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专业花卉学实训报告内容摘要:

当地人称为 “兰花泥 ”。 这种土腐殖质含量丰富、疏松而无粘着性,常呈微酸性,是栽培兰花的优良盆栽用土。 在北方栽培兰花,一般都 用 腐叶土 5 份,沙泥一份混合而成。 也有用 腐殖土 4 份、 草炭土2 份、 炉渣 2 份和河沙 2 份等混合配制。 ⑴ 喜阴,而忌强光 ⑵ 喜温暖,而忌严寒。 ⑶ 喜湿,而忌燥。 兰科( Orchidaceae) 单子叶植物纲 百合亚纲 的 1 科,是 被子植物 中仅次于 菊科 与豆科 的第 3 兰科分布遍及全球,主要在热带地区。 中国产的兰属等为重要花卉,所属兰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它以叶秀花香著称,不论何种兰花,都带有宜人的幽香,它的香气浓而不烈,香而不浊。 余亚飞诗赞道: “路旁草簇有兰花,不露英姿不显华;待到幽香熏肺腑,始知卉苑隐奇葩 ”。 兰花散发的幽香,撩人而带神秘感,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花卉的香气不能比拟的。 所以兰花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1]大科,是单子叶 植物 中一个十分进化的支系,大多数都是 虫媒植物 蝴蝶兰 于 1750 年 发现 ,已发现七十多个原生种, 大多数 产于 潮湿 的亚洲地区。 在 中国台湾 和 泰国 、 菲律宾 、 马来西亚 、 印度尼西亚 等地都有分布。 其中以 台湾出产最多。 蝴蝶兰属 是 著名 的切 花种 类, 蝴蝶 兰是单茎性附生兰,茎短,叶大,花茎 一至数枚, 拱形 ,花大,因花形似蝶得名。 其花姿优美, 颜色 华丽,为 热带兰 中的 珍品 ,有 “兰中皇后 ”之美誉。 栽培技术 播种繁殖 此法能繁育出大量优良的种苗,而且不易传染 病毒 和其他病害,还能利用 杂交 的手段来培育更优良、更新奇、更多花色花型的新品种。 自然播种法 将已开裂蒴果散发出来的种子播于亲本植株的 花盆 中,这是由于亲本植株的植料中或许存在有蝴蝶兰种子发芽时所必要的共生菌。 自然播种法简单易行,无需复杂的无菌程序和操作工具,适用于一般家庭蝴蝶兰种植者,但此法成功的机会甚微,极少应用。 无菌播种法 方法是先将未裂开的成熟蒴果洗净,然后置于 75%~ 90%乙醇 或氯仿中浸2~ 3 秒,再用 5%~ 10%的漂白粉溶液或 3%的双氧水浸 5~ 20 分钟。 取出种子在同样的消毒水中浸泡 5~ 20 分钟,然后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溶液,取出种子,再用细针将种子均匀地平铺于已制备好的瓶中培养基表面。 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2020~ 3000 勒克斯,每天 10~ 18 小时,温度保持在 20~ 26℃。 9~ 10 个月后,小苗长出 2~ 3 片叶子便可出瓶上盆栽植。 此法是一项科学性较强的工作,一般在组织培养实验室里进行,或在规模大、管理严格的组培工厂里 进行。 卡特兰属园艺杂交种,是国际上最有名的 兰花 之一。 假鳞茎 呈棍棒状或圆柱状,顶部生有叶 1~ 3 枚;叶厚而硬,中脉下凹;花单朵或数朵,着生于假鳞茎顶端,花大而美丽,色泽鲜艳而丰富。 原产 美洲 热带,为 巴西 阿根廷哥伦比亚等国 国花。 品种在数千个以上。 颜色有白、黄、绿、红紫等。 繁殖用 分株 、 组织培养 或无菌播种。 性喜温暖、潮湿和充足的 光照。 通常用蕨根、 苔藓 、树皮块等 盆栽。 生长时期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适当施肥和通风。 栽培技术 温度:它的生长适温 3 月至 10 月为 20℃ 至 30℃ , 10 月至翌年 3 月为12℃ 至 24℃ ,其中白天以 25℃ 至 30℃ 为好,夜间以 15℃ 至 20℃ 为最佳,日较差在 5℃ 至 10℃ 较合适。 冬季棚室温度应不低于 10℃ ,否则植株停止生长进入半休眠状态,低于 8℃ 时,一般不耐寒的品种易发生寒害,较耐寒的品种能耐 5℃的低温。 秋末冬初当环境温度降至 12℃ 以下时,应及早搬入室内。 夏季当气温超过 35℃ 以上时,要通过搭棚遮阴、环境喷水、增加通风等措施,为其创造一个相对凉爽的环境,使其能继续保持旺盛的长势,安全过夏,避免发生茎叶腐烂。 光照:它喜具散射光的半阴环境。 若光线过强,其叶片和假球茎易发黄或被灼伤,并诱发病害。 若光线过弱,又会导致叶片徒长、叶质单薄。 一般情况下,春、夏、秋三季可用 黑网遮光 50%至 60%,冬季在棚室内不遮光,搁放于室内的植株可置于窗前,稍见一些直射阳光。 水分:卡特兰不仅要植料湿润,而且要求有较高的空气湿度。 它为附生兰,根系呈肉质,宜采用排水透气良好的植料,以免发生积水烂根。 生长季节要求水分充足,但也不能浇水过多,特别是在湿度低、光照差的冬季,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要切实控制浇水,否则易导致其烂根枯死。 