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爆破器材工厂事故案例内容摘要:
5 分全部进入生产岗位开始工作。 8时 30 分, 21 号、 23 号、 29 号、 31 号、33 号、 35 号六个卡口间各约有雷管 500 发, 25 号卡口间有雷管 600发, 27 号卡口 间有雷管 400 发, 28 号传送室已无雷管, 26 号传送室有雷管 3200 发。 此时, 26 号传送室操作室操作工盛 XX(女),利用传递之间的一点空隙,侧身坐在 26 号传送室工作台边写票时,发生了爆炸事故。 25 号、 26 号、 27 号、 29 号四个工作间的雷管全部爆炸。 工人龙 XX 和盛 XX 被炸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另有 2 名女工受重伤, 1 人轻伤。 原因分析: 起爆原因是工人盛 XX 传送完部分成品后,又将1200 发未卡口半成品分装在三个提箱内,并放在 26 号传送室门边墙脚下,另外工作台还有 2020 发已卡好的半成品,并利用传递空隙,架起 二郎腿侧身坐在钢质镀铬椅上填写传票,不慎身体失去平衡摔倒 21 踢翻了墙脚的小提箱,因碰撞、摩擦而爆炸,接着造成其他工作间雷管殉爆。 事故扩大的原因:一是超量。 按规定 26 号传送间只能存量 1200 发,而事故发生时该室存量达 3200 发,其它各卡口间规定量为 300 发,由于交接过程衔接不好,实际上也都不同程度超量;二是工艺布局不合理。 本来雷管装配线上已另有周转库,而设计上又将2 28 号(卡口间对面)工作间安排作暂存室用,不合理;另外走廊内摆有部分装配用的药头,形成了殉爆的条件;三是 26 号室外防爆墙距工作间相近( 500MM)导致冲击波回射,加剧了爆炸威力扩大;四是工房屋顶天棚木板上盖有油毛毡和木粉,爆炸后燃烧。 事故教训防范措施: 建立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检查制度,杜绝超量事件的发生。 改变不合理的工艺流程。 取消 2 28 号传递间,并取消提盒传送而采用板条直接传送,从工艺上消除超量的产生,同时缩小殉爆的可能性。 完善工房结构,将 2 号房顶棚的油毛毡和木粉全部更换为珍珠岩粉,并在天棚下面用皮纸密封,防止珍珠岩粉掉下造成隐患。 增大抗爆设施的强度,调整泄爆的方向。 将所有的有机玻璃防护板全 部换为钢板防护,将所有的安全箱进行改造,由原来的 8MM改为 10MM~12MM,并加强安全箍的焊接工艺,同时调整好安全箱开口的泄爆方向与大地紧固连接,严防安全箱飞起伤人。 将工房内的电缆全部改换为难燃性的电缆,以利于事故时的 22 抢救。 装 DDNP 工序由直接人工倒药改为隔离倒药,并在工房外建造抗爆小院。 为防止卡口时万一发生爆炸而引起工作台上的雷管殉爆,引燃装配用的药头,对药头和存放雷管部位采取隔离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扩大,减小事故损失。 十六、毫秒雷管 3 号成品卡口室发生爆炸 事故 发生时间: 1987 年 1 月 6 日 事故发生地点:毫秒雷管 3 号成品卡口作业室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重伤一人 事故概括: 1987 年 1 月 6 日 10 时 06 分左右,毫秒雷管车间 3号成品卡口室,操作者王 XX 左手拿雷管进行卡口作业中发生局部爆炸。 当场左手从腕骨处炸掉,右手腕骨附近被残渣擦破局部皮肤,造成重伤。 其它设备均无损坏。 原因分析:此次爆炸原因是,操作者在卡口过程中,雷管盒内只剩半盒雷管歪倒,操作者将盒歪放的同时,雷管流入作业台上,与此同时,由于卡口 摆动引燃球摩擦引燃,喷出的火焰射入手中雷管铅芯处引爆 14 发,成品雷管击穿 1 发,其余盒内雷管由于手的阻力,没有传爆,而被冲击波推到地面上。 23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对有爆炸危险的工位都要采取隔离措施,提高本质安全程度。 如:操作手动处,卡口后的成品雷管设防爆箱,成品打靶装盒设隔离装置实现隔离操作。 打靶试验,由原来的 20 发,试改为 10 发,减小卡口过程中引燃球摆动次数。 