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内容摘要:

1979年初,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 (图二) 1979 年 3 月,美国违反《中美建交公报》,通过了干涉中国内政的《与台湾关系法》。 1982 年 8 月 17 日,中美两国政府就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 发表联合公报。 美国承诺逐步减少并最终停止售台武器。 1989 年 6 月,美国对中国实行制裁,停止双方高级官员互访,暂停两国间 259 一切军售和商业性武器出口。 1997年 10 月~ 11 月,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图三) 1999 年 5 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 (图四) 2020年 12 月,美国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2020年 10 月,胡锦涛主席会见美国总统布什。 (图五) 观看图片后,教师组织学生在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分组讨论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和原因。 教师在学生讨论中巡 视课堂,了解各组讨论情况,对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个别观点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由各组推出代表发表意见,交流看法。 教师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及时给予必要的归纳、引导和评价。 对不同观点可让学生争论。 教师最后作一简要总结:中美关系一波三折,有合作也有斗争,这说明中美两国既存在一定范围和一定领域的共同利益,如两国经济的互补性,两国同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个国家都面临的反恐怖斗争等,因而进行合作,但两国追求的利益又有所不同,因而又存在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 由此可以看出国家之间之所以会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关系,有很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历史的、地理的等各个方面,在各种因素中,国家利益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此时教师可趁热打铁,多媒体显示 英国前外交大臣帕麦斯顿所阐述的外交原则 “ 我们没有永久的朋友,我们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我们的利益是永恒不变的。 ”这句话至今仍 被许多国家的决策者奉为圭臬, 教师进一步指出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裂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 完成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除了国家利益以外,还有什么因素影响国际关系呢。 现在我国与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在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的时候,可能吗。 这又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 学生分析讨论并发表意见,教师总结,旧中国积贫积弱,国家四分五裂,任人宰割,资本主义列强与清政府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弱国无外交”,这说明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国家力量又称国家实力、综合国力。 它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国家利益、实现国家目 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现在我国 260 与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正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国家力量逐渐增强,国际地位逐步提高,我们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播放背景音乐《走进新时代》,引导学生举出反映共和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的实例,感悟共和国的日益强大,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师总结:这方面的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