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安全法律知识考试复习资料内容摘要:

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中的 24条规定;掌握从业人员的 5项权利、 4项义务;掌握目前安全监管体制、监管权限;掌握 政府及高危行业有关单位应急救援规定、事故处理原则;掌握安全生产法律责任主体、责任种类、处罚机关。 第一节 总则(对应教材第 1 节) 一、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单选题)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二、安全生产法的适用范围: :自 2020年 11月 1日起施行。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 ,适用本法;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 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多选题) 思考题 《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是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答疑编号 50533802020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固定叫法。 本教材涉及的有:《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特别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 参见教材 P26。 思考题 以下诸项中属于安全生产法调整范围的是( )。 ; ; ; ;。 [答疑编号 505338020202] 『正确答案』 BCDE 『答案解析』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排除 A,参见教材 P26P27。 思考题 以下诸项中不属于安全生产法调整范围的是( )。 ; ; ;。 [答疑编号 50533802020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26P27。 第二节 安全生产法的基本规定 一、安全生产 管理的方针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从五六十年代的 “ 安全第一 ” ,到七十年代之后的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所谓 “ 安全第一 ” ,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生产过经营活动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实行 “ 安全优先 ” 的原则。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生产的其他目标。 所谓 “ 预防为主 ” ,就是按照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思想,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千方百计预防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 在萌芽状态。 具体体现为 “ 六先 ” : ; ; ; ; ;。 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本法第 4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 本法第 5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地位:第一责 任人 职责: 6项(见下一节) 四、工会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权利 本法第 7条: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第 52条(本条在 “ 从业人员权利与义务 ” 中列出): 第一款: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第二款: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 提出解决的建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作出处理。 第三款: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工会法》第 25条的规定, “ 工会有权对企业、事业单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进行调查,有关单位应当予以协助。 ” 第 26条规定: “ 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 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 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 ” 五、各级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职责 本法第 8条: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六、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与专项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 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详见第五节) 本法第 9条: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 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七、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规定 (一)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性质及特征 特征: (二)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本法第 12条: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 第 19条: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从业人员在 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第一次确立了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 八、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 本法第 13条 :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一)事故责任主体 涉及安全生产违法的责任主体有: ; ; ; ;。 (返回) (二)法律责任形式 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 九、安全生产标准 本法第 10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依法及时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者行 业标准,并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适时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单选、多选) 十、安全生产教育 本法第 11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十一、安全生产科技进步 本法第 14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十二、安全生产奖励 本法第 15条:国家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 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三节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 本节重点 ) 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举例) 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 6个职责, 重点 ) (专款专用) 、检查本单位 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多选) 三、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的规定 第十八条关于 “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 ” 的规定,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进行安全投入以及安全投入的标准。 第八十条规定,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给予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的处罚;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 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 2万元以上 2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比美国) 思考题 ( )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答疑编号 50533802020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安全生产法 16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 )。 、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答疑编号 50533802020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验收评价等工作一般由技术负责人负责。 参见教材 P42P43。 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答疑编号 50533802020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先排除 D。 董事长、法人代表、投资人等可能掌控多家生产经营单位,把主要的安全生产职责落到他们身上不合适。 主要负责人的形式很多,对生产经营单位 负全面责任。 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这个人,就是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 参见教材 P42。 四、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置 (多选 /单选题) 、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均为高危行业),应设置管理机构或配备 专职 管理人员。 300人的,应设置管理机构或配备 专职 管理人员。 300人以下的,应配备专或兼职的管理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思考题 下述 4个企业,哪一个的做法不符合安全生产 法的要求( ) ,员工 332人,配备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员工 298人,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员工 52人,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员工 22人,配备了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答疑编号 50533802020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45。 五、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资格的规定 一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二是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三是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 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六、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的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详见 2020年 3月 1日起施行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思考题 下述(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需要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300人以上的铸造厂 [答疑编号 50533802020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45。 七、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和资格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规定: “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三十九条: “ 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 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 两个法律文件前者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没有具体规定,后者规定的范围比较窄。 事实上,随着生产经营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作业工种和技术要求的不断变化,原来的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已经不适应形势需要,需要重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