原护胸板是有机玻璃制作的,强度不够,应改用铅包铁板制作,观察口安装有机玻璃。 完善导静电设施,对于引燃球架要 用不易产生静电的材质制作。 加强引燃球的检查,严格禁止引燃球相互粘联,涂漆要均匀。 十七、取放 1 号点火药发生爆燃 事故发生时间: 1988 年 2 月 15 日 4 时 06 分 事故发生地点:延期体暂存间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死亡 1 人,轻伤 1 人 事故概况: 2 月 25 日,春节后第一天组织非电延期雷管的延期体生产。 下午上班后,负责验药的“调药小组”,先压制出生产施工试验样品,派人送往厂试验站,随后组长与一名女工同往制药车间提取生产需用的 1 号点火药。 14 时 左右,组长和一名女工各提 1 箱药(每箱 7 盒,约 3KG)同时进入生产工房,女工将其中一箱提入装 24 药室,药盒放入壁窗内;组长将另一箱提入了延期体暂存间内。 该延期体暂存间设在生产工房前部的非作业区,用于暂存每日生产的延期体。 但因日产量不大,有时生产的延期体不经暂存就直接送去组装,故暂存间实际利用率很低,由于管理松驰,该暂存间又相继放入了延期药铅粉、电发火体及废模具、竹梯等杂物,环境相当混乱。 组长在暂存间内把药盒从药箱中取出放到木货架上,当已取了 3盒时,听到走廊内电话铃声,于是就暂停取放而去接电话。 当他接完电话边喊人边 向生产工房去时,见女工手提空药箱从生产工房走出,并转身进入暂存间,时间不长暂存间内即发生了燃爆,组长摔到在地,紧接着又是几声巨响,组长急忙由生产工房爬出。 左耳受震,右脚骨折,待抢救人员赶到现场时,见女工全身着火趴倒在暂存间对面西房门下的走廊内,全身烧伤 95%(Ⅲ 0 烧伤 %,Ⅱ 0 烧伤 %)。 右耳和鼻腔脑脊液外溢,重度呼吸道烧伤,颅骨骨折,严重休克,住院抢救治疗 25 天,终因伤势过重,于 1988 年 3 月 21 日死亡。 爆燃时,混存于延期体暂存间内的延期药(约 20KG)、点火药(约 4KG)、铅粉(约3KG)、 电发火件(约 300 发)、延期体(约 2020 发)以及木货架、工作台、竹梯等全部烧毁、门窗烧坏,窗玻璃破碎后飞落在 35M 以内的空地上。 原因分析: 1 号点火药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铅和硼粉,试验数据表明,其干剂的摩擦感度和静电火花感度很高,运送、贮存和使用中处理不当很容易发生燃爆。 女工单人在暂存间造成药剂爆燃的原因,分析可 25 能性有: 1)女工脚穿带铁掌的棉皮鞋,替组长从药箱向外取剩余的几盒药时,药剂洒落在水磨石地板上(药盒倾倒或掉在地上)身体移动时踏响点火药。 2)女工从里倒外身穿化纤服装(的确良衬衣 、人造毛绵裤)人身静电积累严重,拿取药盒时产生静电火花,引燃点火药。 在“文革”期间的非电延期雷管生产定型,只注意考察产品的性能,对新研制的 1号点火药未作全面性能测试,造成生产工人乃至技术人员对 1号点火药的危险性认识心中无数,错误地把 1 号点火药等同于一般延期药对待,运送、贮存、使用均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生产管理混乱,安全要求不严,原工艺布置中的延期体暂存间混入延期药、铅粉及电发火件等。 甚至放入感度极高的 1 号点火药,导致了燃爆事故并扩大蔓延,工作时,职工不按规定穿用工作服、工作鞋,听之任 之,导致燃爆事故并加重了人员烧伤程度,最终导致死亡。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火工新品研制过程中,除对产品性能要进行严格考查外,要特别对新药的性能考察,以便在生产、运送、贮存及使用中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全面测试 1 号点火药的性能参数,掌握其爆燃危险特性,在此基础上,调整生产工艺布置 ,安排专门的点火药暂存间,延期体暂存间,并严格管理,修订工艺规程,点火药运送、贮存、使用均制定 26 相应的安全措施,向生产人员讲清 1号点火药的危险程度,提高对其危险性的认识,严格按规定使用 1 号点火药。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杜绝多人同行运药和超量提运现象,防止多品种危险品同库混存现象发生。 