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毕业计算书内容摘要:

, 6 .3 0 .l m l m 0 2 0 1/ 6 .3 0 / 3 .9 0 1 .6 2ll 2 ,所以 B2 按双向板计算。 弯矩计算 查表得: m1U=( + )( g+q/2) l012+( + ) ql012/2 = KN m m2U=( + )( g+q/2) l012+( + ) ql012/2 = KN m m1U′ = m1U =  ( g+q) l012=  KN m m2U′ = m2U =  ( g+q) l012=  KN m 配筋计算 ①跨中 01l 方 向 : as= M /a1fcbh02 = 106/( 1000 812)= ξ =1 1 2 1 1 2 0 . 0 4 4 0 . 0 4 5sa       As=ξ bh0a1fc/fy = 1000 81 选配:Φ 8@200 As=251 mm2 ②跨中 02l 方 向 : as= M /a1fcbh02 = 106/( 1000 732)= ξ =1 1 2 1 1 2 0 . 0 2 2 0 . 0 2 2sa       As=ξ bh0a1fc/fy = 1000 73 选配:Φ 8@200 As=251 mm2 ③支座 1: 毕业设计(论文)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 14 as= M /a1fcbh02 = 106/( 1000 812)= ξ =1 1 2 1 1 2 0 . 0 8 6 0 . 0 9sa       As=ξ bh0a1fc/fy = 1000 81 选配: Φ 10@150 As’ =523mm2 ④支座 2: as= M/a1fcbh02 = 106 /( 1000 812 )= ξ =1 1 2 1 1 2 0 . 0 6 3 0 . 0 6 5sa       As=ξ bh0a1fc/fy = 1000 81 选配: Φ 8@140 As’ =359mm2 (二)、楼面板 B56 的计算: B56 的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计算跨度: 0 1 0 23 .9 , 6 .6 0 .l m l m 0 2 0 1/ 6 .6 0 / 3 .9 0 1 .6 9ll 2 ,所以 B4 按双向板计算。 弯矩计算 查表得: m1U=( + )( g+q/2) l012+( + ) ql012/2 = KN m m2U=( + )( g+q/2) l012+( + ) ql012/2 = KN m m1U′ = m1U =  ( g+q) l012=  KN m m2U′ = m2U =  ( g+q) l012=  KN m 配筋计算 ①跨中 01l 方 向 : 毕业设计(论文)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 15 as= M /a1fcbh02 = 106/( 1000 812)= ξ =1 1 2 1 1 2 0 . 0 5 0 . 0 5 1sa       As=ξ bh0a1fc/fy = 1000 81 选配:Φ 8@170 As=296 mm2 ②跨中 02l 方 向 : as= M /a1fcbh02 = 106/( 1000 732)= ξ =1 1 2 1 1 2 0 . 0 2 5 0 . 0 2 5sa       As=ξ bh0a1fc/fy = 1000 73 选配:Φ 8@200 As=251 mm2 ③支座 1: as= M /a1fcbh02 = 106/( 1000 812)= ξ =1 1 2 1 1 2 0 . 0 8 7 0 . 0 9 1sa       As=ξ bh0a1fc/fy = 1000 81 选配: Φ 10@150 As’ =523mm2 ④支座 2: as= M/a1fcbh02 = 106 /( 1000 812 )= ξ =1 1 2 1 1 2 0 . 0 6 3 0 . 0 6 5sa       As=ξ bh0a1fc/fy = 1000 81 选配: Φ 8@140 As’ =359mm2 (三)、楼面板 B53 的计算 : B53 的计算简图如下: 计算跨度: 0 1 0 22 .7 , 9 .2 .l m l m 毕业设计(论文)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 16 因为 0 2 0 1/ 9 .2 / 2 .7 3 .4 3ll   ,所以按单向板计算。 弯矩计算: 下面的弯矩计算偏于安全 跨中弯矩: 201 / 1 6 6 . 7 6 3 . 9 3 . 9 1 6 6 . 4 3 /M g q l K N m      中 ( ) 支座弯矩: 202( ) / 1 4 6 . 7 6 3 . 9 3 . 9 / 1 4 7 . 3 4 /M g q l K N m        支 配筋计算: ①跨中: as= M /a1fcbh02 = 106/( 1000 281 )= ξ =1 1 2 1 1 2 0 . 0 6 8 0 . 0 7sa       As=ξ bh0a1fc/fy = 1000 81 选配:Φ 10@200 As=393 mm2 ②支座: as= M /a1fcbh02 = 106/( 1000 812)= ξ =1 1 2 1 1 2 0 . 0 7 8 0 . 