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注重创新不断推进高校军事课程建设与改革内容摘要:

“深化拓展”是对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对军训育人功能的开发与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和专项 技能。 军事课程新模式的形成是多年来我校军事教育改革和实践经验的积淀,充分体现了国防教育的方针和《大纲》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理念,实现了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我校军事教育的突破,具有较强的方向性、政策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创新性。 三、坚持创新,扎实推进军事课程建设和实践 ㈠、整合内容,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大纲》和新构建的课程模式,分析课程具体内容的内在联系,总结近几年教学实践的经验,对军事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与模式一致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一是理论课 模块的内容体系,将《大纲》规定的内容按掌握、熟悉、了解三类进行梳理、整合,将我国国防、军事思想、高技术及高技术战争作为重点和主干贯穿课程的始终,形成一个重点突出、主干清楚、层次分明、各课相互联系的系统的整体。 课程内容将《大纲》规定的中国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技术、高技术战争共 8 个课目、 16 项教学内容整合分成中国国防、军事思想、高技术及高技术战争、军事形势与我国周边安全四大部分,较好地使军事理论课集军事知识、国防意识、科技意识、思维开发为一体,既突出重点,又符合认知规律,便于实施教学。 二是军事实践课 的内容体系,主要是军事技能训练,包括 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 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综合训练等内容。 三是巩固养成模块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早操及一日生 4 活秩序训练、内务卫生秩序训练、各种环境的礼节与纪律训练,校纪校规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学生国防爱好者协会活动、国防教育日等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等,四是深化拓展模块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形势讲座、“《孙子兵法》导读”、“《三十六计》研读”、“定向越野”等选修课和射击队、定向运动队、业余电台等课外训练。 (二)创新制度,不断推进军事课课程建设 为保障课程建设的质量,我 们大胆创新,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了质量监控机制为主体的制度体系。 一是积极探索课程建设监控机制。 我们从1986 年开始研究试行了“集中军训量化管理”,并形成了一整套相关的工作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军事课的教学活动,调动了教、管、学三方面的积极性,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教学效果,并获校教学成果三等奖。 1999 年,以国家及有关部委下发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多年积累的经验教训为基础,以其它学科成功的评估制度为范本,结合我校和安徽省高校的具体实际,开展了一般普通高校军事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 同时,学校成立了以分管校长 、书记为正、副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军事教学工作合格评价”的领导小组,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改革试点和总结完善,研制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一般普通高校学生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