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综合管理考试大纲内容摘要:

议召开的时间,整个会议需要的时间,每次会议的时间限度)、地点。  会议的类型 按内容、性质分代表大会、工作会议、学术会议、联席会议 按会议的形式:小组会、座谈会、报告会等 按与会人员的成分分党委会、董事会、记者招待会 按人数规模分大型会议、中型会议、小型会议 按会议召开的规律或日期分:定期例会、临时性会议。  会议的程序 会议的程序就是会议的进程,指每次会议秘书按时间的先后依次安排会议的内容,如宣布会议开始、奏乐、致开幕词、小组讨论、发言、致闭幕词、宣布会议结束等。 目的是为了使会议主持者根据会议程序,把握好会议进程。 拟定会议程序要求: 1)按照法律法规、领导的旨意进行; 2)认真、 24 细致、全面; 3)会议程序要体现会议的特点。  会议的控制与管理 会议的控制与管理要在数量和质量上进行确保,要严格会议的审批制度,本着“宁少勿多、宁小勿大、宁短勿长”的原则。 要严 格管理制度。 要提高会议的效率。 会议的控制 1) 确定会议议题。 向领导同志和有关职能部门征询会议议题,并对议题顺序进行合理安排,报请主要领导审核确定,会前将议题单印发与会人员。 2) 制定会议议程和日程。 对会议需要举行的各项活动要进行统筹安排。 一天以上的会议,需要排定会议日程。 要对会议每天的议题、议程、活动进行统筹安排。 主持人要提前确定。 3) 会议后勤。 根据会议的规格,确定会议的餐饮、接待标准;根据会议规模,预定会议场地、住宿地点;在会议编组和安排住宿时,要尽可能考虑到与会人员的单位、区域、性别和生活习 惯等因素;外地与会人员如有需要的,要联系接站,并预定返程机车票;会议时间长的,要安排会议休息期间的活动。 4) 会议通知。 会议准备工作完毕后,要尽早发出通知。 重要会议,一般应发出书面通知,写明开会时间、地点、出席范围、会议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采取电话口头通知的,要记 25 录接话人姓名,并提醒接话人做好记录。 重要会议的通知发出后,要对被通知人员能否参加会议进行核查,并及时反馈给会议主持人。 5) 会议签到。 与会人员报到或入场时,应在签到簿上签署姓名、职务、单位,表示到会。 6) 会场服务。 会务人员应在会议前到场对会场 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会标、会徽或旗帜的悬挂情况、主席台座签排列顺序、与会人员就座区域的划分、会议材料、声像灯光设备茶水饮料、水果等。 会议期间,茶、烟、水果的供应要及时。 7) 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首先要写清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召集人、出席者、缺席者、列席者;对重要会议主要内容的记录,应忠实原话,保持发言者的风格,努力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层次清楚;对会议最后形成的决议和主要领导人的结论性讲话,要尽可能记清原话,必要时应使用录音设备。 对没有听清楚或发言者没有说清楚的地方,会后要及时找有关人员核对。 会议结束后,重要会议一般应整理印发会议纪要。 8) 会议保密。 特殊会议的召开,要制定必要的措施,做好保密工作,重点抓好文件运转、技术设备、会议记录、宣传报道和会场保密等几个环节的工作。 会议的管理 26 1)管理标准化。 会议管理的标准化体现于整个会议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会议管理的最佳效果目标,必须要有科学的、量化的量化执行标准。 应用科学的分析与研究等根据环境、人数、季节、材质等因素的不同定义做出科学的参数标准。 2)管理流程化。 会议管理的流程化管理是基于项目管理知识而建立的作业流程,从会议项目的选题确定、 到客户状况分析、报名表设计制作、寄发、工作说明书制定、会场环境设计、会议流程设计、危机问题预演、项目实施沟通直至项目效果追踪等工作环节实现了流程化模式。 3)管理数据化。 数据库化管理是依照数据库的形式对所有文档、资料、信息进行分类、系统的管理模式。 “客户资料丢失、外部合作单位资料缺失、项目文件备份、重要合约文件消失 ”所有类似的困扰都将在数据库化的管理下消失。 4)管理专业化。 会议每一个组成都 有 专业化的分工,将每一个会议拆分成可量化的部分,再以最贴切的方法完成所有不同的部分, “细微之处皆专业 ”。 七、信访工 作  信访的基本职能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以下简称各级行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 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依法应当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27 其基本职能有:参政议政职能、监督控制职能、信息反馈职能、化解矛盾职能和公关形象职能。  信访工作的程序与方法 受理和登记 各级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受理信访人提出属于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和要求;检举、揭发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控告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 和 其 他信访事项。 信访工作机构应当根据情况告知信访人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 对已经或者应当通过诉讼、行政复议、仲裁解决的信访事项,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的信访事项,由所涉及的行政机关协商受理;受理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协调决定受理机关。 应当对信访事项作出处理的行政机关合并、撤销的,由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受理。 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只受理本地区、本系统管辖内的信访件,新闻单位不受限。 信访登记有簿 式、表格式和卡片式三种。 立案、呈批 涉及党和国家方针、群众正当要求、社会秩序、上层人士来访等重要问题必须呈批。 承办、交办、转办 28 交办本着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的原则,奖信访件交给下属单位或部门处理。 调查、处理 催办、回告 (信访件限期三个月催出结果) 审查、结案 复信、督查 总结、综合研究 立卷  信访工作制度 信访工作制度包括登记制度,阅读、接待、呈批制度,交办制度,转办制度,催办制度,回告制度,审查结果制度,答复制度,注销、归档制度,工作总结制度。 八、公文写作  公文的主题和 特点 公文主题确定依据: 党和国家以及上级文件是确定的直接依据;领导意图是确定的具体要求;工作实践是确定的直接因由。 要求: 正确、集中、鲜明 表现方法: 题目明旨、开门见山、结尾亮底、片言居要、一线贯通。 公文主题的特点: 主题明确,是文章的灵魂,起着纲领的作用。 29  公文的结构和特点、形式 公 文结构 主要指公文每一部分的组合及其在公文中的相应位置、书写要求等等。 我国现行公文的结构组成是: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公文份数序号、发文机关、发文字号、签发人、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 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刷日期等部分组成。 