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农行三农金融服务报告内容摘要:

点开办转账电话助农取款服务,积极改善农民用卡环境,缓解农村取现难题,使广大农民“足不出户、人不出村”就能享受便利的现代金融服务。 农行山西分行推行农村小额支付“村村通”工程,在 14 个县试点开展农村小额支付服务,基本实现试点县转账电话到村、惠农卡到户“两个全覆盖”,惠及约 310 万农民;农行浙江分行创新研发出“三农移动 服务包”、“金益农惠农通”、“三农理财室”等特色服务,进一步丰富了金融服务渠道。 目前,农业银行已经在 12 家分行开展了银行卡助农取款试点工作。 同时,还在部分地区开展 ATM 配置零钞试点工作,满足农民对小面额钞票的取现需求。 三、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强化体制机制保障 为探索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农业银行对“三农”和县域业务实行事业部制管理模式,在发挥大型商业银行的整体优势的同时,又立足“三农”实际,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水平。 2020 年,农业银行选择甘肃、重庆、福建、广西、山东、四川 、湖北、吉林等 8 省(区、市),开展以完善事业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确保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专门的制度、专门的资源,专注于“三农”金融服务工作。 进一步健全事业部管理体制。 梳理三农金融部的业务边界,完善事业部组织架构体系。 自上而下理顺各级行以及各内设部门的职责定位,建立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三级督导”,县支行“一级经营”的事业部管理体制。 事业部总部统筹全行“三农”业务的政策规划和改革推进工作;省、市级分部在抓好总部政策制度贯彻落实的同时,因地制宜探索服务“三 农”的有效手段和模式;县支行作为事业部基本经营单元,明确其一级经营主体地位,扩大对其差异化授权,实现大部分业务就地决策。 深化试点县域支行机构和人力资源改革,精简内设机构,充实一线人员。 进一步做实“六个单独”运行机制。 在单独的资本管理方面,制定下发《三农金融部资本管理办法》,单独核定事业部营运资本和经济资本,建立相对独立的“三农”经济资本管理体系,以经济资本约束风险资产扩张。 在单独的信贷管理方面,制定了五项“三农”信贷业务综合管理制度,修改完善《“三农”和县域信贷业务政策指引》,进一步下沉经营重心,优化流程,有效提高“三农”办贷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在总行和试点分行增设三农信贷管理部,向县域支行派驻了信贷独立审批人,搭建起专门的“三农”信贷业务审查审批通道。 在单独的会计核算方面,制定了公允 的单独核算分摊规则,上线了新核算与报告系统( IFAR),实现了三农金融部财务报表的归集、分摊、汇总、分析全过程的自动完成,按照外部信息披露要求编制三农金融部财务分报告。 在单独的风险拨备与核销方面,制定下发《三农金融部贷款减值准备管理办法》和《三农金融部呆账核销管理办法》,明确贷款减值测试模型和风险拨备计提标准,适当放宽中小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的核销条件,简化核销手续,确保事业部贷款减值拨备足额提取、呆账及时核销。 在单独的资金管理方面,制定下发《三农金融部资金管理办法》,赋予事业部相对独立的资金平衡自主权,对事 业部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全额资金管理。 依据基准利率和市场收益率曲线,合理确定“三农”资金转移价格,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在单独的考评激励方面,制定了三农金融部绩效考评体系,建立了县域支行等级评价体系,实施差异化的县域支行员工激励机制,调动事业部各层级服务“三农”积极性。 进一步加大事业部资源投入力度。 农业银行对事业部实行倾斜的资源配置政策,确保服务“三农”投入持续加大。 单独安排事业部的信贷计划和经济资本计划。 明确规定县域组织的资金总体上要用于县域,事业部贷款增速要持续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2020 年,在国家 宏观调控、银行信贷规模紧张的背景下,农业银行安排“三农”信贷计划 2600 亿元。 单独安排事业部的固定资产投入计划和费用计划。 明确规定事业部固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