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与运作管理平时作业参考答案内容摘要:

1314) 废品 车间在制品定额 期初预计 在制品 结存量 投入量( 15+16+1718) 683 76 30 50 738 ,上月累计出产 70件,本月计划出产任务 40 件,月工作日 20天,装配投入提前期 5 天,零件加工出产提前期 10天,零件加工投入提前期 15天,求零件加工、装配这两个生产单位的生产作业计划。 教材 P101 成批生产采用累计编号法。 月初最终产品编号为 70 号。 每天出产数量为 N后 =40/20=2(件) 装配生产作业计划: 因此装配车间投入编号为 M投 =M后出 +T投 N后 =70+5 2=80号 零件加工生产作业计划: 零件加工出产累计编号为 M出 =M后出 +T出 N后 =80+10 2=100号 零件加工投入 累计编号为 M投 =M后出 +T投 N后 =80+15 2=110号 12 、产品结构图、提前期、现有库存如下表 甲产品主生产计划 计划期(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产量 —— —— —— —— —— —— 50 80 0 100 120 A B(2) C(3) D(4) A产品结构图 提前期、现有库存、批量规则 物料 提前期 /周 第 0 周库存量 /个 A 1 5 B 1 10 C 2 0 D 1 0 教材 P105 解: 计划期 /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项目: A 总需求量 50 80 0 100 120 计划到货量 现有库存量 5 5 净需求量 45 80 0 100 120 计划交付量 45 80 0 100 120 计划投放量 45 80 0 100 120 项目: B 总需求量 90 160 0 200 240 计划到货量 现有库存量 10 10 净需求量 80 160 0 200 240 计划交付量 80 160 0 200 240 计划投放量 80 160 0 200 240 项目: C 总需求量 135 240 0 300 360 计划到货量 现有库存量 0 净需求量 135 240 0 300 360 计划交付量 135 240 0 300 360 计划投放量 135 240 0 300 360 13 项目: D 总需求量 180 320 0 400 480 计划到货量 现有库存量 0 净需求量 180 320 0 400 480 计划交付量 180 320 0 400 480 计划投放量 180 320 0 400 480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 三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质量管理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是为了实现( B )。 教材 P147 A.质量升级 B.质量目标 C.质量水平 D.质量成本 2.控制图法是以控制图的形式,判断和预报生产过程中质量状况是否发生( C )。 教材 P151 A.失控 B.缺陷 C.波动 D.改变 3.排列图法是用于统计和显示一定时间内向各种类型缺陷或问题的( A )。 教材 P151 A.数目 B.百分比 C.原因 D.类别 4.排列图法有助于确定造成大多数问题的( B )。 教材 P152 A.多数原因 B.少数关键原因 C.多数关键原因 D.少数原因 5.直方图的作用是用来显示质量波动的( C )。 教材 P155 A.原因 B.性质 C.状态 D.倾向 6.散布图法是用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的方法,它主要分析研究两种因素的何种关系。 ( D )。 教材 P155 A.正向关系 B.互动关系 C.主从关系 D.数据关系 7.六西格玛管理的设计目标是: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 A )。 教材 P157 A. 缺陷次数 8.快速换模法增大生产批量、减少作业交换,是利用一人多机、成组技术和柔性制造技术来实现的,即尽量利用( C )。 教材 P172 A.业余时间 B.生产间隙 C.相似性 D.缓冲时间 9.在降低周转库存方面比较成功的经验是日本企业的( D )。 教材 P172 A.成组技术法 B.零库存法 C.看板管理法 D.快速换模法 10.缩短生产 —— 配送周期这种策略主要用来降低哪种库存。 ( C )。 教材 P 172 A.周 转库存 B.调节库存 C.在途库存 D.安全库存 11.利用 ABC 管理法对库存进行管理时,对于 A类物资,应当实行的控制方式是( B )。 教材 P174 A.定量订购 B.定期订购 C.随机订购 D.经济订购 12.经济批量模型假定库存费用的构成为:换产费用和( A )。 教材 P175 A.保管费用 B.材料费用 C.劳动力费用 D.财务费用 13.设备综合工程学追求的目标是最经济的( D )。 教材 P182 A.技术周期费用 B.设备采购费用 C.设备使用费 用 D.寿命周期费用 14.全员生产维修是以设备一生为目标的全系统的( D )。 教材 P183 A.全面维修 B.定期维修 C.保养维修 D.预防维修 15.设备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实质是建立设备维修( C )。 教材 P185 A.信息平台 B.技术平台 C.供应链 D.体系 二、多项选择题 ( ACE ) 教材 P147 14 A. 质量检验阶段 B. 质量分析阶段 C.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D. 质量改进阶段 E. 全面 质量管理阶段 ( ABCE ) 教材 P148 A. 质量改进 B. 质量方针和目标 C. 质量保证 D. 质量制度 E. 质量控制 ( ACDE ) 教材 P165 B. 安全库存 C. 在制品库存 E. 产成品库存 ( BCDE ) 教材 P166 C. 周转库存 D. 调节库存 E. 在途库存 ( ABC ) 教材 P170 A. 平均库存量 B. 可供应时间 C. 库存周转率 D. 库存饱和率 E. 库存有效性 “三全”,“三全”是指( ABE ) 教材 P183 B. 全系统 C. 全程 D. 全过程 E. 全效率 :大型化或超小型化、连续化、高速批、精密化、( ADE ) 教材 P180 B. 智能化 E. 数字化 ( BCDE ) 教材 P188 A. 经验评估法 C. 投资利润法 D. 投资回收期法 E. 成本比较法 三、简答题 1.简述全面质量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教材 P149 答:( 1)它是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 2)人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 3)消费者的作用日益增强。 