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校废水处理方案内容摘要:
机理 厌氧法厌氧过程分四个阶段,即水解阶段、酸化阶段、酸性衰退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在水解阶段,在水解菌的作用下,固体或胶体物质降解为溶解性物质,同时,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在产酸阶段,在产酸菌的作用下,碳水化合物降解为脂肪酸(主要是醋酸、丁酸和丙酸),水解和产酸进行得较快,难以分开。 在酸性衰退阶段,有机酸和含氮化合物分解;产甲烷阶段由甲烷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 本工艺是将厌氧控制(时间性控制和溶解氧控制)在 水解酸化阶段而不进入到产甲烷阶段,利用水解酸化菌对好氧条件下微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尤其是那些环状有机 物、芳香族有机物(如环氧树脂、醚类物质),进行断链,环链变为直链,直链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成为有机脂肪酸、酯等,这类物质可以比较容易地被好氧微生物利用。 虽然这种作用不一定彻底,而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但由于过程时间较短、边界条件要求低,不需要能量,因此在废水处理中被广泛应用。 第 5 页 的机理 好氧生化是整个废水达标处理 的 重要 部分,是出水达标 回用 的保证。 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以水中有机物为基质(即营养),进行生命代谢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基质经过微生物的代谢,合成为微生物新的细胞体,排出 CO H2O以及能量。 同时,微生物的一部分,由于内源呼吸作用以及被轮虫等后生动物吞噬而不断减少。 通常情况下,生长速度会超过消减速度,系统中微生物会积累,多余的微生物称之为剩余污泥。 剩余污泥可通过排泥从系统中排除。 好氧生化法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主要是菌胶团,在水中呈流动、自由分散、自由聚合状态,反应池内不放置载体(填料);生物膜法是在水中放置载体(填料),微生物主要是丝状菌群,生长在填料体上,填料设置上有固定的或非固定的。 应用中也有将两种方法的特性相结合,派生出一些新型的组合工艺或在同一个反 应池内兼有两类微生物的群体。 两类方法各有所长,应根据污水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或通过实例或实验进行比较。 根据本项目实际特点,工艺中的好氧生化拟采用接触氧化,以利于简化过程的运行管理,并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接触氧化法的主要特点: ( 1)填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良好,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处理效果好。 ( 2)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属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适应能力。 ( 3)生物接触氧化池相当一部分微生物固着生长在填料表面,不需要设污泥回流系统,不存 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方便。 ( 4)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污泥产量低,大部分的污泥可由系统本身消化处理。 此特点尤其适合本项目水处理系统的情况。 根据本项目特点,本项目 主 工艺采用物化 +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 +过滤工艺 第 6 页 压滤机 厌氧池 污泥 二沉池 排放 消毒池 调节池 过 滤处理采用专门设计的砂滤 +碳滤 过滤器,选用不同比重和粒径的滤料,滤料为石英砂,自上而下粒径逐级分配,利用深层过滤原理,属于反粒度过滤,增加过滤层的截污能力,产水能力大,杂质穿透深,在保证出水水质的前提下提高过滤速度。 主要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有机物。 特性: 可以极为有效地控制对 过 滤 系统非常敏感的胶体、悬浮物,具有独特的均匀布水方式,使过滤达到最大效果。 选用合适的流速(正常运行 10m/h),以适应将来水质变坏的可能性。 单台过滤器反洗周期达 24 小时以上。 填充精选的均匀滤料,以保证良好的过滤效果,且不会出现反洗乱层现象。 六 、工艺流程 化粪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 废水 格栅池 污泥池 污泥外运处置 PH 调节 泵 风机 泵 第 7 页 七 、流程说明 根据 进水水质以及处理要求, 生产 废水经过化粪池后 首先进入调节池 (起调节水质和水量的作用) ,由泵输送至 水 解酸化 池 ,利用 厌氧 性生化反应 , 将大分子有机物“断链”,变为小分子的脂肪酸、酯类,有利于后续好氧生化过程降解。 