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在职研究生专业论文内容摘要:
竹信息管理系统得到推广应用。 累计 争取山东省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920 万元,为重大危险源和隐患整治、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安全科技研发、 安全教育培训等提供了支持。 在 危险化学品等 重点行业试点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投保金额 572万元,可化解事故死亡风险赔偿金 亿元。 积极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命名市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 18 家, 6 家企业通过省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验收。 扎实推进安全社区建设, 36 个乡镇(办)、企业主导型社区组织安全创建项目 460 多个,覆盖人口 160万人, 16 个乡镇(办)通过市级验收并申请国家安全社区验收。 ( 6)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高。 市、县(区)、乡镇(办)三级应急救援体系基本建成。 制定了《滨州市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 援预案》等十个事故应急预案并实施,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体系更加完善。 全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基本建成。 山东省危险化学品鲁北应急救援中心发展壮大,成立了滨州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部分县(区)也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建立 和落实防范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应急联动机制, 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 7)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成效明显。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提高了全民安全意识。 每年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先后举办了宣传咨询日、法律法 规知识答卷、电视大奖赛、演讲比赛、特种作业人员技能大赛、千支安全生产服务队下基层、文艺演出、执法监察岗位练兵、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和安全文化书画摄影展等活动,取得较好成效。 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创办了“安易通”滨州安全手机报平台,累计向从业人员发送安全生产信息 30 多万条,扩大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取得良好效果。 2.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依然严峻 近年来,通过滨州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扎实有效的安全生产工作,全市安全生产形势逐年稳定好转。 “十一五”期间,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4691 起,死亡 977 人。 2020年与 2020 年相比,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事故死亡人数下降 %和 %,事故起数、事故死亡人数在“十一五”期间连年实现“双下降”,杜绝了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和较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2020 年 2020 年全市工矿商贸企业职工伤亡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 分布情况(见表 1)。 9 表 1:“十一五“期间生产安全事故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同时, 2020 年与 2020 年相比,全市亿元 GDP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大幅下降(见图 1)。 图 1: 2020 年- 2020 年亿元 GDP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统计图 亿元GDP 死亡率0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亿元GDP 死亡率 滨州市虽然安全生产形势呈现总体 平稳、逐年好转的态势,但也发生了一些伤亡重大、影响恶劣的生产安全事故。 2020 年以来,全市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1]达 19 起,涉及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有色、建筑等行业领域,累计造成 120 人死亡,严重影响了群众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见表 2)。 年份 事故总数 道路交通事故 工矿商贸事故 火灾事故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2020 1033 232 753 221 3 4 276 0 2020 1213 225 692 199 6 26 515 0 2020 964 196 598 185 5 11 361 0 2020 782 168 492 151 5 11 284 0 2020 699 156 458 136 7 19 234 1 10 表 2: 2020 年以来滨州市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表 (二)安全生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安全生产状况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工业发展的基础水平、速度和规模等因素密切相时间 死亡人数 事故概况 20202020 7 沾化县渔船在禁渔期出海途中翻船,造成 7 人失踪 20200405 4 沾化县境内发生轿车与货车相撞事故,造成 4 人死亡 20200430 5 邹平县境内发生货车与三轮车相撞事故,造成 5 人死亡 20202019 20 邹平魏桥创业集团发生铝水外溢爆炸事故,造成 20 人死亡 20202024 5 滨城区境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 5 人死亡 20202027 9 沾化县境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 9 人死亡 20200211 4 滨城区境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 