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户籍制度的弊端及其改革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教育都比农村户口优越,占有的社会资源比农村多,因此逐步社会分化为二元制社会,城里人与乡下人。 城里人往往看不起乡下人,这是精神上不平等。 城市发展较快,城市居民享受社会资源远远超过乡下居民,此为物质上不平等。 (二)二元制户籍制度损害了农民的权益 二元制度户籍政策损害了农民权益: 住: 2020 年 2 月 17 日,北京市公布了“国八条”楼市调控细则,根据规定,“在北京没拥有住房且连续 5 年 (含 )以上在北京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非北京户籍居民家庭限购 1 套住房 (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 ”京籍居民限购两套住房,并可根据收入、住房等条件享受政府提供的保障房,如果你拥有北京户口,那么恭喜你将比外地户口优先购买房产的权利,此外如果你是北京户口并且收入在平均数一下,那么你将拥有购买保障性住房的权利,房价不到商品房的一半。 教育 :北京是国内拥有教育资源最多的城市之一。 相对很多省份,国内高校对北京户籍的高考考生录取分数线偏低。 2020 年,河南与北京的“一本”高考分数录取线文科相差 20 分,理科相差 60 分,而北大、清华等一流院校每年在北京的招生指标有数百个,在全国除上海外其他省市的招生指标不过数十人。 医疗:北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门诊起付线: 1800 元,报销比例:医院 70%,社区 90%,封顶线: 2 万元。 住院起付线:第一次: 1300 元,第二次及以后: 650 元。 报销比例:一级医院90%,二级医院 87%,三级医院 85%,住院累计报销 30 万元 ,前提条件是拥有北京本地户口。 养老: 北京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居全国首位,高达 2268 元 /月人均,江苏退休人均 1632 元 /月,两者相差 %,这是城市户口之间的比较,讽刺的是现在农民工多数并没有养老保险,根本没有比较的资格。 行: 2020 年 12 月 23 日,北京市为治理交通拥堵采取了“摇号购车”的政策,其中规定大陆非京籍人员只有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及“持本市暂住证明且连续五年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的人员”才有资格参加摇号,也就是没有北京户口连开车的资格都没有,北京有着全国最低的公家 车以及地铁票价, 2020 年北京公交票价一元,如果办交通卡四折,无论交通距离远近。 2020年楚州公交乡下进城票价十元,差距之明显,令人诧异。 从社会保障到教育、医疗、公共服务,“户籍利益”几乎涵盖了所有公民权益。 (三)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腐败 户籍不是天然的商品,但是当我们在户籍身上赋予了种种的福利和权利时,户籍这东西就真实地产生了价格。 城市户口在许多地方变成了交易活动,有的地方是由政府公开标价,采用《公告》的方式公之于众,向那些要求进城的人征收城市建设费、增容费;更多的地方是实行暗箱操作, 那些希望获得城市户籍的人,为了改变自己的、由户籍制度所赋予的“命运”,开始了积极的寻租活动,拉关系、走后门、向官员行贿等。 户籍管制已经成为产生腐败的原因之一。 为取得北京户口, 20 多岁的央视女记者张某被“国情局局长”骗财、骗色。 假冒“国情局长”的程朝俊一审被海淀法院判刑 10 年半。 2020 年底,在央视工作的张某认识了自称是“国情局局长”兼“国情内参总编辑”的程朝俊,并委托程帮忙办理北京户口,程朝俊假装同意并收取张某 2 万余元。 2020 年底,程朝俊提出聘用张某为《国情内参》的兼职编辑,并要求其保证“必要的时候为 国家利益奉献肉体”。 张某答应满足其要求,却不知这只是一个陷阱,最终被骗财骗色,而今张某的北京户迟迟未办成。 央视也是国家机关,按说解决记者的户口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可是女记者的户口却无法解决,非得自己去“闯”、去搏,可见户籍门槛之高。 为了解决户口问题,女记者也顾不得许多,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自己的后代,即使付出再惨重的代价也在所不辞;纵然前面是陷阱,是悬崖也敢向下跳。 女记者被骗除了被骗子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之外,说到底就是户口惹得祸,不是为了户口央视女记者能那么轻意献身。 央视女记者都得如此,其他人呢。 女记 者为户口所迫受骗上当,也许有人说她太傻太天真,也有人说事骗子太坏,但是从另一个侧面也给人以反思,户籍改革年年讲,但是事至今日,还是戒备森严,户籍堡垒还是难以攻破,怎么进行大胆改革,破解户籍不公,急需找到化解之策。 (四)二元制户籍制度加剧了城乡经济差距 三十年以来改革开放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他们看中了中国巨大廉价劳动力市场。 然而中国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部分城市,大多数内陆小乡村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到这些陌生的城市打工,被带有贬义的称为农民工。 正是这些农民工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的入住,为城市创造巨大的财富,自己却被排斥在城市的边缘,享受不到城市发展给自己带来的应有的福利。 户籍管制限制了农业人口流动,导致我国农业发展滞缓、农业产业竞争能力低下。 主要表现在: (1)户籍制度强制中断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流程,使农业成为无限劳动力就业的部门,农村隐蔽失业严重。 (2)过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和过慢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导致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一个因素。 (3)农业人口转移受到制约,阻碍了农业土地的规模经营,而户籍制度改革滞后又导致了农村工业布局分散、农业剩余劳动力仍滞留在农村、农业现代化受阻的“农村病”。 三、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阻碍因素 (一)即得利益集团阻碍 (主要因素 ) 自古以来民生方面改革肯定 会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在中国二元制户籍中的既得利益集团自然也不例外,维系现行户籍制度的最大受益者是谁。 就是城市原有的居民及其管理者。 首先,城市原有居民,他们是二元户籍制度最大的收益者,农民工背井离乡来到这个城市,为城市创造巨大社会财富。 最后没有享受到该城市的福利,而本地居民却依靠城市户口给予的种种优惠政策,合法享受着社会资源,他们自然不想改变现状。 如果改变目前户籍制度,那么将会有更多的外地人享受本地居民现在的福利,民工群体就是这种需求下的畸形产物,它是城市既得利益者只想享受或者剥削农民的剩余价值却又不 想给予他们平等待遇和地位的结果。 其次,多数城市主政者。 也许他们并不是现今户籍制度的直接收益人,但是如果改变现状的户籍制度,必然有更多人需要得到社会公共资源。 那么现如今的社会资源肯定不能够满足未来的人口增加,肯定需要更多的学校,医院,住房这些对于执政者都是考验,人口的增加需要执政者花费更大的精力去管理城市并且如果允许农民自由落户,随着人口的大量涌进,很可能会出现贫民窟、犯罪增多、城市环境脏乱差等所谓的“城市病”,从而有可能损及自己的政绩 ,这才是城市主政者最大的顾虑。 这两股力量相互作用,前者为后者管制城市 户籍提供了所谓民意的压力,后者出台的一些限制措施也往往得到前者的支持。 户籍制度改革因此难以深入进行下去,因为农民工群体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没有媒体资源来述说自己需求,也没有足够的权利去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因此我以为既得利益集团对于户籍制度改革的阻碍因素是主要因素,也是根本因素。 (二)流动人口犯罪率高(客观因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