发 表信息。 在校的信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可以凭借给定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校友录中来,毕业后的校友可以到首页进行注册,成功后再进行登录就可以进行好友查询,查看、发表留言等操作。 团学建设之音乐欣赏 经过在信息学院团委进行的调研,了解到这部分要做成音乐在线视听的方式,信息学院的教师和同学可以凭借给定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之后可进行歌曲在线查询、在线视听、在线下载等操作。 系统的主要技术分析 Browser/Server 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 在 Browser/Server 的系统中,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向分布在网络上的许多服务器发出请求。 Browser/Server 结构极大的简化了客户机的工作,客户机上只需安装、配置少量的客户端软件即可,服务器将担负更多的工作,对数据库的访问和应用程序的执行将在服务器上完成。 在 Browser/Server 三层体系结构下,表示层 (Presentation)、功能层 (Business Logic)、数据层 (Data Service)被分割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第一层 表示层: Web 浏览器 在表示层中包含系统的显示逻辑,位于客户端。 它的任务是由 Web 浏览器向网络上的某一Web 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 Web 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后用 HTTP 协议把所需的主页传送给客户端,客户机接受传来的主页文件,并把它显示在 Web 浏览器上。 第二层 功能层:具有应用程序扩展功能的 Web 服务器 正文 8 在功能层中包含系统的事务处理逻辑,位于 Web 服务器端。 它的任务是接受用户的请求,首先需要执行相应的扩展应用程序与数据库进行连接,通过 SQL 等方式向数据库服务器提出数据处理申请,而后等数据库服务器将数据处理的结果提交给 Web 服务器,再由 Web 服务器传送回客户端。 第三层 数据层 :数据库服务器 在数据层中包含系统的数据处理逻辑,位于数据库服务器端。 它的任务是接受 Web 服务器对数据库操纵的请求,实现对数据库查询、修改、更新等功能,把运行结果提交给 Web 服务器。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三层的 Browser/Server 体系结构是把二层 Client/Server 结构的事务处理逻辑模块从客户机的任务中分离出来,由单独组成的一层来负担其任务,这样客户机的压力大大减轻了,把负荷均衡地分配给了 Web 服务器,于是由原来的两层的 Client/server 结构转变成三层的 Browser/Server 结构。 Java Server Page(JSP)技术 首先, J2EE 结构是设计和开发数字化学院系统的核心。 第二,系统提供的大部分操作都涉及到与用户动态地进行信息交互,要求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的动态发布。 第三,位于客户端的用户主要通过浏览器使用本系统。 第四,在 Sun 公司提出的 J2EE 蓝图中明确推荐使用 JSP 技术为动态内容提供服务。 因此,在 J2EE 结构的模型框架下, JSP 技术是实现此系统动态信息交互功能的首选方案。 JSP 技术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2]: (1) 应用程序逻辑和页面显示相分离的特性。 JSP 把用户界面从系统内容中分离开来,使得设计人员能够在不改变底层动态内容的前提下改变整个网页布局。 (2) 组件的可重用性。 绝大多数 JSP 页面依赖于可重用的、跨平台的组件来执行应用程序的处理。 开发人员能够共享和交换执行组件,并利用这些组件创建应用程序。 基于组件的方法加速了开发过程,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开发效率。 (3) 跨平台特性。 JSP 技术将“一次编写,随处运行”的思想推广到了交互网页中,因此不需要作任何更改,就可以很轻松地跨平台和跨 Web 服务器移动 JSP 页。 (4)可以用多种格式为动态内容提供服务。 JSP 可以为不同的客户端提供服务,包括使HTML/DHTML 的常规浏览器、使用 WML 的移动电话和 PDA 等手持式无线设备以及使用XML 的其他 B2B 应用程序等。 JDBC 技术 JDBC 技术在 J2EE 结构的中间层与 EIS 层的数据源之间提供了数据库独立的开放性连接,使应用程序不仅可以对基于 SQL 标准的关系数据库系统进行访问,而且还可以对其他类型的数据源进行访问。 JDBC 技术通过提供 API 使 Java 应用程序能够实现位于企业信息系统层的数据库的访问能力。 正文 9 J2EE 结构中间层的应用组件通过 JDBC 技术可以完成下列功能:实现与位于 J2EE 结构中企业信息系统层的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管理事务;将 SQL 请求传送到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预处理并执行相应的数据操作;执行存储过程;检查修改查询语句的执行结果等 [6]。 