2.简述六西格玛管理的特征。 教材 P158 答: ( 1) 对顾客需求的高度关注。 ( 2) 高度依赖统计数据。 ( 3) 重 视改善业务流程。 ( 4) 积极开展主动改进型管理。 ( 5) 倡导无界限合作、勤于学习的企业文化。 3.简述库存的功能与弊端。 教材 P167~168 答:功能: ( 1) 保证各生产环节的独立性。 ( 2) 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 3) 增强生产计划工作的灵活性。 ( 4) 增强企业抵御原材料市场变化的能力。 ( 5) 达到经济订货规模。 ( 6) 在供应链中起缓冲作用。 弊端: ( 1) 占用企业资金。 ( 2) 增加企业的产品成本与管理成本。 ( 3) 掩盖企业众多的管理问题。 4.谈谈库存管理的新发展。 教材 P171 答:库存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用尽可能少 的库存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非常重要。 在实践中,库存管理的理论和时间都在不断发展。 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库存管理模式是零库存管理以及联合库存,联合库促主要是基于供应链管理。 零库存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宜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二均处于周转的状态。 四、综合分析题 1.试述 ABC管理法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教材 P173 考核知识点:对 ABC管理法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答案: 库存 ABC管理法又称重点管理法,基本原理是:把品种繁多的物资进行分类,按其重要程 度、耗用数量、资金占用等情况,进行分类排队,然后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做到抓住重点、照顾一般。 具体应用: 先按物资所占用的资金大小分类排队,分为 A、 B、 C三类; A类:物资消耗量大,规则,占用面积大。 应是物资管理重点对象,实行定期订购的控制方式,对库存盘点、来料期限、领发料等都严格要求。 C类:消耗量不大,单件较低,面积占用较小的物资,或不经常领用的零星器材、维修配件等。 物资管理一般对象,采用比较粗放的管理办法,定量订购的控制方式,可适当加大保险储备量,以防缺料现象的发生。 B类:特点和重要程度介于上述 两类物资之间,企业要根据物资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选用定期订购方式或定量订购方式。 提示:注意物资的分类,三种类别的特点和不同管理方法。 2.试述设备在企业中的作用。 教材 P181 15 考核知识点:设备的概念,在企业中设备的作用。 参考答案: 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的主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设备在企业中的作用可以直接从定义中了解到,在生产与运作管理中,我们更主要的是掌握设备管理的作用)。 设备管理的作用: 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 是企业产品、服务质量的保证;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是 搞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前提;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 提示:此题目考核设备在企业中的作用,其实设备在企业中就是物质技术基础的作用,所以建议同 学们主 要掌握设备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五、计算题 某产品全年产量为 3600件,该产品的单件库存费用为 40 元 /年,每一次的换产费用为 500元,试计算该制品的经济批量,并计算其生产 间隔 期。 教材 P176 考核知识点:经济批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得到的批量计算生产间隔期。 参考答案:(利用以下公式代入即可) Q* = HKN2= 403600*500*2=300(件) 生产间隔期 =批量 /平均日产量 =300/( 3600/365) =30( 天 ) 提示:注意经济批量的算法。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 四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在设备管理中,可靠性标志着机器在其整个使用周期内保持所需质量指标的( B )。 教材 P185 A.特征 B.性能 C.完好性 D.能力 2.可靠性工程通过研究设备的初始参数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预测设备的行为和( A )。 教材 P185 A.工作状态 B.事故情况 C.磨损特 性 D.故障概 率 3.采用故障诊断技术后,可以变“事后维修”为“事前维修”,变“计划维修”为( B )。 教材 P186 A.定期维修 B.预知维修 C.更新维修 D.随时维修 4.设备磨损的第一阶段,磨损的特征是( B )。 教材 P190 A.持续性磨损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均匀磨损 5.如果设备的磨损处于第三阶段,则应采取的措施是( B )。 教材 P190 A.加强保养 B.更新改造 C.按时检测 D.按操作规程运行 6.设备修理,是指修复由于日常的或不正常的原因而造 成的设备损坏和( D )。 教材 P193 A.经济性能降低 B.零件失效 C.使用条件降低 D.精度劣化 7.设备的使用费用处于合理界限之内的设备寿命称为( B )。 教材 P196 A.物质寿命 B.经济寿命 C.技术寿命 D.折旧寿命 5S活动中,对生产与运作现场的各种物品进行彻底的清理,把长期不用和报废的物品全部、干净地清除出去,对有用的东西,按实际需要,摆放好,这种活动称为( A ) 教材 P20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