教育职工按规定使用劳动护具,杜绝穿用化纤服装及带钉子皮鞋从事火工作业的违章行为。 十八、运送废火工品途中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 1988 年 3 月 5 日 10 时 35 分 故发生地事点:距销毁场 300 米的道路上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死亡 2 人,轻伤 4 人 事故概况: 3 月 5日上午,厂技安处专职销毁工甲乙两人,从各火工生产车间、研究所收集火工危险品,前后共收集 到雷管 4582 发,延期体 469 发,炸药 5KG,点火药 ,延期药 ,毫秒药粉末 15~20KG,电引火药头 300 个,发射药 10G,还有一些沾有起爆药的废药棉、药纸等,混装在四个木箱和三个塑料袋内,放在一辆手推车上。 销毁工甲乙两人推车行至距销毁场 300M 处的路上,手推车上的废火工危险品突然发生了爆炸,两名销毁工人当场死亡,距爆炸点 40M 以内的房屋窗玻璃大部分破碎, 11 人被散落的玻璃划伤,其中 4 人轻伤被送往医院治疗。 27 原因分析: 通往本厂销毁场的道路为普通的土石小路,路面凹凸不平,并有高出 路面的石块,在爆炸点处还是一段下坡路。 手推车在路面上严重颠簸、摇动,使车上的废火工品受到强力摩擦作用 ,其中感度较高的起爆药 ,电引火药头及点火药会首先发火,进而引起全车废危险品发生爆炸。 严重违反火工危险品贮运安全规定,十余种性质不同的燃爆危险品混装、混运。 违反厂安全规定,不按规定时间收集和销毁废火工品,未执行“爆炸性废品只能人工担运”的规定,致使运输量过多,扩大了事故损失。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修善工厂通往销毁场的道路,并保持其情况良好、畅通。 教育废火工危险品的销毁人员,正确认 识火工危险物品的特殊危险性,严格执行废火工危险物品的管理、销毁规定和工厂具体管理制度: 1)按规定时间或实有数量及时收集废火工危险品,防止积存过多后再集中销毁。 2)根据废火工危险物品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整理、钝化和合理包装后再运送。 3)按废火工危险品的性质、特征分类运送,性质相抵的不能混装、混运。 4)废火工危险物品的运送方式严格遵守工厂根据具体条件确定的方式,操作者不得私自改变。 28 十九、销毁雷管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 1988 年 3 月 24 日 事故发生地点:试炮场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放炮 伤 亡 人 数:死亡 1 人 事故概况: 1985 年 3 月 24 日,检验员邹 XX 上白班, 8 时 ~11时左右在一车间下线检查炸药半成品和成品质量, 11 时 30 分左右去生产厂食堂吃完饭后,又去厂检验员宫 XX 家询问本月 23 日的炸药质量情况,约 2MIN 后,骑自行车携带装有爆炸物的旅行袋去厂试炮场。 11 时 50 分左右试炮场响第三炮时,站在离试炮场 250M 左右了望台上的邱 XX 发现试炮场有衣状物被爆炸冲击波抛入空中,以为是试炮员用一件破棉衣盖着试炮的,炮响 5MIN 后邱见试炮场内仍无人员 走动,估计出了问题,马上跑到试炮场观看,发现邹被炸得血肉模糊,侧卧于试炮场右侧围墙边。 12 时 15 分厂领导及有关人员赶到现场,发现邹已经死亡,无抢救余地。 在事故现场堪察中发现,爆炸点呈较规则的黑色圆柱形坑,深 430MM,直径 650MM,周围 5M~7M处有服装碎片,死者尸体位于爆炸点的西方,距爆炸中心 ,其头面部左侧炸裂口长约 100MM,宽约 20~30MM,左右手腕骨以下被炸飞无遗,阴部炸伤,双小腿处成粉碎性骨折 .试炮场无炸药及检测工具 ,其进口处左侧检验员操作房内有黄色旅行袋一个,内装有 XX化工厂 1978 年 12月底以前生产的工业 8 号纸雷管 1300 发 ,另有 5 发 29 系 XX 机械厂生产的产品(工厂购进试炮用雷管),地上有 13 根被剪的导火索,最长的 180MM,最短的 128MM,试炮场入口路面右侧草丛中丢有工厂 1978 年 12 月生产的工业 8 号纸雷管包装盒一个。 