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 3 对人民群众的意义 城 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 直接为人民群众解决了一些生活困难 ,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权 ,在一定程度上 维护, 促进了人民群众的发展。 国家,社会不断完善城 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得人民群众的利益直接得到了保障,也使得人民群众在新中国当家作主,保障了自己的权利。 保障制度在很多方面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水平,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 完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全方位发展。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就业与再就业,利于人民群众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以帮助低保者群众更加容易融入社会,有效的平复低收入阶层的心理,有利于低收入者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和谐相处, 9 三 城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 城 市 居民保障制度不够健全,不能有效地保障全部 低收入人民群众,造成保障范围过于狭小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 居民。 主要是以下三类人: — 是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二是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三是在职人 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基本生活费以及退休人员在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根据 1999 年 9月28日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二条规定:“持有非农业人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 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这里所指的 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 包括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扶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抚养费或扶养费,不包括优抚对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保障的是城市中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基本生活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人群。 也就是说,这项制度保障的是家庭人均收入低的城市绝对贫困人口和一部分相对贫困人口。 它限制了城市中不持有非农业户口的贫困群体,这些因素主要是由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由于城市贫困人口较多,国家也就不得已制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条件来限制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范围。 日前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只是针对小范围人群,对象条件 10 的限 制, 使一部分贫困者被挡在了低保门槛外,使其保障对象不具有广泛性。 立法严重滞后 解放以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贫困社会问题。 到 1993 年上海率 先建立了城市低保制度后,党中央才号召全国各地建立城市最低生 保障制度,但仅为有关政策的制定,然而在立法方面却严重滞后。 到 1999 年 9 月也就是建国 05 午后才有了关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法规 ——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 障条例》作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工作依据。 立沾滞后,法律法规少是目前 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的 — 个 缺口因地方财政支出困难 停发、减发低保资金等到违规操作现象的出现。 制度的实际覆盖范围仍有限目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大的问题是保障范围。 我国城市贫困人口应在 15003000 万间,而 1999 年全国普遍实行这项制度后,受保障的也只有 281 万,即其覆盖面只有 10% 20%上下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多数民政部门长期以 “ 虚拟收入 ” 计算家庭收入:也即在 18 岁至 55 岁的男子, 18岁至 50 岁的女子,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申请低保,在核算家庭收入时,不管该申请人是否失业下岗;无论有无收入,均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对他的收入进行核算。 此外,各地还制定了 “ 五花八门 ” 的土政策。 如凡家里有电视,电冰箱等电器的家庭不考虑;居委会反映常吃荤的家庭不考虑等等。 这些规定就使— 部分本应该纳入低保的 人被无情地 “ 抛出 ’ 了最低生活保障安全网。 最低生活保障资命来源渠道狭窄,资金筹措困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是由地方财政专款专用。 也就是说最低保障资金是由地方政府— 方支出, — 旦地方财政有困难资金也就不能筹措,从而切断了低保 11 资金 发放来源。 目前各地大多采用了市 、区 (县 )级两级分级负担的方法。 但许多贫困地区的财政大多依靠市、区属企业 (国有、集体 )这些企业大多不景气,导致了地力财政的困难。 也就直接影响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措。 中央财政虽从一定程度上分担了部分低保补助的发放,但对于经济发展缓慢的中西部地区仍然是有困难的。 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生活仍有困难民政部组织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师生于 2020 年下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了历 时一个月的 “ 百城械万户低保 ” 抽查。 调查结果显示:有 28. 7%的低保户 认为最大的困难是难找工作: 25. 9%的 “ 低保 ” 户认为是医疗费用高; 17. 3%的 “ 低保 ” 户认为是子女教育负 担重; 3. 88%的“低保”户认为住房条件亟待改善: 33. 7%的 “ 低保 ” 户家中有残疾人; 64. 9%的 “ 低保 ”户家中有 ]个或 1 个以上的慢性病或大病病人。 据调查,低保救助对象的收入可以说是仍然只糊口。 他们的收入中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占50%以上,恩格尔系数越趋 1 说明生活也越贫困。 而据统计这些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都在 0. 5 以上。 他们在食品方面是节省第一,很少考虑营养。 穿衣的主要来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