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书写格式。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 保密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上的,以年计;保密期限在一年以内的,以月计。 紧急程度:公文的紧急程度应标在公文版心右上角顶格第一行。 公文份数序号:编制份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应标注在公文版心左上角的第一行,顶格标注。 发文机关:标在公文正文之后的右下角。 发文字号:标明发文字号,一是便于统计发文数量,二是便于公文的检 索和引用,应标在文件版头发文机关名称的下面,居中排列。 签发人:应标在发文字号的右侧。 公文标题:位于文件正文上端中间的位置。 公文标题“三要素”:责任者、事由、文件。 主送机关:标注在文件的标题下面,要顶格写,以示尊重。 正文结构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 分层标号:一 (一) 1( 1)附件:公文的附件 30 也是正文的组成部分,它与正文具有同等的效力。 成文日期:一般标注在公文正文完了之后的右下角,依印章的位置来确定。 确定成文日期的方法:一是一般性的公文,以机关首长签发的日期为准;二是经过 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以会议讨论通过的日期为准;三是法律性公文,以批准日期为准;四是联合公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公文生效标志(用印和签署):用印和签署是证明公文生效的标志。 印章的标识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A 由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应将印章端正、居中压在成文日期的上面。 B 如果是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应将主办机关排在前面,将成文日期拉开,两个印章压 在成为日期上,但两枚印章不能相压。 C 联合行文需要加盖三个以上的印章时,主办机关排在前面,其他各机关依次排列,压在成文 日期上。 每排最多排三个。 附注:附注 通常是指公文的发放范围以及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说明。 主题词:主题词是采用规范化的词语对公文的主要内容和归属类别的概括,它便于对公文的阅读,也便于对公文的检索和查询。 抄送机关:抄送机关不是公文的主办单位,不负责对公文的办理。 抄送机关须了解公文的内容,以便于工作中的沟通和协调。 印发机关:印发机关不是指公文的发文机关,而是指文件的印制主管部门,通常是指机关办公室和文秘部门。 31 公文结构的特点和形式: 结构的特点严谨、完整、匀称、平稳和层次分明、连接自然,形式有串连式、并列式、总分式和综合式。  公文的类型 从文书 来源上划分: 1)由本机关、单位制发的; 2)外机关、单位制发的; 3)制发以后在机关、单位的内部使用。 从行文关系上划分 :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行文指的是一个机关单位给另一个机关单位的发文。 行文关系是指发文机关单位和收文机关单位之间的关系,亦即由组织系统、领导关系和职权范围所确定的机关单位之间的公文授受关系。 机关间的各种行文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 : 同一系统的机关,有上级领导机关和下级被领导机关,上下级机关之间的这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又叫做隶属关系。 上级主管业务部门与下级业务部门之间,一般具有业务上的指导关系。 非同一系统的机关之间,无论级别是高是低,均没有领导指导和隶属关系,这种关系称之为非隶属关系。 不同系统的同级机关和同一系统的同级机关之间都属于平行关系。 ( 1)下行文。 下行文是上级领导机关向所属的下级机关的行文。 可以采取逐级行文 (如批复) 、多级行文 (如决定和通知) 和直达基层组织与群众 (如公告、通告) 三种方式。 ( 2)上行文。 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向所属的上级领导机关的行文。 可分为逐 32 级行文 (如请示) 、越级行文 (如报告和请示)两 种方式。 ( 3)平行文。 凡是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和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同级机关或者不属于同一系统的 机关和部门之间的行文,都属于平行文 ,如函、通知。 从公文的制发机关和公文的性质来划分: 1) 法规公文 2) 行政公文 3) 党内公文 4) 报请性公文 5)知照性公文 从公文的保密要求和阅读范围来划分: 绝密件、机密件、秘密件从公文的阅读范围分:公布性公文、保密性公文、内部公文 从公文的使用范围来划分: 分为专用公文和通用公文。 专用公文:是在一定的工作部门和一定的业务范围内,根据工作需要而专门使用的公文。 通用公文:是在党、政、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组织中普遍使用的公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种类: (一 )命 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四)通告。 适用于公布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六)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 33 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七)议 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八)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一)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十二)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三)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党的机关公文种类: (一 )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二 )决定用于对重 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 (三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四 )意见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五 )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 (六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七 )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八 )报告用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