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不同时代内容摘要:

5日一连向普鲁士科学院提交了四篇论文。 在第一篇 论文中他得到了满足守恒定律的普遍协变的引力场方程,但加了一个不必要的限制。 第三篇论文中,根据新的引力场方程,推算出光线经过太阳表面所发生的偏转是,同时还推算出水星近日点每 100年的进动是 43秒,完满解决了 60多年来天文学的一大难题。 5 1915年 11月 25日的论文《引力的场方程》中,他放弃了对变换群的不必要限制,建立了真正普遍协变的引力场方程,宣告广义相对论作为一种逻辑结构终于完成了。 1916春天,爱因斯坦写了一篇总结性的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同年底,又写了一本普及性的小册子《狭义与广义 相对论浅说》。 1916年 6月,爱因斯坦在研究引力场方程的近似积分时,发现一个力学体系变化时必然发射出以光速传播的引力波,从而提出引力波理论。 1979年,在爱因斯坦逝世 24年后,间接证明了引力波存在。 1917年,爱因斯坦用广义相对论的结果来研究宇宙的时空结构,发表了开创性的论文《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所做的考察》。 论文分析了 “ 宇宙在空间上是无限的 ” 这一传统观念,指出它同 牛顿 引力理论和广义相对论都是不协调的。 他认为,可能的出路是把宇宙看作是一个具有有限空间体积的自身闭合的连续区,以科学论据推论宇宙在空间上是有限无边的,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大胆的创举,使宇宙学摆脱了纯粹猜想的思辨,进入现代科学领域。 漫长艰难的探索 广义相对论建成后,爱因斯坦依然感到不满足,要把广义相对论再加以推广,使它不仅包括引力场,也包括电磁场。 他认为这是相对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统一场论。 1925年以 后,爱因斯坦全力以赴去探索统一场论。 开头几年他非常乐观,以为胜利在望;后来发现困难重重,他认为现有的数学工具不够用; 1928年以后转入纯数学的探索。 他尝试着用各种方法,但都没有取得具有真正物理意义的结果。 1925年~ 1955年这 30年中,除了关于量子力学的完备性问题、引力波以及广义相对论的运动问题以外,爱因斯坦几乎把他全部的科学创造精力都用于统一场论的探索。 1937年,在两个助手合作下,他从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推导出运动方程,进一步揭示了空间 —— 时间、物质、运动之间的统一性,这是广义相 对论的重大发展,也是爱因斯坦在科学创造活动中所取得的最后一个重大成果。 在同一场理论方面,他始终没有成功,他从不气馁,每次都满怀信心底从头开始。 由于他远离了当时物理学研究的主流,独自去进攻当时没有条件解决的难题,因此,同 20年代 的处境相反,他晚年在物理学界非常孤立。 可是他依然无所畏惧,毫不动摇地走他自己所认定的道路,直到临终前一天,他还在病床上准备继续他的统一场理论的数学计算。 最伟大的科学家的风格 爱因斯坦因为在科学上的成就,获得了许多奖状以及名誉博士的授予证书。 如果一般人就会把这些东西高高挂起。 可是爱因斯坦把以上的东西,包括诺贝尔奖奖状一起乱七八糟地 6 放在一个箱子里,看也不看一眼。 英费尔德说他有时觉得爱因斯坦可能连诺贝尔奖是什么意义都不知道。 据说他在得奖的那一天,脸上和平日一样平静,没有显出特别高兴或兴奋。 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在瑞士生活时,过的是穷学生的生活,他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有一碟意大利面条加上一点酱他就感到很满意。 成名后,成为教授以及后来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移民美国,他是有条件过很好的物 质享受的,但是他仍保留像穷学生那样简朴无华的生活。 当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的高等科学研究所工作时,当局给了他相当的高薪 ── 年薪一万六千美元,他却说: “ 这么多钱,是否可以给我少一点。 给我三千美元就够了。 ” 爱因斯坦对自己的衣着也是不注意的,长年披着一件黑色皮上衣,不穿袜子,不结领带,裤子有时既没有绑皮带也没有吊带,他和人在黑板前讨论问题时,一面写黑板,一面要把那像要滑下的裤子用手拉住,这种情形是有些滑稽,而他的头发却留得长长的,不加修饰。 这对当年 “ 贵族学府 ” 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来说是惊异的事,难怪他们要 希望上帝叫他把头发剪掉。 爱因斯坦是很节俭的人,他在计算的纸上是两面都写,而且他把许多寄给他的信的信封裁开,当作计算的草稿纸,不让它们在进了纸篓之前失掉可以再利用的价值。 爱因斯坦在外出时经常坐二、三等车,平时只吃一些简单的食物。 1909年 7月,爱因斯坦应邀到日内瓦,参加隆重的日内瓦大学三百五十周年校庆和纪念建校人加尔文的庆祝活动,并接受日内瓦大学颁发给他的荣誉博士学位。 在庆祝活动的游行中,学校里的显要人物和政府中的大人物,都身穿燕尾服、头戴高礼帽,或者身穿中世纪式的锈金长袍,头戴平顶丝帽, 而爱因斯坦却穿着一套平时上街穿的衣服,戴着一顶草帽。 对这次庆祝活动所举办的盛大宴会,爱因斯坦很不以为然,他对坐在旁边的人说, “ 如果加尔文还活着,他会堆起一大堆柴禾,因为搞这样的铺张浪费的盛宴而把我们全都烧死。 ” 爱因斯坦自己曾说过: “ 安逸和幸福,对我来说从来不是目的。 我称这些伦理基础为猪倌的理想 „„”。 他甚至拒绝自己被安排在上流社会中,而居于与众不同的地位,对社会上对他的特殊照顾感到愤怒。 爱因斯坦是很珍惜时间的人,他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与宴会,他曾讽刺地说: “ 这是把时间喂给动物园。 ” 他集中精神专心的 钻研,他不希望宝贵的时间消耗在无意义的社交谈话上。 他也不想听那些奉承和赞扬的话。 他认为: “ 一个以伟大的创造性观念造福于全世界的人,不需要后人来赞扬。 他的成就本身就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