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技改扩能工程二采区瓦斯综合治理可行性分析报告内容摘要:

子系统。 该系统具有报表、曲线、图形等屏幕显示、打印和绘图、数据存储调用、参数超限报警、控制等多种功能,各分站既能与监控中心汇接,又可独立工作。 系统具有传输故障、设备故障、供∕断电状况和软件运行故障等的自诊断功能,还具有故障闭锁、远程维护功能。 安全监控系统组成 安全监控系统由监控主机、传输接口、地面分站、井下分站、传输电缆、各种传感器等组成。 安全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设在矿办公楼调度室,以便矿领导及有关部门可随时查看全矿的监测、监控实时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当前的各类生产 、工况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本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共设地面分站 2 台,井下分站 3 台。 地面主机: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配有两台监测主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主机的串行接口与地面分站、井下分站进行通讯。 监控主机配有一台激光打印机。 井下分站应采用本质安全型或隔爆兼本质安全型。 要符合爆炸环境电器设备的使用要求,有相应的防爆合格证和产品检验合格证及安全标志。 井下分站电源箱应能自适应 AC127V、 AC660V, AC220V(地面调试用)输入电源电压。 电压波动范围 90~ 110%(地面) 75~ 115%(井下)。 井下装置应具有接收各种标准信号的能力,即: 1~ 5mA、 4~ 20 mA、 1~ 5V、 200~ 1000HZ。 分站要有逻辑判断、数据处理功能和存储功能。 当分站与地面主机脱机时,应能独立工作,并能实现全部原有功能。 恢复正常后,能将存储的数据补充传送到主机。 在满负荷情况下,分站备用电池应能独立供电﹥ 2h。 传输设备选型 中心站至地面分站采用 PUYV31 22 主传输电缆传输,其电缆长度为 2020 米;中心站至井下分站采用 PUYV39 22 井筒电缆传输,其电缆长度为 1500 米;分站至传感器之间采用 PUYV 22 传感器电缆传输,其电缆长度为 3700 米。 所有电缆均为阻燃型。 电缆、电线连接器件应满足其相应使用环境的要求。 监测系统各类传感器布置 (一)、传感器选型及配置 (1)、回采工作面传感器选型及配置 矿井二采区以一个工作面达到设计能力。 1)瓦斯传感器:本矿按高突煤矿井进行管理,在回采工作面回风侧布置二个高低浓度瓦斯传感器 T1 及 T2。 回采工作面传感器按下图设置: T1 靠近上隅角回风顺槽内小于 10m 处, T2 距回风上山约 10~ 15m。 报警浓度: T1 为 % CH4, T2 为 % CH4; 断电浓 度: T1 为 % CH4, T2 为 % CH4; 断电范围: T1— 工作面及回风巷道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T2— 回风巷道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2)其它传感器:在回采工作面运输巷皮带机尾设烟雾传感器。 在回采工作面回风巷,设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以及风速传感器。 (2)、掘进工作面传感器选型及配置 矿井达产时二采区配备二个掘进头,掘进头传感器类型及配置如下: 1)瓦斯传感器 在每个掘进工作面有布置 2个高低浓度组合式瓦斯传感器 T1及 T2传感器应按下图设置: T1 靠近掘进头,其间距不大 于 5m, T2 为掘进头回风流靠近回风上山约 10~ 15m。 报警浓度: T1 为 % CH4, T2 为 % CH4; 断电浓度: T1 为 % CH4, T2 为 % CH4; 复电范围: T T2 均为 % CH4。 断电范围: T1— 工作面及回风巷道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T2— 回风巷道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2)其它传感器 局部通风机开停传感器每个掘进面一台,开停传感器设在局部通风机启动开关的位置。 (3)、其它地点传感器选型及配置 1)风井:在回风斜井测风站处徽墨风速传感器,瓦斯传感器各一台。 传感器 应安装在巷道前后 10m 内无分支风流,无拐弯,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测风断面的地点。 当风速低于或超过设计风速值的 20%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当回风巷道中瓦斯浓度超过 %时,发出声光报警。 风井人行道安装风门开闭传感器一台。 2)在副斜井山部和下部测风站处各安装风速传感器一台。 在运输上山下部安装烟雾传感器一台。 