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27线定南绕城一级公路改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根据项目所需的人工及各分项工程量 ,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 ,对各分项工程的实施进行具体的时间安排。 参考已建同类公路的经验 ,本项目的施工工期为二十四个月。 、经济评价 本项目经济评价包括经济评价和敏感性分析 ,推荐方案评价结果各项指标见表 1 17。 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主要指标 表 16 静态 折现率 8% 内部收益率 EIRR % 回收期 N (年 ) 净现值 ENPV 万元 回收期 N 年 效益费用比 EBCR 净现值 ENPV 万元 从表中可知该项目建成后 ,当折现率为 8%,效益费用比大于 1,内部效益率大于 8%,在使用期内能收回投资 ,说明本项目效益好。 本工程项目是可行的。 经济敏感性分析 经济敏感性分析主要指标表 (当投资增加 20%,同时效益减少 20%) 表 17 静态 折现率 8% 内部收益率 EIRR % 回收期 N (年 ) 净现值 ENPV 万元 回收期 N 年 效益费用比 EBCR 净现值 ENPV 万元 对本项目的经济敏感性分析 ,按工程投资增加 20%,效益减少 20%,同时发生的情况下 ,当折现率为 8%时 ,效益费用比为 ,内部收益率为 %,回收期为 年 ,说明本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拟建公路的建设 ,给非道路直接使用者也带来了较多的利益 ,如 :有利于土地增值、 促进旅游开发等。 经综合分析后认为本项目是可行的。 本项目实施后 ,改善了定南县城区进出高速公路的交通条件和提高了通过 S327 省道过境的通行效率 ,加强了地方公路、国省道、高速公路之间的快速连接 ,为定南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县城总体规划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 本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土地利用、工程环境、节能及社会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评价 本项目为一级公路 ,路线全长 ,总用地为 1741亩折算为 公顷 ,占用土地面积为 公顷 /公里。 采用表 92 中一级公路 用地标准进行评价 ,本项目用地小于山岭重丘区一级公路用地中值 ( 公顷 /公里 )标准 ,符合《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建标【 1999】 278 号 )中规定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要求 ,因此本项目设计的用地规模是合理的。 工程环境影响 工程建设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 1)本项目的实施 ,可能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河湖水网的体系结构。 2)路线及弃土场将占用农田、旱地等。 3)项目的实施将对原有的水利排灌体系产生一定影响。 4)建设时期 ,对土体产生扰动 ,对地下水的流动将产生一定的 影响。 5)环境空气质量 :汽车的尾气污染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本项目的实施 ,将不可避免地增加路线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的程度。 6)运营期间还会带来扬尘污染 ,降低空气的能见度 ,污染水源 ,但影响范围较小。 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但通过精心设计 ,在路线选择、路基防护、弃方及水土保持等方面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施工时做好对施工场地的管理 ,可将项目带来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节能评价 建设期的能源消耗是一次性投入 ,主要是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 ,存在着对能源的直接消耗。 运 用先进设施、施工手段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公路设计、建设期节能的有效途径。 本报告节能评价期与经济评价期相同 ,即项目建成后 20年。 通过计算 ,本项目建成通车至评价末年共可节约燃油 54586 吨 ,换算为标准煤为 77982 吨 ,节能效益比较可观。 社会评价 项目建设对社会及沿线居民的影响可以通过设计、施工、运营管理阶段的各种方法来缓解、消除。 项目的引进将极大的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改善地区投资环境、扩大基础设施的共享效益、提高沿线居民生活质量。 因此 ,从社会评价的角度来看本项目是可行的。 问题 和建议 本项目位于定南县天九镇、历市镇境内 ,项目境内的河水汇入老城河流入珠江支流东江 ,项目所在区域为东江水的源头 ,应保护地表水不被污染 ,实施阶段应减少对生态的破环 ,对路基边坡尽量采用植物防护措施 ,与原自然生态景观相协调 ,减少水土流失。 本项目其中一段为老路拓宽改建项目 ,由于目前老路交通量较大 ,桥梁或路基在拼宽施工中 ,必然会造成一定的交通拥堵 ,影响沿线居民的出行。 所以施工期交通组织是本项目建设实施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对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和保通措施应该落实到位。 本项目估 算总投资 万元 ,投资额大 ,为使工程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建议有关部门提前落实好工程资金问题。 项目沿线多为农田及山地 ,征用土地多为农业用地和果业林地 ,路线布设时已尽可能考虑少占用优质农田及减少拆迁 ,但由于受到地形、地物及规划等其他因素的制约 ,仍然存在拆迁问题。 由于征地拆迁涉及沿线群众切身利益 ,社会敏感度高 ,有关部门需提早制定相应政策 ,进行积极引导 ,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研究区域概况 S327 线定南绕城一级公路改建工程路的实施 ,必将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 ,吸引更多的广东沿海地区的企业和人士到定南置业和旅游观光 ,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推动定南县工商业的发展和区域的经济发展。 根据影响程度 ,将影响区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 ,其中定南县为直接影响区 ,龙南、信丰、安远、寻乌、广东和平、龙川为间接影响区。 直接影响区各项经济指标现状见表 21。 直接影响区各项经济指标现状 表 21 指标 区域 人口 (万人 ) 土地面积 (平方公里 ) 国内生 产总值 (万元 ) 工业 总产值 (万元 ) 农业 总产值 (万元 ) 影响区域内 赣州市 897 39380 11194700 5776600 2851400 定南县 311260 135033 122286 占全市比重 定南县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赣州市社会经济概况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 ,江西省南部 ,简称赣南。 赣南土地面积 39380 平方公里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 %,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 ,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赣州市现 辖一区两市十五个县 ,2020年年未总人口 897万人 ,平均每平方公里 人。 全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地表水资源充沛 ,平均年降水量 毫米 ,水电资源可开发量 万千瓦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 森林资源丰富 ,是全国柑桔生产的重要基地和重点建设的十八大林区之一。 赣南矿产资源丰富 ,素有“稀有金属不稀有”之说 ,是全国重点金属基地之一 ,有世界“钨都”之称 ,“稀土王国”之美誉。 赣南地处中亚热带南缘 ,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春早、夏长、秋短、冬暖、雨量充沛 ,无霜期长 ,气候宜人 ,为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 越的自然基础。 赣州市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地理位置优越 ,既是珠江“三角洲”、“闽南金三角”的前沿腹地 ,又是通往闽西、粤北、湘南的交通要道。 京九铁路的贯通自然把宋城赣州推到举世瞩目的位置上 ,与港、澳、台变成一衣带水 ,与东南亚也成了近邻。 赣州市内大小河流纵横交错 ,水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独特 ,是江西所有城市中保存文物古迹最多的城市 ,现存的文物古迹又数宋代最多、品位高 ,被专家学者誉为“宋代博物馆” ,有中国唯一的北宋城墙、“江南第一石窟” — 通天岩、北宋建造的慈云塔、名扬海内外的八镜台 、郁孤台 ,均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改革开放以来 ,赣州经济快速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结构显出独有的特色和优势。 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 ,综合实力得到加强。 2020 年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 ,增长 %。 从生产角度看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亿元 ,增长 %。 第二产业增加值 ,增长 %,其中 ,工业增加值 ,增长 18%。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 ,增长 %。 从增长贡献 率来分析 ,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 第二产业增势强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