原因分析: 死者生前群众关系一直不错,无拌嘴吵架、结仇的现象;个人无任何思想矛盾和不顺心的事,故自杀和他杀可以排除。 邹进入现场放了三炮,前两炮究竟是在试炸药还是雷管,因无第二者无法查清,但从现场的遗物和出事的爆炸现场外观来看,完全可以确定是第 三炮(即出事的这一炮),不是试验炸药,而是在引爆雷管,而雷管的数量至少在 475 发以上。 从遗留下的导火索(最短的只有 128MM,而规定试炮导火索的长度最短不小于 200MM)来看,虽属严重违章行为,但根据导火索的燃速 ,可燃烧 14~15S,人最少可以跑出 16M以后才能爆炸。 其飞散物虽可造成人身伤亡,但不会将尸体抛向空中,故这种可能性不存在,况且 16M 远已经到了试炮场外的安全区了。 所以。民用爆破器材工厂事故案例
相关推荐
. 单价 = 直接费 综合系数,综合系数取1 . 3 4 2. 土的级别调整时,单价须调整,调整系数为: Ⅰ 、 Ⅱ 类土 0 . 9 1 , Ⅳ 类土 1 . 0 9 有小数点的,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备注: 本题练习水利工程概(估)算编制和单价调整原则。 重点: 1. 工程单价组成和计算步骤; 2. 综合系数的计算公式及其内涵,采用综合系数计算单价的基数 (直接费 ); 3.
二氯丁二烯 乙醛 特种胶 洗胶 丁烯醛 膜分离 氯丁橡胶 碳氢相 合成氯丁二烯 回收氯丁二烯 资源消耗减量化 单体生产工艺改造 氯丁胶乳脱气 乙烯基乙炔 废热锅炉 焚烧 氯丁二烯 废热锅炉 纳米碳酸钙 电石炉 CO2回收 预热锅炉上水 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长化公司对氯丁橡胶生产实施循环经济改造很有必要。 首先,可借改造契机,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 减量化 、 再利用、
第 11 页 【三 项目调研分析】 项目资源调查分析 地理位置及交通 本案地块位于桥口体育馆路车站旁,临解放大道。 体育馆路车站有 30 余条公交车经过,距离汉口火车站约 15 分钟车程,距离天河国际机场约 30 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 捷 . 商务办公环境 项目周边范围配套资源较为丰富,商务办公环境比较成熟。 ※ 武广商圈、 CBD 中央商务区及江汉一桥周边规划 SOHO 商务居住区
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 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 二人每进见,上辄为之起,去则临轩送之。 及李林甫 为相,虽宠任过于姚、宋,然礼遇殊卑薄矣。 紫微舍人高仲舒博通典籍,齐浣练习时务,姚、宋每坐二人以质所疑,既而叹曰:“欲知古,问高君,欲知今,问齐君,可以无阙政矣。 ” 姚崇和宋相继为相,姚崇擅长随机应变以圆满地完成任务
.......................................................... 80 V 设备的选型 ...................................................................................................... 80 供电线路事故及防治措施 ...........
区的部分 设施 建设,相关配套设施和其他景区和民族村寨基础设施仍然得不到建设和完善,特别是旅游交通 滞后 ,游客 到 达景区和民族村寨较难,这 使 榕江县实现旅游大发展的目标存在很大 困难。 旅游产品开发不足。 榕江县 虽 被列为全国十佳旅游精品线路,但县内 许多景点尚未开发 ,未能纳入省内外旅行社的重点线路乃至常规旅游线路进行销售和推广。 旅游市场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虽大,但没有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