4 人死亡 20200212 9 邹平县境内货车与客车相撞事故,造成 9 人死亡 20200420 8 滨城区境内客车与货车相撞事故,造成 8 人死亡 20202020 5 邹平传洋集团发生缺氧窒息事故,造成 5 人死亡 20200221 3 博兴县境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 3 人死亡 20200309 3 博兴县境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 3 人死亡 20200517 6 滨城区秦台水库发生水上安全事故,造成 6 人死亡 20200811 3 滨城区堡集镇发生烟花爆竹爆炸事故,造成 3 人死亡 20200821 3 邹平县在建民房发生倒塌事故,造成 3 人死亡, 4 人受伤 20200828 5 阳信县境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 5 人死亡 20200510 8 邹平县境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 8 人死亡、 3 人受伤 20202011 8 阳信县发生烟花爆竹 爆炸事故,造成 8 人死亡, 6 人受伤 20201004 5 邹平县境内发生轿车与货车相撞事故,造成造成 5 人死亡 11 关,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府管理能力的反映。 分析 50 多年来我国工伤事故死亡人数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率等有关数据会发现,两者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当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显著加快时,工伤事故死亡人数指数也明显上升;而经济增长幅度下降,死亡人数指 数也跟着降低。 据国外研究机构研究,在人均 GDP3000 美元左右,是事故的高发期。 其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较快。 滨州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当前大量项目竣工投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状况下生产安全事故偶尔发生不可避免。 但是,我们不能悲观地认为对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率束手无策,只要我们对安全生产形势和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找准事故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第采取措施,就能有效缩短这个事故易发和高发期。 下面,我们就对滨州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找到问题和根源所在,以便有针对性 地提出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措施。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当前安全生产的普遍问题。 安全生产最大的隐患是人思想上的隐患。 滨州目前市民安全意识还比较淡薄,安全素质不高,没有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这个问题在道路交通方面表现得比较名明显,机动车辆无证驾驶、超速行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酒后驾车、闯红灯、行人攀爬护栏等等违法违规现象十分普遍。 一些业主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法制意识极差,不知道安全生产还有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匮乏,不知道本单位不安全因素所在,不去管也不懂得怎样去管安全,单位里只有财务管理制度,却没有安全管理制度。 一些从业人员既是安全生产的违法者,又是安全事故的受害者, 缺乏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这都是全民安全意识差和安全文化氛围缺乏的必然结果。 、安全生产基础薄弱是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 从安全生产监管层面上看,存在着履职不到位、执法不严格、违法不追究等现象。 各职能部门在工作中习惯于按照条条框框去对照,按部就班去办理,主观上不愿意独自去得罪人、担责任;有的部门之间甚至相互推诿、扯皮。 从企业层面看, 一是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主要取决于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认识,态度决定行动。 许多企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由于自身的水平问题,对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缺乏完整 的概念,对生产、效益、安全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全面理解和把握,尤其是对于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什么根本不甚了解。 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过程仍停留在资本的原始阶段,其结果就是只顾生产赚钱,单纯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违法生产经营或者知法犯法,安全条件严重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导致事故不断,死伤众多。 一旦发生事故,或一走了之,或“死猪不怕开水烫”,事故处理和赔偿全部由政府买单, “老板发财,政府发丧”。 有的企业负 12 责人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树立起来,“要自己的钱,不要别人的命”忽视职工生命和健康,把职工仅仅 当作赚取利润的工具,忽视人的生命权、健康权。 有些企业负责人对安全存有侥幸心理,麻痹松懈,对事故隐患熟视无睹,不以为然。 二是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企业搞好安全生产,保证其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企业各级、各类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负的责任。 很多企业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仅仅是停留在书面上,作为应付政府监管的空头文件。 很多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能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而及时修订,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能指导企业的安全管理,而是靠传统的经验做 法,往往导致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引发事故。 