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计算方法课程讲解教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品与月末在产品  C.各生产步骤的完工半成品与狭义在产品、最后生产步骤的完工产品与狭义在产品  D.完工产品与广义在产品 20  3)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是( )。  A.各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 B.完工产品与月末狭义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 C.完工产品与月末广义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 D.完工产品与月末加工中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 简述品种法的计算过程。  成本计算方法有哪些。  作业  归纳不同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 21 课题七 作业成本法 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促使学生了解作业成本法的相关基本概念,了解作业成本法较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优势,理解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意义和特点,掌握作业成本法核算程序,从而帮助学生能够运用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成本核算。  教学重点: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意义和特点,作业成本法核算程序  教学难点:作业成本法核算程序 22  简介: ABC成本法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 20世纪杰出的会计大师,美国人埃里克 科勒 EricKohler教授。 科勒教授在1952年编著的 《 会计师词典 》 中,首次提出了作业、作业帐户、作业会计等概念。 1971年,乔治 斯托布斯 Gee staubus教授在 《 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 》( Activity Costing and Input Output Accounting)中对“ 作业 ” 、 “ 成本 ” 、 “ 作业会计 ” 、 “ 作业投入产出系统 ”等概念作了全面系统的讨论。 这是理论上研究作业会计的第一部宝贵著作。 但是当时作业成本法却未能在理论界和实业界引起足够的重视。 23  20世纪 80年代后期,随着 MRP、 CAD、 CAM、 MIS的广泛应用,以及 MRPII、 FMS和 CIMS的兴起,使得美国实业界普遍感到产品成本住处与现实脱节,成本扭曲普通存在,且扭曲程度令人吃惊。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青年学者库伯( Robin Cooper)和哈佛大学教授开普兰( Robert S Kaplan)注意到这种情况,在对美国公司调查研究之后,发展了斯托布斯的思想,提出了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 1988)( Activity Based Costing,简称 ABC法)。 作业成本法在过去 10年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新型的咨询公司已经扩展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范围并研发出相应的软件。 24  (一)作业 :企业为提供一定的产品或者劳务所发生的一资源消耗为重要特征的各项活动的统称。 是资源和产品成本之间的中介。  作业的分类  按照成本层次划分 单位作业:可以使得单位产品受益的作业。 例如:劳动力的消耗和产品的产量大小成正比例  批别作业:使一批产品受益的作业, 例如:机器的生产准备和调试费用 一、 ABC法的相关概念 25  产品作业:使某种产品的每一单位的产品都受益的作业。 例如:对某一种产品的生产编制计划  工序作业:计算加工成本的基础。 每一批产品在每一道工序上消耗的成本  按照作业与成本动因的关系密切程度 专属作业:只与某种产品的生产有关的作业  共同消耗作业:与多种产品的生产有关的作业。 26 ABC法的相关概念  (二)成本动因 :导致企业成本发生的各种因素  按照其对成本的形成及其在成本的分配中的作用可以分为: 资源动因: 作业成本计算的第一阶段,反映了某项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 作业量的多少决定着资源的耗用量,而资源的耗用高低和最终产品的产量没有直接关系。 例如:人工小时、机器小时、准备次数、搬运次数、定购次数等 27  作业动因 :成本计算的第二阶段动因。 主要将各成本库中的成本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反映了产品消耗作业的情况,是作业被最终产品消耗的原因和方式  (三)作业中心和作业成本库 作业中心:成本归集和计算的基本单位,由一项或一组性质相近的作业组成。 相当于工序作业成本库:由于作业消耗资源,所以作业中心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资源成本库,即作业成本库。 28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 ABC成本法应用于物流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 : 产品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