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s24∶9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内容摘要:

过程中,操作 者应采用测厚针检测涂层厚度,直到符合设计规定的厚度,方可停止喷涂。 第 条 喷涂后的涂层,应剔除乳突,确保均匀平整。 第 条 当防火涂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喷: 一、涂层干燥固化不好,粘结不牢或粉化、空鼓、脱落时。 二、钢结构的接头、转角处的涂层有明显凹陷时。 三、涂层表面有浮浆或裂缝宽度大于 时。 四、涂层厚度小于设计规定厚度的 85%时,或涂层厚度虽大于设计规定厚度的 85%,但未达到规定厚度的涂层之连续面积的长度超过 1m 时。 第四章 工程验收 第 条 钢结构防火保护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组织包括消防监督部门在内的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第 条 竣工验收时,检测项目与方法如下: 一、用目视法检测涂料品种与颜色,与选用的样品相对比。 二、用目视法检测涂层颜色及漏涂和裂缝情况,用 ~ 1kg榔头轻击涂层检测其强度等,用 1m 直尺检测涂层平整度。 三、按本规范附录四的规定检测涂层厚度。 第 条 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层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涂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二、无漏涂、脱粉、明显裂缝等。 如有个别裂缝,其宽 度不大于。 三、涂层与钢基材之间和各涂层之间,应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等情况。 四、颜色与外观符合设计规定,轮廓清晰,接槎平整。 第 条 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层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涂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如厚度低于原订标准,但必须大于原订标准的 85%,且厚度不足部位的连续面积的长度不大于 1m,并在 5m 范围内不再出现类似情况。 二、涂层应完全闭合,不应露底、漏涂。 三、涂层不宜出现裂缝。 如有个别裂缝,其宽度不应大于 1mm。 四、涂层与钢基材之间和各涂层之间,应粘结牢 固,无空鼓、脱层和松散等情况。 五、涂层表面应无乳突。 有外观要求的部位,母线不直度和失圆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8mm。 第 条 验收钢结构防火工程时,施工单位应具备下列文件: 一、国家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对所用产品的耐火极限和理化力学性能检测报告。 二、大中型工程中对所用产品抽检的粘结强度、抗压强度等检测报告。 三、工程中所使用的产品的合格证。 四、施工过程中,现场检查记录和重大问题处理意见与结果。 五、工程变更记录和材料代用通知单。 六、隐蔽工程中间验收记录。 七、工程 竣工后的现场记录。 附录一 名词解释 名 词 说 明 钢结构防火涂料 施涂于建筑物和构筑物钢结构构件表面,能形成耐火隔热保护层,以提高钢 结构耐火极限的涂料。 按其涂层厚度及性能特点可分为薄涂型和厚涂型两类 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B 类 ) 涂层厚度一般为 2~ 7mm,有一定装饰效果,高温时膨胀增厚, 耐火隔热,耐火极限可达 ~。 又称为钢结构膨胀防火涂料。 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H 类 ) 涂层厚度一般为 8~ 50mm,呈粒状面,密度较小热导率低, 耐火极限 可达 ~。 又称为钢结构防火隔热涂料 裸露钢结构 建筑物或构筑物竣工后仍然露明的钢结构,如体育场馆、工业厂房等的钢结构 隐蔽钢结构 建筑物或构筑物竣工后,已经被围护、装修材料遮蔽、隔离的 钢结构,如影剧院、百货楼、礼堂、办公大厦、宾馆等的钢结构 露天钢结构 建筑物或构筑物竣工后,极露置于大气中,无屋盖防雨防风的钢结构, 如石油化工厂、石油钻井平台、液化石油汽贮罐支柱钢结构等 附录二 钢结构防火涂料试验方法 一、钢结构防火涂料耐火极限试验方法: 将待测涂料按 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施工工艺施涂于标准钢构件 (例如 I36b 或 I40a 工字钢)上,采用国家标准《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GB9978- 88),试件平放在卧式炉上,燃烧时三面受火。 试件支点内外非受火部分的长度不应超过 600mm。 按设计荷载加压,进行耐火试验,测定某一防火涂层厚度保护下的钢构件的耐火极限,单位为 h。 二、钢结构防火涂料粘结强度试验方法: 参照《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 (GB9153— 88) 条粘结强度试验进行。 :将待测涂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