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拌合站大临工程规划及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69 脱模空气压缩机 / 1台 70 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 非蝶式 1台 71 混凝土弹模量试模 / 9组 八、结构检测 72 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仪 / 1台 73 混凝土回弹仪 ZC3A 2台 74 钢钻 / 1台 75 刻度放大镜 / 1台 76 混凝土钻芯取 样机 HZ20 1台 配置 了 以上试验仪器, 2搅拌楼的 工地试验室就能够对水泥、粉煤灰、矿粉、外加剂、粗细骨料、钢筋及焊接、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力学性能、拌合物性能检测。 其他不能检测的项目委托中心试验室或社会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能够满足业主对工地试验室的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及工程试验检测的需要。 六 、 拌合站的建设保证措施 针对临建工程的施工特点,按多作业面并行施工,配备的挖掘机、压路机、吊车等机具设备及运输车辆保证按时进场,足量到位。 在施工机械进场前必须对进场机械进行一次全面的保 养,使施工机械在投入使用前就以达到最佳状态,而在施工中,要使施工机械处于最佳状态就必须对其进行良好的养护、检修。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制定机械维护计划表,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施工机械在任何施工阶段均能处于最佳状态。 施工时按专业班组组织施工队伍,根据需要配足劳力,为满足工程进度需要制定如下劳动力组织措施: ⑪按照拟定的工程进度安排,参照施工定额配足劳动力数量。 与当地有关部门提前签订劳务协议,储备一定的劳动力,以备应急时劳动力的需求。 ⑫选配有类似工程施工管理和作业经验且技术等级能满足本工程施工要求的人员参加本工程建设。 ⑬对拟上场的劳力进行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培训,并有专 人负责其生活、思想等各方面的工作。 ⑭根据工程特点,统筹调度劳力,满足局部突击抢点需要。 七 、 拌合站生产管理 原材料 : 见下图。 (▲为重点控制,☆为一般控制) 原材料管理 各种原材料必须与配合比设计相一致。 材料进场后,按材料控制程序进行进场初级检测、建立原材料的进货及试验检测台账。 所有原材料做到先检先用,材料堆放场地要求 硬化、分仓,粗骨料按要求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并按合格区、待检区、储料区分别堆放。 对含泥量、泥块含量不合格的碎石进行清洗。 洗石机正式清洗前应进行工艺试验。 根据对清洗后碎石的含泥量检测,确定洗石机的水流速度、流量要求。 石料清洗不但减少了石料的含泥量,还能减少混凝土拌合站施工粉尘,有利拌合站的环境保护。 砂石料存放场区、骨料清洗区高于地面 10cm,并依次设置单向☆ 料源地控制 ▲ 进场控制 ☆ 卸入指定料仓 ( 标识待检 ) ☆ 拒绝进场 ▲ 通知试验室检测 ☆ 检测合格 ( 标识合格 ) ▲ 清场处理 检测不合格 ▲反 馈 信 息 目测不合格 目测合格 流水坡、排水沟、沉淀池;上料通道应结合拌合站配料机设备参数进行平面和坡度设置。 为确保砂、碎石不受二次污染,储料区采用彩钢棚遮盖,可 以避免材料含水量受雨、雪天影响,导致混凝土质量不稳定。 尤其是夏季高温天气可降低原材温度,保证混凝土的出机及入模温度符合规范要求。 彩钢棚的支架采用钢管。 为满足冬期施工的需要,合格骨料区必须采用全封闭管理,设置取暖设施对砂、碎石进行加温,为保证效果砂仓采用地暖。 压浆剂、外加剂设置库房,库房宜设置进、出库门。 混凝土生产、运输管理 ①工区应根据生产任务安排,填写《混凝土用料申请单》一式两份,提前通知拌合站和试验室,要注明混凝土的强度标号、使用部位、浇筑时间、浇筑方量、混凝 土坍落度等要求。 ②拌合站站长接到混凝土浇筑任务后,应及时组织各部门安排材料、车辆、生产人员。 生产前应对搅拌设备运行情况、计量系统误差进行检查,及时排除隐患,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试验室应依据试验结果和理论配合比制定施工配合比,核查各种材料质量,验证混凝土的和易性、测试坍落度。 ③操作手在接到拌合站下达的生产任务单和试验室下达的施工配合比后,应严格按照施工配料通知单输入配合比,在混凝土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质检人员,严禁私自改动。 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填写《混凝土生产记录表》。 内容包括工地名称、浇筑部位、混凝土标号、 混凝土的生产时间、生产是否正常等内容,以便在施工出现问题时复查。 ④质量检查人员可根据现场生产的实际情况,对施工配合比进行调整,认真填写《混凝土调整记录表》,并且要通知驻拌合站监理签字确认。 ⑤试验人员应首先对首盘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泌水率、入模温度、含气量检测,并填写《混凝土开盘鉴定》。 根据高性能混凝土拌合性能检测频率的要求,在出机和入模前每 50m3混凝土取样检验一次或每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至少 2次的检测频率进行坍落度、泌水率、入模温度、含气量检测。 并且认真填写《混凝土拌合性能记录表》。 ⑥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 ,司机应详细填写《混凝土运输记录表》。 内容包括工地名称、浇筑部位、混凝土标号、出厂时间、到达工地时间、混凝土浇筑时间,保证混凝土能准确运送到工地,并在规定时间内浇筑完成。 八 、 质量保障措施 、质量目标 通过科学的混凝土生产管理和严格的混凝土过程控制,使拌合站生产的混凝土质量充分满足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相关规范、规程、标准的要求,以实现整体工程建设质量优良目标。 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源头控制 ⑪施工单位物资部门根据料源供货情况,不定期到各料源了解材料的生产能力、质量状况,保证有 充足、合格的材料供应。 必要时派人进驻源头,杜绝不合格材料装车。 ⑫因原材料质量不稳定和供应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对材料负责人处以一定的经济处罚。 进场控制。 ⑪材料员质量责任 ①材料员负责材料进场初验,目测不合格的责令退回;经目测合格后可先卸货并标识,索取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达到一个检验批及时通知拌合站试验员进行抽样检验,根据试验员反馈的试验结果 ,材料员对材料进行重新标识或处置。 ②材料员对原材料质量控制环节是否到位的责任追究,由拌合站站长负责检查并实施。 当发现擅自接收明显不合格材料、标 识不及时等,将视情况给以一定的经济处罚,情节严重者更换岗位。 ⑫试验员质量责任 ①试验员负责原材料的取样、送检(检验)、报验、检验结果反馈等工作。 试验员接到材料员的原材料进场通知后,及时完成取样或送检工作。 试验室负责及时检测并将结果反馈拌合站相关部门,不合格品立即清除出场。 ②对试验员不按要求取样送检、先使用后送检、工作马虎造成误用不合格材料等情节由拌合站长给以一定的经济处罚,情节严重者调离岗位。 混凝土质量控制 生产质量控制 ⑪混凝土开盘,站长必须要接到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名的混凝土开盘证,并通知各机长开盘。 不按上述规定操作,每发现一次当事人给以一定的经济处罚,拌合站站长由上级主管部门给以一定的经济处罚。 ⑫拌合站试验员负责混凝土拌制前及拌制中砂石含水率的测定并检查原材料的合格报告,根据测试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能要求等及时调整理论配合比,出具施工配合比。 有见证要求时,需经监理 工程师确认。 不按上述规定操作,致使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偏离理论配合比设计要求,每发现一次由拌合站负责人对试验员给以一定的经济处罚。 ⑬拌制混凝土时,拌合站操作 手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员下达的施工配料单以及拌合时间等要求进行数据输入,对电脑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负责。 对搅拌过程中发现的异常现象,及时向试验员、站长反应,通过合法程序进行纠正,不得擅自改变参数和程序。 拌合站操作人员要密切注意所生产混凝土的配料误差情况,确保各种材料计量误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⑭ 拌合站操作手不按技术交底参数操作或拌合中发现异常情况不解决、不汇报,由站长对其给以一定的经济处罚。 ⑮在每次开盘之始,试验员和操作手应注意观察和检测前 23盘混凝土的和易性,如有异常,立即分析原因并积极处理,直至拌合物的 和易性符合要求,方可持续生产。 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严格执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砂石含水率和碎石的筛分结果进行调整混凝土理论配合比,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具体步骤如下: ①试验员每天应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当雨天或含水率有明显变化时,加大粗细骨料含水率检测频率)。 ②根据粗、细骨料的含水率检测结果,计算施工配合比;根据粗骨料的颗粒分析结果,计算各规格的比例。 ③试验人员将混凝土施工配料单交拌合站搅拌机操作手,操作手根据混凝土施工配料单参数输入自动计量系统控制器,经试验员复核确认并储存。 ④混凝土 开始搅拌到浇筑完成期间,试验人员全过程进行监控,操作手禁止私自对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更改。 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调整框图 ⑰ 试验员负责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测并作好记录,填写《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拌合及浇筑过程控制记录表》。 包括坍落度、扩展度、含气量和入模温度。 其中坍落度测定值应符合理论配合比的要求;混凝土含气量要符合要求 ,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 530℃。 发现失控将对试验员处以按项目部相关规定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 混凝土运输质量控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