0 8 1sa       As=ξ bh0a1fc/fy = 1000 73 选配:Φ 10@190 As’=413 mm2 当钢筋混凝土板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 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的 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 %;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 250mm,直径不宜小于 6mm;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 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因此,按构造要求,另一方向的板底筋用Φ 8@200,支座负筋也用Φ 8@200。 (四)走廊板 B40 的计算 : B40 的计算简图如下: 毕业设计(论文)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 17 计算跨度: 0 1 0 22 .6 , 3 .9 .l m l m 因为 0 2 0 1/ 3 .9 / 2 .6 1 .5ll 2,所以按双向板计算。 弯矩计算 查表得: m1U=( + )( g+q/2) l012+( + ) ql012/2 = KN m m2U=( + )( g+q/2) l012+( + ) ql012/2 = KN m m1U′ = m1U =  ( g+q) l012=  KN m m2U′ = m2U =  ( g+q) l012=  KN m 配筋计算 ①跨中 01l 方 向 : as= M /a1fcbh02 = 106/( 1000 812)= ξ =1 1 2 1 1 2 0 . 0 2 4 0 . 0 2 5sa       As=ξ bh0a1fc/fy = 1000 81 选配:Φ 8@200 As=251 mm2 ②跨中 02l 方 向 : as= M /a1fcbh02 = 106/( 1000 732)= ξ =1 1 2 1 1 2 0 . 0 1 5 0 . 0 1 5sa       As=ξ bh0a1fc/fy = 1000 73 选配:Φ 8@200 As=251 mm2 毕业设计(论文)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 18 ③支座 1: as= M /a1fcbh02 = 106/( 1000 812)= ξ =1 1 2 1 1 2 0 . 0 3 9 0 . 0 4sa       As=ξ bh0a1fc/fy = 1000 81 选配: Φ 8@200 As’ =251mm2 ④支座 2: as= M/a1fcbh02 = 106 /( 1000 812 )= ξ =1 1 2 1 1 2 0 . 0 2 9 0 . 0 3sa       As=ξ bh0a1fc/fy = 1000 81 选配: Φ 8@200 As’ =251mm2 (五)、厕所 B13 的计算: B13 的计算简图如下: 跨中 支座 计算跨度: 0 1 0 22 .4 0 , 3 .9 0l m l m 因为 0 2 0 1/ 3 .9 0 / 2 .4 0 1 .6 3 2ll   ,所以按双向板计算。 弯矩计算 查表得: m1U=( + )( g+q/2) l012+( + ) ql012/2 = m m2U=( + )( g+q/2) l012+( + ) ql012/2 = m m1U′ = m1U =  ( g+q) l012=  KN m m2U′ = m2U =  ( g+q) l012=  KN m 毕业设计(论文)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 19 配筋计算 ① 跨中 01l 方 向 : as= M /a1fcbh02 = 106/( 1000 812)= ξ =1 1 2 1 1 2 0 . 0 3 8 0 . 0 3 9sa       As=ξ bh0a1fc/fy = 1000 81 选配:Φ 8@200 As=251 mm2 ②跨中 02l 方 向 : as= M /a1fcbh02 = 106/( 1000 732)= ξ =1 1 2 1 1 2 0 . 0 1 9 0 . 0 1 9sa       As=ξ bh0a1fc/fy = 1000 73 选配:Φ 8@200 As=251 mm2 ③支座 1: as= M /a1fcbh02 = 106/( 1000 812)= ξ =1 1 2 1 1 2 0 . 0 7 9 0 . 0 8 2sa       As=ξ bh0a1fc/fy = 1000 81 选配:Φ 10@170 As=462 mm2 ④支座 2: as= M/a1fcbh02 = 106 /( 1000 812 )= ξ =1 1 2 1 1 2 0 . 0 5 7 0 . 0 5 9sa       As=ξ bh0a1fc/fy = 1000 81 选配:Φ 8@150 As=335 2mm 毕业设计(论文) 第五章 楼梯设计 20 第五章 楼梯设计 为满足建筑要求,且从施工支模方便方面考虑,确定楼梯的结构形式为现浇板式楼梯。 层高为 ,设计 3 轴底层为一跑楼梯踏步均为 160mm 280mm,采用 C25混凝土, fc=, ft=、梁纵筋采用 HRB335钢筋。 第一节 梯段板的计算 一、计算简图 梯段板按斜放的简支梁计算,它的正截面是与梯段板垂直的,楼梯的活荷载按水平投影面计算,计 算跨度取平台梁间的斜长净距 39。 n ,设 n 为梯段板的水平净跨长。 2400280 3920 2400280160 图 2 计算底层楼梯剖面图 图 3 底层楼梯计算简图 (一) 底层梯段板计算简图见图 图 2 所示: 毕业设计(论文) 第五章 楼梯设计 21 梯段板厚度约为梯段板水平长度的 1/25 ~ 1/30, 即为3920/25~3920/30=157mm~131mm , 故取板厚为 h。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