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专题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内容摘要: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国民党改组工作完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②主要内容:民族主义:民族自求解放,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普遍平等的民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扶助农工,耕者有其田。 ③新发展的表现:革命的矛头对准帝国主义和国内违背民主共和的势力;克服了狭隘民族主义观念影响;革命力量,依靠民众。 ④意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⑤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是在新三民主义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是实践新三民主义的正确方法,是新三民 主义的核心。 ⑥地位和作用:是国民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国共合作的政治思想,有力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 产生时期: 二十世纪三十至七十年代) 1.背景: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展开;②国民革命时期,党的主要领导人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中国共产党人面临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方略的历史任务。 2.形成过程:①国民大革命时期:通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分析了中国 社会和阶级状况,提出坚持无产级对民主革命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②十年对峙时期: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以及“工农武装割据”等理论。 ③遵义会议后到抗战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并在军事、政治、经济、统战、等多方面展开,最终系统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和理论水平在全党具有崇高威望,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形成。 “七大”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发展:①解放战争时期: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中国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 义社会转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②过渡时期:从理论和实践上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辟了一条是和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4.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第四专题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相关推荐
用于处理一个国家的内政问题,用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实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创造, 是一个好办法。 邓小平说:“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 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 ” ① 第三,“一国两制”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范例。 当今世界
层面的改革阐发,试说利弊,激发起内心的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学习方法 阅读、分析、评价、鉴赏 教学 时间:二 课时 教学 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背景知识 关于篇名 —— “促织”是什么。 “促织”又名“蛐蛐”、“斗鸡”和“蟋蟀”。 古谚云:“ 蟋蟀鸣,懒妇惊 ”,是说古代妇女一听到蟋蟀的叫声,便知秋日已到,离冬天不远了。 于是抓紧时间纺织,这便是“促织”一名之由来。 蟋蟀在古代有很多名称。
感想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 请说出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比较: 我国科技与发达国家的差 距。 材料一:截止 2020 年,每 10 万人口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我国仅为454 人,而日本为 4909 人,美国为 3676 人,俄罗斯为 3587 人,韩国为 2193 人。 在技术工人中,我国高级技工仅占 %
征是( ) A、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但仍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B、具有落后性,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 C、具有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当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仍停滞于小农经济的水平 3检验社会主义改革成就的标准,归根到底看( ) A、是否能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是否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C、是否有利于增强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D、是否有利于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 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 性质是(
B、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1920 年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党的早期组织,《新青年》作为机关刊物。 李大钊在北京成立党早期组织 —— 组织基础。 ( 2)成立: 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共一大 在上海法租界召开,后转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 3)纲领: A、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B、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 C、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