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与时俱进命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内容摘要: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使社会主义中国显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不仅提前实现了 “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既定目标, 而且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 在巨大成就面前,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些新变化。 其中,有两个相关的变化尤其必须要看到: “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 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 建国 50 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 2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准和国际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 80 年代中期确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中的前两步已经顺利实现,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我们既要看到我们已经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同时还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和我们的奋斗目标相差很远,只有踏踏实实、埋头苦干, 才能实现第三步奋斗目标。 “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已经和正在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重大转变。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制度的改革, 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 多样化 ” 的社会存在,必然产生相应的 “ 多样化 ” 的社会意识、思想观念等。 如果中国共产党思想上不清醒,工作中不注意,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新趋势新变化向中国 共产党执政提出了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 恩格斯指出:“ 所谓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它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 ” ①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四、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变化的新课题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经过八十年的发展,我们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第 693 页,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领导岗位。 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也提出了新挑战。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一,已经从领导人民为 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