3)地面主通风机房 主通风机房设置有通风机开停传感器 2 台,负压传感器一台,通风机开停传感器安装在通风机控制开关上,负压传感器安装在通风机引风道处。 4)联络巷风门,回风上山下段调节风门,轨道上山绞车巷 风门,两掘进巷调节风门等井下各处风门各安装风门开闭传感器一台。 5)在瓦斯抽放泵房安装瓦斯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备开停及负压传感器各一台。 (4)、传感器必须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 300mm,距 巷道侧壁不小于 200mm。 本矿传感器配置编号、功能及配置地点表 序号 配置地点 传感器 序号 配置地点 传感器 1 主要通风机 开停 20 运输上山下部 烟雾 2 主要通风机 开停 21 排水巷调节风门 开闭 3 引风道内 压差 22 掘进(一)工作面 瓦斯 4 风井测风站 瓦斯 23 掘进(二)工作面 瓦斯 5 风井测风站 风速 24 掘进(一)回风巷 瓦斯 6 安全出口人行风门 开闭 25 掘进(二)回风巷 瓦斯 7 回采工作面上出口 瓦斯 26 掘进面(一)局部通风机 开停 8 采面回风巷口 瓦斯 27 掘进面(二)局部通风机 开停 9 采面回风巷口 温度 28 掘进面(一)巷道调节风门 开闭 10 采面回风巷口 风速 29 掘进面(二)巷道调节风门 开闭 11 采面回风巷口 一氧化碳 30 掘进面(一)电源 馈电 12 回采工作面机巷 烟雾 31 掘进面(二)电源 馈电 13 采面回风巷电源 馈电 32 瓦斯抽放泵负压 负压 14 采面机巷口风门 开闭 33 抽放瓦斯流量 流量 15 轨道上山顶部风门 开闭 34 抽放瓦斯浓度 瓦斯 16 副斜井上部测风站 风速 35 抽放泵房内瓦斯 瓦斯 17 副斜井下部测风站 风速 36 抽放泵设备开停 开停 18 主斜井皮带机 开停 37 抽放泵温度 温度 19 回风上山下部调节风门 开闭 (二)、各监测分站监测情况: 各分站点监测地点及监测内容表 分站 分站设置 地点 监测 点数 监测点 分布 模拟量(个 ) 开关量(个) 瓦斯 风速 负压 烟雾 一氧 化碳 温度 小计 风门 水仓 馈电 流量 设备 小计 分站 F1(大型) 风井通风机机房内 6 16 1 1 1 3 1 2 3 分站 F2(大型) 井下 9 715 2 1 1 1 1 6 2 1 3 分站 F3(大型) 井下 6 1621 2 1 3 2 1 3 分站 F4(大型) 井下 10 2231 4 4 2 2 2 6 分站 F5(大型) 抽放泵房 6 3037 2 1 1 4 1 1 2 合计 37 9 4 2 2 1 2 20 7 3 1 6 17 井上下各类传感器的装备量 根据矿井各监测点及监测内容表,确定矿井所需的传感器种类和数量。 同时根据各传感器在运行期间的故障,考虑一定的备用量,各传感器的备用系数为: 瓦斯传感器: 35%;负压传感器: 25%;其它模拟传感器: 20%;开关类传感器: 20%;控制类传感器: 20%。 矿井传感器装备量、备用量、装备总量详见下表。 表 831 矿井井上、下各类传感器装备量 序号 传感器名称 型号及规格 装 备量 备用量 装备总量 备注 1 高低浓度瓦斯传感器 KG9701 9 4 13 其中高浓度 3 台 2 风速传感器 CW1 4 1 5 3 负压传感器 KG9501B 2 1 3 4 设备开停传感器 KTC90 6 2 8 5 风门开关传感器 KG921 7 2 9 6 烟雾传感器 2 1 3 7 一氧化碳传感器 KG9201 1 1 2 8 温度传感器 KG9301 B 2 1 3 9 馈电传感器 3 1 4 10 流量传感器 1 1 2 合计 37 15 52 本矿 KJ90 型综合监控系统设备表 五、井下安全防护措施 在井下建立临时避难硐室与压风自救系统,下井人员配带隔离式自救器等安全防护措施。 井下临时避难硐室与压风自救系统的施工设计,在工程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按《贵州省普安县 某煤矿 安全专篇》的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专门设计。 井下临时避难硐室的要求: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地面设备配置 1 监控主机 台 2 备用 1 2 数据传输接口 KJ9010 台 1 3 网络集线器 10∕100M 台 1 4 网络中继器 10∕100M 台 1 5 UPS 电源 STK1KV∕2H 台 1 6 主系统软件 KJ90 台 1 7 打印机 台 1 8 避雷器 台 2 备用 1 二 井下设备配置 1 监测分站 KFD2 台 6 备用 1 2 高低浓度设备开停传感器 KG9001B 台 13 备用 4 3 设备开停传感器 KTC90 台 8 备用 2 4 风速传感器 CWI 台 5 备用 1 5 风门开关传感器 KG921 台 9 备用 2 6 负压传感器 KG9501B 台 3 备用 1 7 烟雾传感器 台 3 备用 1 8 一氧化碳传感器 KG9201 台 2 备用 1 9 温度传感器 KG9301B 台 3 备用 1 10 断电器 KDD1 台 5 备用 2 11 流量传感器 台 2 备用 1 12 馈电传感器 台 4 备用 1 13 信号电缆 PUYVRt14 Km 14 接线盒 三通型 K3 个 80 三通型 K2 个 100 (1)避难所设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和放炮员操纵放炮的地点,避难所的数量及其距采掘工作面的距离,应根 据具体条件确定。 (2)避难所必须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室内净高不得低于 2m,长度和宽度根据同时避难的最多人数确定,但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少于 ㎡。 避难所内支护必须保持良好,并设有与矿调度室直通的电话。 (3)避难所必须设有供给空气的设施,每人供风量不得少于。 如果用压缩空气供风时,必须有减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呼吸嘴。 井下压风自救系统的要求: (1)压风自救系统安设在井下压缩空气管路上,并确保不间断的供风。 (2)压风自救系统应设置在距采掘工作面 25~ 40m 的巷道内、放炮地点、撤离人员所在位置 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 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每隔 50m 设置一组压风自救系统。 (3)每组压风自救系统一般供 5~ 8 人用,压缩空气供给量,每人不得少于。 第四章 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的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的投资估算:详见附表 二、资金筹措:向上级政府申请煤矿安全专项技改项目建设基金补助 100 万元,其余部份由矿自筹资金解决。 第五章 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的评价 一、社会效益 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矿井瓦斯进行综合治理,可以有效地消除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降低矿井采掘工 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减轻矿井的通风负担,为矿井的正常生产提供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避免矿井瓦斯灾害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对矿区的社会稳定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企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矿井瓦斯进行综合治理,可以有效地消除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降低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变被动预防矿井瓦斯事故为主动治理瓦斯矿井瓦斯,使矿井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经营计划安排矿井的正常采掘作业,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避免矿井因以风定产,无法达到矿井设计生产能力;进行矿井瓦斯抽放,消除矿井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降低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减轻矿井的通风负担,使矿井的通风巷道可以按合理的巷道断面进行设计、施工,避免因满足通风需要而增大巷道断面,增加矿井的建设投入;进行矿井瓦斯抽放,消除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降低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减轻矿井的通风负担,选择矿井合理的通风设备,可以降低矿井通风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某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承办单位情况 (一)、承办单位名称 东莞市康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二)、单位地址 东莞市东莞大道。 (三 )、承办单位概况 东莞市康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以致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