三是企业的安全管理方式落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一部分从原国的企业转制“脱胎”过来的企业,由于数十年来原有安全管理方式的惯性影响,其现有的安全管理结构、组织形式还是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水平,跟不上现有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 另一部分随资本膨胀速度过快而产生的“新生企业”,虽然装备水平、工艺水平很先进,但限于其资本的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的自身素质问题,对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认知程度仍停滞在落后的思维层面上,在很多企业,往往是使用现代化的生产 装备,但是却用原始的安全管理方式,企业的现代化程度和固有的安全管理方式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安全管理处于自发状态,仅凭个人经验管理,带有很大随意性。 四是安全装备水平不高,缺乏安全保障。 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滨州市中小企业众多,这些企业资金缺乏,有限的资金用于购置必备生产设备和流动资金,很难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配套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他安全生产投入,致使安全生产条件严重不足,留下事故隐患。 不能按标准规定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有的企业采用比价采购的办法,一味降低成本,导 致采购的劳保用品质量低劣。 很多企业缺乏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设备、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直到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使用落后工艺、落后设备,作业环境粉尘、噪音超标严重,通风不符合要求,从业人员在这样没有安全生产保障的条件下作业,导致了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居高不下。 五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自我保护意识差。 近几年滨州各类企业快速发展,一些新上企业或劳动用工密集型企业天天招工,大批农民进入到生产企业成为产业工人。 企业往往只是对他们进行简单的操作知识培训,就上岗作业。 他们文化和 技术素质普遍较低,受教育阶段缺乏安全培训,参加工作又缺乏安全教育,对作业的危险危害缺乏必要的了解,工作中往往出现违章作业现象,缺乏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成为事故的制造者和事故受害者。 13 , “ 依法治安 ” 困难。 我国在安全生产上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定,但在如何保障这些法律、法规、规定得到有效实施上,还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作为强有力的支撑。 如在安全隐患整改实践上,一个安全隐患涉及到多个部门、多部法律,政出多门,力量分散,整改措施很难落实到位。 在依法行政的今天,对于安全隐患的治理 ,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 “ 七法八法,最后还是没有办法 ”。 “ 依法治安 ” 很难落到实处。 、责任不明确是安全监管乏力的根本问题。 政府不直接管理企业,但不能不管行业。 由于政府职能调整,在安全生产方面,普遍存在行业管理。经济管理在职研究生专业论文
相关推荐
)及使用毒害性、腐蚀性物品施工时,承包人应在施工前 14 天以书面通知工程师,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经工程师认可后实施,由发包人承担安全防护措施费用。 22.事故处理 发生重大伤亡及其他安全事故,承包人应按有关规定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并通知工程师,同时按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处理,由事故责任方承担发生的费用。 发包人承包人对事故责任有争议时,应按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定处理。 六、合同价款与 支付
K r p. o. g4 @ l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便:$ |6 C( A Z, b。 z8 ia) 在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7 S5 A1 N: Q: ~39。 r8 Ob) 文件得到评审且必要时进行修改并再次得到批准;c) 确保识别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2 `4 K. x4 P1 d0 uamp。 sd)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e)
l health and safety (OHamp。 S) 影响或可能影响工作场所( ()内的员工或其他工作 人员(包括临时工和承包方员工)、访问者或任何其他人员的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注:组织应遵守关于工作场所附近或暴露于工作场所活动的人员的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 理解要点:。 受影响的人员包括组织的员工、临时工,也包括进入工作场所的参观访问人员、合同方和其他人员(如:推销员
认为她丑,所以就让她管钱财。 ” 现代企业有多少领导,用人能像这位旅店的老板一样公允分明呢。 有很多领导,一看见艳丽出众的女孩子,不管她才能如何,都要尽收门下,给其最轻松的工作和最优厚的待遇,留着养眼呀。 而能干、谦逊,但长相平凡的员工,却让其干粗活,工资也低。 这样的老板,真的让人很寒心。 你要用华而不实的东西,你就全部去用吧, 看以后公司大大小小的事务谁来帮你做。 以貌取人的领导
衍,不负责任。 言行不一,言辞夸张。 自我夸张,讥笑他人。 矫柔造作,姿势 不良。 使用粗语,打探隐私。 浓装艳抹,奇装异服。 三、专业美容师必备条件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美容师,必须要具备下列条件 1. 要有一双温柔灵活的双手。 2. 对色彩、搭配有透彻的认识。 3. 对人体个部位有深入的了解。 4. 学习高雅的谈吐。 5. 有独特的风格、审美观点。 四、专业美容师的形象
C.国外装配 D.独资经营 答案:[ B] 1[单选]把补偿贸易分为直接补偿、间接补偿和部分补偿按照的是( ) A.出口货物的差别 B.支付办法的不同 C.产品性质的优劣 D.服务方式的好坏 答案:[ B] 13[单选]按产品划分的全球事业部适用于其各类产品最终用途和所使用的( )的公司 A.生产技术不相同 B.生产技术相同 C.能源动力不相同 D.能源动力相同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