数据库连接池技术 在数据库操作中,数据库的连接开销最大,耗时最长。 通常的处理方法是, Servlet 响应客户请求时,如果要求操作数据库,那么它会建立数据库的连接,然后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最后,关闭数据库的连接。 这样就会造成每响应一次用户请求就会进行一次数据库连接和关闭,如果同时请求的用户 数量很大,那么数据库的连接和关闭的开销将会变得巨大。 必然会造成系统的负载过重,响应的速度也会减慢。 显然,这种处理方法性能是较低的,但是由于Servlet 是基于 HTTP 协议, HTTP 协议是无状态的协议,在处理完用户的响应后,不会保存用户的各种信息。 因此,同一个用户的请求会当作不同的请求来处理。 那么,同一个用户的两次数据库操作本应该做一次数据库连接,但由于 HTTP 无状态的原因,会进行两次数据库连接。 HTTP 协议的无状态性是造成数据库的无效的连接和关闭的根本原因。 HTTP 协议是国际标准的协议,无法将其改变。 为了 提高数据库连接的有效性,中间层的数据库连接将采用数据库连接池技术。 连接池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在数据库的连接被需要之前去建立一个数据库连接的集合。 也就是说,在 Servlet 第一次被装载时,先建立一定数量的数据库连接后,放在一个集合对象中。 这个对象作为数据库连接的代理,所有数据库连接的访问都由这个代理进行控制。 当有客户端请求数据库连接时,它只需简单地向数据库连接代理程序请求空闲的连接就可以了。 这个代理程序将从连接池中选择一个空闲的连接,并给它进行标记,以说明此连接不可用,然后将这个连接返回给客户端。 由于连接是提前 创建的,因此代理程序几乎可以不需要任何系统的开销就立刻返回一个连接。 当连接不再需要时,客户端可以将它返回给代理程序,再由代理程序标记为可用。 除了处理连接,代理程序将负责维护连接池的所有细节。 其中包括数据库连接的刷新,刷新主要通过删除并重新建立某些数据库连接,或者当连接池中的可用连接被大量并行请求耗尽的时候而去创建新的连接。 系统的运行环境和开发平台 硬件设备及操作系统 服务器: PentiumIII 1G(或与此相当的 CPU)以上配置的高性能 PC 机,有网络接口卡( NIC),内存应在 256M 以 上,硬盘在 80G 以上。 确认该计算机已经安装 Web 服务器软件 WebSphere,数据库软件 IBM DB2,还可选用备份服务器。 正文 10 操作系统: Windows 98 以上。 客户端: PentiumIII 500(或与此相当的 CPU)以上配置的 PC 机,有网络接口卡( NIC),内存应在 128M 以上,硬盘在 10G 以上。 Windows98 以上操作系统,安装 Web 浏览器。 网络:服务器和客户端应有网络连通。 配置 TCP/IP 协议。 系统开发平台 电脑配置: Dell 品牌机 CPU: P4 内存: DDR 512M 硬盘: 80G 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2020 professional 中文版 开发环境: JBuilder 9 Enterprise Web 服务平台: IBM Websphere 数据库: IBM DB2 数据分析 在信息学院数字化校园体验子系统系统中,主要是管理用户、活动、通知公告等输入的数据信息,并且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汇总统计,并输出给用户。 数据类型决定了处理的方式也就是算法,因此,数据是系统实现分析的起点。 在本文中使用数据流图来分析数据的流动和处理。 因为对每一种对象的管理都 比较类似,在此仅以校友会信息管理为例,来分析一下本系统中的数据流向 [3]。 首先,对普通校友来说,本系统接受校友的查询请求,经过对查询请求的分析得到用户的需要。 然后把该需要转化为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 语句,送入数据库系统中。 数据库根据 SQL语句,查询出结果,送回本系统。 系统接收到数据库返回的查询结果集,经过一定的分析处理,转化为 JSP 页面,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 其次,对管理员用户来说,本系统除了完成普通校友的查询请求之外,还接收管理员用户的数据修改请求。 经过对数据修改请求的检查,确定该请求是获得权限的管理员用 户发出,即为有效请求之后。 对该请求进行分析,得到请求的具体内容。 然后转化为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语句,送入数据库系统,更新数据库信息。 数据流图 主要数据关系是管理员对该子系统涉及的相关数据进行管理,而用户在前台可以浏览查询相关信息,总体图如图 21 所示。 零级图如图 22 所示 [3]。 正文 11 0校友会子系统校友 查询条件查询结果和浏览信息下载信息注册登录信息管理员更新数据提供数据 图 21 校友会子系统总体图 管理员校友聚会信息1 . 0校友信息管理8 . 0信息查询处理校友信息表更新数据查询请求查询结果7 . 0更新数据库数据库查询结果集查询字符串2 . 0留言板管理更新数据留言信息表6 . 0留言浏览管理浏览 / 发表 / 下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