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研究项目申请书-“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教育理念下的大类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探索内容摘要:
接受大类培养。 学校有完成本研究项目的实践环境。 本项目由 专门的管理性二级学院 教学 管理人员 主持、 参与, 多 数成员 都主持或 参与 国家、 省、市级教研课题,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项目组成员 结构合理,其 知识结构、技术水平、研究能力和工作性质为项目的完成提供了保证 ,并 为项目研究成果的应用提供了条件。 12 (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等) 、 成果和效果 成果 1: 更加科学、合理的 学科大类划分 方案,以及相应的 大类课程体系 成果 2:系列 管理性文件 ,内容包括: 学生专业分流与转学科大类的管理办法 ; 相关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学生 指导 管理办法 ; 专业展示、推介 活动管理办法 ; 大类培养质量保障管理办法等 ; 成果 3: 论文 : 对大类培养模式进行共性和个案研究,探索大类培养的完善之路。 成果 4:研究报告 ,内容包括: 大类培养模式的构架和作用; 大类培养的 理论和实践 现状 ; 国内外高校可利用、借鉴的经验; 以宁波大学为个案的大类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 总体效果: 通过 大类培养模式 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自 主选择能力、同时使高校专业结构更加优化。 实施范围及受益面 本项目是 以 宁波大学 为视点开展研究的 , 其直接受益者是宁波大学数万 名 学生,对 其他采取大类培养模式的高校 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13 ● 理念的创新: ‚把成才 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教 育 理念。 课题组所 在的宁波大学在努力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方面已进行了多年探索,自2020 年就实施了‚平台 +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学生逐步有了选择专业、课程、教师、专业方向的权利。 基于这种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 部 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被专家认定为学 校的办学特色。 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实践,学校一直把人才培养的突破口放在扩大学生成 才的自主选择上,并将之深化为‚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教育理念,体现了创新性。 ● 实践 的 创新: 设置 跨学科大类进行招生。 国内按类招生和培养的高校为数不少,但 打破学院界限,设置跨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和培养的高校还极为少见。 构建跨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体系。 独特的学科大类构成,要求其重构平台基础课程,由于无现成经验可借鉴,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创新性研究。 设立专门的管理性学院 对学 生 进行大类培养 与管理。 本项目所在 的学校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性二级学院 阳明学院,负责对所有大类招生的大一学生进行教学与教育管理,承担学生专业分流与指导、学习指导,并通过形成选择机制为学生营造成长氛围。 这与北京大学每年约招收 200 人的元培学院和复旦大学 的 学生有‚ 专业 ‛身份 的复旦学院 的模式都不相同,在国内也有一定创新性。 14 四、教学改革基础 工作积累 1) 按 类培养的实践 宁波大学自 2020 年 ,就开始 按类 (学院) 招生 、培养,在学院范围内进行专业分流,经几年实践,已积累了一些按类培养的经验。 2) 制订了新 的人才培养方案 2020 年在‚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其课程体系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大类具有平台课程、专业基础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 培养流程为第一学年在阳明学院接受部分通识课程的教育和大类课程教育,第一学年末根据‚志愿 +考核‛原则,分流进各学科性学院,对于个别分流人数少于 10 人的专业,将暂不开设。 第三学年开始,学生 再根据个人和社会需求,选择模块,直至 毕业。 3) 构建了《宁波大学通识课程体系》 2020 年,学校在已有的公共平台课程和素质类选修课程基础上构建了 宁波大学通识课程体系。 除思想政治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等必修课程外,还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综合 5 个板块的选修课程,并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从中选择 10 学分的课程进行修读。 4) 建立 了 专门管理性学院 阳明学院 目前学院已迎来了首批学生 2900 余人,各项教学和教育活动已有序开展。 已制定 了学院工作方案、学生专业分流、各类导师工作规定的文件以及专业展示、生涯规划等 方案 ,具体 如下: 《宁波大学阳明学院工作方案》 ; 《宁波大学阳明学院学生专业分流和转学科大类实施细则(试行)》 ; 《宁波大学 阳明学院班导师工作规定》。 工 作成绩 课题组成员参与的 ‚ 把 成 才 选择权交给学生 ,造就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两创 ’ 人才 ‛获宁波大学 20202020 教学成果一等奖。 15 2. 学 校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 1) 基于‚ 平台 +模块 ‛ 的课程结构体系 的人才培养模式 , 是学校的教学特色,并在 2020 年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 优秀 ‛。 2) ‚ 把成才 的选择权交给学生 ‛ 的 理念已 在全校 推广。 3) 2020 级按大类培养的学生 已顺利 完成 专业分流。 4) 成立了专门的阳明学院,作为实施大类培养的载体。 下设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作为执行机构。 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 1) 本项目研究是学校 近年来 目前的 教学 改革重点, 目前 工作已展开。 2) 学校对项目研究计算教师工作量,并在教师岗位聘任中予以激励。 3) 学校将予以经费配套支持。 16 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近年来承担了 国家、省、市级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 10 余项,大多数项目已 结题。 其中 部分成果获得了省、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和科研奖。 项 目: 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研究,浙江省教育厅师范专项项目重点课题 ; 高中实施新课程后的高考命题研究,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建设, 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 浙江省高校重点建设教材,教材已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在 出版, 《大学科学素养读本 引领现代化学进展的诺贝尔奖》 ;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 地方大学以区域需求为导向的应用 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省教育厅科研项 ; 基于虚拟组织的中小型制造企业信息化推广应用研究 , 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 ; 向中小型制造企业的虚拟组织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 , 国家社科规划基金 ; 基于虚拟组织的中小企业群体发展策略研究 , 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 ;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虚拟企业资源配置与性能评价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1 区域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激励机制研究 , 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 项目。 奖 项: ‚工程制图课程改革与创新‛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宁波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 宁波大 学教学质量责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面向中小企业的虚拟组织及其信息化应用研究, 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 面向中小企业的动态联盟企业资源计划研究 , 获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 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实践研究,获宁波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7 五、经费预算 支出科目(含配套经费) 金额(元) 计算根据及理由 合计 60000 下拨经费和配套经费 调研费 14000 走访、座谈、调研等 资料费 6000 相关资料、复印、印刷费等 论文发表版面费 8000 参加 国际、国内相关会议费用 会务费 10000 参加国际、国内相关会议费用 成果鉴定费 8000 材料制作、专家评审等 其他费用 8000 杂费 邮电费 6000 网络、通讯、邮寄等费 六、主持人所在学校意见 同意推荐,并给予 1: 1 配套经费资助。 公 章 学校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18 七、教育厅专家组评审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八、教育厅审批意见 (盖章) 主管部门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19 浙江省 新世纪 高等 教育 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申 请 书 项目名称: 高职院校网络 PBL 建模研究 申 请 人: 吴 新 武 申 请 学校: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通讯地址 : 金华市婺州街 1188 号 邮政编码 : 321000 联系电话: 13095881288 传 真: 05792232020 电子邮箱: 浙 江 省 教 育 厅 二○○四年二月制 20 一、简表 项 目 简 况 项目名称 高职院校网络 PBL 建模研究 项目类别 A、总体研究 B、 专业大类 C、教学管理 D、自选项目 是否招标项目 否 起止年月 2020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 项 目 申 请 人 姓名。教改研究项目申请书-“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教育理念下的大类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