在 水解酸化 过程,由于厌氧或兼氧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可在一定程度上(约 30%)降低水中有机物浓度。 在 接触氧化 池 中,鼓风机将空气通过管道系统和空气扩散装置 (如曝气器) 供入水中,空气中的一部分氧溶解至水中。 在有氧条件下,微生物吸附、氧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将有机物变为不可逆的二氧化碳、水、和新的细胞。 好氧生化的良好表现,可以使污水的有机物浓度降到很低的水平,如 CODcr可降至 60mg/l以下。 空气扩散装置,即曝气器,它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溶解至水中的氧的数量,通常用氧利用率表示。 在满足一定量氧的前提下,高效的曝气器可以减少鼓风机能耗。 我们推荐使用橡胶膜片微孔式曝气器,其氧利用率可以达到 30%。 而穿孔管式扩散装置,其氧利用率只能达到 10%左右。 接触氧化出水进入沉淀池沉淀,沉淀 出水 消毒杀菌后 达标排放。 第 8 页 第三节 构筑物 设计 与 设备选型 一.主要 工艺设施 池 1 座 地下 钢混结构并 环氧树脂 防腐 停留时间 6hr 有效容积 18m3 池 1 座 停留时间 8hr 有效容积 24m3 池 1 座 停留时间 12hr 有效容积 36m3 有 机负荷 1kgCOD/ 污泥溶度 3000mg/L 池 1 座 表面负荷 停留时间 2hr 表 面 积 4m2 池。卫生学校废水处理方案
相关推荐
门。 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由安委会审批通用适用。 4 ②将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 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5 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均依据法律法规制度, 并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的要求,讲各项法律法规条文要求在制度中做出了相应表述。 4 ③执行并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5 企业本年度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应采取措施保证其灯光不影响附近居民休息。 屋面工程 ( 1) 卷材防水层施工 a 对有皮肤病、眼病、刺激过敏等患者,不易参加操作。 施工过程中,发生恶心、头晕、刺激过敏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 b 沥青操作人员不得赤脚,穿短裤和短袖衣服进行操作,裤脚袖口应扎紧,并应配带手套和护脚。 c 操作时应注意风向,避免作业人员中毒或烫伤。 d 存放卷材和粘结剂的仓库或现场要严禁烟火,如需明火
的内容, 既 有 利于掌握知识,更 有 利于培养能力。 通过 对这一课题的研究 ,力求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从而 更好地为以后 教 学工作 服务。 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课题关键问题: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方法 问题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的关系 课题 难点: 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分层排布、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及元素周期律 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相互制约关系 5
涂覆都已完成,习惯上按其功能或用途称为 “ 某某板 ”“ 某某卡 ” ,如计算机的主板、显卡等。 单面板:仅一面上有导电图形的印制板。 双面板:两面都有导电图形的印制板。 多层板:有三层或三层以上导电图形和绝缘材料层压合成的印制板。 在基板上再现导电图形有两种基本方式:减成法和加成法。 减成法:先将基板 上敷满铜箔,然后用化学或机械方式除去不需要的部分。 又分蚀刻法和雕刻法。
)砼灌注完毕后,对顶面做收浆处理。 复测支座及锚栓孔的位臵。 7 天。 砼试件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后拆除盖梁底模。 8. 在墩柱与盖梁(台帽)连接部分,在墩柱分界线以上与墩柱采用不同标号的混凝土,以保证箱梁底板的强度;引桥部分盖梁做好支座的标高测量工作,严格控制误差,保证梁体的架设顺利就位。 五.桥台施工 1. 柱式桥台 ,开始钢筋制作安装,钢筋在加工场集中加工,运现场后焊接绑扎。 3
空气过滤片 : 1 个 4) 呼吸管路过滤片 : 1 个 5) 加温湿化器 : 1 台 6) 成人用加热舱 : 1 台 7) 湿化器托架 : 1 个 8) 湿化器安装架 : 1 个 9) 温度传感器 : 1 个 10) 成人管路 : 1 个 11) 机械臂 : 1 个 12) 成人模拟肺 (蓝色外壳 ): 1 个 13) 流量传感器 : 5 个 14) 中心供氧管道 : 3 米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