另外,卡特兰在花谢后约有 40 天左右的休眠期,此一时期应保持植料稍呈潮润状态。 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每 2 天至 3 天浇水一次,冬季每周浇,水一次,当盆底基质呈微润时,为最适浇 水时间,浇水要一次性浇透,水质以微酸性为好,不宜夜间浇水喷水,以防湿气滞留叶面导致染病。 卡特兰一般应维持 60%至 65%的空气湿度,可通过加湿器每天加湿 2 次至 3 次,外加叶面喷雾,为其创造一个湿润的适生环境。 植料:栽培卡特兰的植料,通常可用蕨根、苔藓、树皮块、水苔、珍珠岩、泥炭土、煤炉渣等混合配制。 一般生长旺盛的植株,每隔 1 年至 2 年更换一次植料,时间最好在春季新芽刚抽生时或花谢后,结合分株进行换盆。 肥料:卡特兰所需的肥料,有相当一部分可通过与其根系共生的菌根来获得,需肥相对较少,忌施入粪尿,也不能用 未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否则易导致植株烂根坏死。 可用沤制过的干饼肥末或多元缓释复合肥颗粒埋施于植料中。 生长季节,每半月用 %的尿素加 %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施叶面一次。 当气温超过 32℃ 、低于 15℃ 时,要停止施肥,花期及花谢后休眠期间,也应暂停施肥,以免出现肥害伤根。 6. 石斛兰品种 扇贝兰 石斛兰属名 Dendrobium,希腊文 dendro 为树, bios 为生命,指附生于树上之意。 石斛兰属估计种类在 1200 种,分布在印度、中国、东南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几内亚、太平洋群岛、澳洲及纽西兰。 生 态习性以着生及岩生为主,罕有地生习性。 茎具有根茎、直立、匍伏或具假球茎等生育形式,叶片从一片到多片皆有,花亮丽,花瓣通常较窄,唇瓣完整或三裂,与蕊柱基部相连。 石斛兰的花姿十分优美,其植株由肉质茎构成,手指状丛生。 叶矩圆形、纸质, 对生于茎节两旁。 花葶从叶腋抽出,每葶有花 1~ 4 朵,多的近 20 朵,呈总状花序,每花 6 瓣,四面散开,中间的唇瓣略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石斛兰喜温暖、潮湿和半阴。 7. 豆瓣兰 豆瓣兰,即云南众多的优秀 兰花 品种之一,飞肩是其中一种花型。 豆瓣兰是春兰的一个亚种,不开花的话,长得跟春兰差不多,很难分辨。 开花以后,就不用说了,豆瓣兰花瓣厚,深绿,花型不错,就是不香。 栽培技术 栽培方法 一、栽培管理的硬件及软件 (一 )栽培管理硬件条件 良好的光照 (座向最好兰棚能东向及南向 )。 良好的通风条件:室外、室内、兰盆的通风环境。 (可用电风扇或换气扇等 )。 室内良好的湿度环境:地上泼水 、水帘等。 (二 )软件 健壮不带病的好苗子。 具备一定的兰花鉴赏知识。 具备一定的兰花栽培管理知识。 二、栽培的盆具 优先选用塑料盆:必须规范透气,便于规范管理。 陶盆、瓦盆等不为首选。 三、栽培基质 选用刺栗叶、蛇木、生颗粒红土、羊粪、火烧土、树皮、植金石等,原则上所栽叶子必须腐烂透,能生菌子的更好。 羊粪也必须腐熟透,其它不必太讲究 (九洲红梅的栽培植料叶子 70~ 85%, 10~ 25%的生颗粒红土或加一点蛇木、植金石、羊粪、树皮等均可 )。 所选配的植料原则上必须通风、透气、滤水、肥料适中。 四、栽培管理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乃兰花栽培中的重中之重,管理的好坏决定兰花的生长速度、发苗及健康程度等。 浇水时间和温度基本原则为:盆轻或盆重都不是浇水的最佳时间,水质没有太高要求 (一般用自来水即可 ),浇水时必须尽量使盆温、水温、兰室温度基本一致,可淋浴也可盆边浇水。 浇水后,必须开窗或用电风扇吹干叶子或芽心中的水分,也可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吹干,然后放在盆架上进行日常管理。 通风。 兰室的通风是重要因素,兰室与室外的通风,兰室内兰盆的通风,兰室中的 气场及气流循环等都对兰花生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风以微风轻抚,兰叶微微摆动最好。 兰室温度及湿度。 温度和湿度是矛盾和协调的,温度高,湿度就低,温度低湿度就高。 在地上泼水或用水帘能较好协调温度和湿度的矛盾,兰室温度在 25~28℃ 、相对湿度在 50~ 70%时为兰花最佳生长环境。 光照管理。 兰室内可用窗帘,兰室外可用遮阳网等进行光照管理,遮光率可为 6085%左右,兰叶及兰盆可适当直接光照,时间不宜太长,尤以早上日出一两个小时的阳光为佳,过多或过少阳光照射都不利于兰花生长,容易造成兰叶灼伤或兰根生机停滞, 造成僵苗和僵根。 兰盆上的水苔必须保持湿润状态,为新生小苗嫩根创造一个良好湿润生长环境,不容易发生叶甲烧尖或僵苗等状况。 五、栽培管理中出现烧尖、倒苗、僵苗等情况 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