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结题报告-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内容摘要:
进行教育,不把满足学生写好作业、听 教师的话当作评价一个好学生标准。 研究内容 ( 1)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的编排 科学、恰当的排编小组组员,以便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让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能自己尽自己最大努力发挥其极大的作用。 ( 2)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时机对合作学习的影响和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3)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特征 即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 小学数学教材中不是所有内容都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必须筛选适合进行合作学习的内容,这样可以避免形式主义。 ( 4)探索小组合作 学习中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探讨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人际交往以及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献身品质方面的作用。 ( 5)研究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高 即怎样教育学生尊重别人意见,倾听与思考别人观点,敢于表达不同观点等方面做法,以养成良好学习品质。 ( 6)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 即教师适用小组合作学习技能形成,改变教师多少年来作有领导者、指挥者和统治者的身份为参与者、合作者和学习者。 四、主要研究方法 观察法。 教师在小组合作中观察、记录、获得第一手资料,以便研究。 实 验法。 “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 包括:时机、内容、有效性合作。 个案法。 抓住好、中、差几个学生,跟踪调查,观察、研究与测试。 总结法。 1)教案设计; 2)活动记实; 3)听课、评课记录。 五、实验过程与效果。 小组编排,小组编排上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成绩等方面的差异合理搭配划分小组,同时也要注意到组间之间学生学习成绩大体差不多,即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编排原则,这种方式能保证组内各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同时又有利于开展小组之间合理、公平竞争。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小组间出现差异,再根据学生 学习情况再作适当调整。 方法训练,对于学生在合作学习方法上除了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有意的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主要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如何倾听别人意见、如何敢于表达不同观点、如何与他人配合等。 意识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各环节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渗透合作学习教育,让学生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愿意与他人合作,尊重别人发表的意见。 合作时机,即选择恰当时机和适宜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数学教材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只有恰到好处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的情况下,选择一定知识 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这样学生合作学习质量高、效果好,又能照顾到一些参与性差、接受知识不太灵活的学生。 教师角色,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候,教师:(一)、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经;(二)、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三)、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四)、要参与其中,发挥好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五)、要即时的了解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为引导交流总结打 好基础;(六)、要善于小结,要注意: 1)积极引导小组间的意见交流; 2)指导好小组内的发言补充; 3)把握好讨论过程的度,调控好时间分配; 4)及时评价学生学习及合作情况; 5)。小课题结题报告-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相关推荐
组内 149 总计 150 方差分析 分乡镇 差异源 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组间 4 组内 146 总计 150 14 在对农户使用化肥占总投入比重方差分析中,沿用了上文中的方法进行分组, 在显著性水平 a= 时, 不同乡 镇、地区对这一指标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不同乡镇的影响更为显著。 表 13 农户选择化肥类型的差异分析 化肥种类 有机肥 进口复合肥 司尔特专用肥
桩工程 —— 土方机械第二次开挖 —— 人工挖桩间土方 —— 人工破桩头 —— 100mm厚 C15砼垫层 —— 基础梁钢筋绑扎 —— 地下室柱、墙插筋 —— 基础梁吊模支设 —— 地下室基础底板、基础梁砼施工 —— 底板砼养护 —— 地下室柱、墙钢筋 —— 地下室柱、墙体模板 —— 地下室顶板、梁模板 地下室砼浇筑 设备层墙柱钢筋绑扎 设备层墙柱模板支设 设备层顶板支设设备层顶板钢筋绑扎
学习的机会和人文的关怀以及转变育人观念,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找到人才特性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才是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8] 石晶从资源结构、考核奖励等方面提出小微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建议优化资源结构、建立系统规范透明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更新传统开发管理上的观念、以及 采取多种措施,引进、留住高素质的人才。 [9] 王乐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归纳了科技型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 — 2 粉土 — 10 3 黄土状粉土 4 黄土状粉土 3 12 5 粉土 14 6 砾石 18 7 粉质粘土 8 粉质粘土 9 粉细砂 10 粉质粘土 持力层及桩长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层剖面图分析,结合土层的特点,桩端设在 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这样可以较好的发挥桩端阻力,也可避免场地岩性变化大可能造成建筑物沉降的不均匀。 初步设定有效桩长为。 以第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