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二级建造师考试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时间知识点汇总内容摘要:
内,就延误的工期以书面形式向工程师提出报告,工程师在收到报告后 14 天 内予以确认。 建设工程承包人行使优先权的期限为 6个月 ,自建设工程 竣工之日 或者建设工程 合同约定的竣工之日 起计算。 解除合同的程序,当事人对异议期限有约定的依照约定,没有约定的, 最长 期为 3 个月。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 日起满 1年 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则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有下列情形的,应订立 无固定期限 合同: ①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 10 年 的; ②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 连续工作满10 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 10年的 ; ③连续订立 2 次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期限 3个月以上不满 1年 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1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 1年以上不满 2年 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2 个月 ; 3 年以上 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 6 个月。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只能约定 1 次试用期。 劳动者提前 30 日 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 3 日 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 2 年以上 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 60 日内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 60 日内 做出。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的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 15 日内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租赁期限不得超过 20 年 , 超过 20 年 的,超过部分 无效。 2Z205000 建设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节约 能源和文物保护法律制度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 施工单位 必须在开工 15 日前 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申报。 2Z20600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制度 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 每年 至少进行 1 次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 2。20xx二级建造师考试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时间知识点汇总
相关推荐
增加值增长 9%以上。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100 家以上。 全面建立权责清单制度 ,涉企审批事项进一步精简 ,窗口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 企业问题解决机制不断完善 ,及时办结。 二、重点工作 (一 )完善四项机制。 一是完善政企沟通机制。 建成以省级综合平台为枢纽 ,18 个省辖市、 10 个省直管县 (市 )窗口平台和 30 个重点产业集聚区平台为支撑的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未发生 生产 安全事故。 7 ( 四 ) 施工 质量情况 施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达到 100%。 首件工程认可 制 工作已开展,样板工程等创优工作正在积极准备。 施工单位的质量保障体系已建立健全,正常运行。 施工单位的各项管 理制度办法已经制定 并已逐渐落实。 三级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正常开展,各项质量保证措施已 到位 , 施工质量比较稳定。 进场材料
为工程决算的依 据。 ( 二 )判断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同一建筑物结构形式不同时 , 按建筑面积大的结构形式确定工程类 别。 ( ) 措施项目费 指 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活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所需费用。 ( ) 省价措施费 是指按照省价目表中的人材机单价计算的措施费与按照省发布费率及规定计取的措施费之和。 ( )
主持人 不定时 二楼 会议 室 ① 企业文化 ; ② 公司发展史; ③ 劳动法律法规; ④ 公司规章制度; ⑤ 安全生产教育。 厂长 ( 二 ) 二级培训 —— 中低层管理干部 提升专业业务知识、技能、完善管理知识,提升管理技能,培养并开发领导力,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每周不少于 1 个课时,每个课时不少于 2 小时。 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 培训内容 主持人 4 月份至 11 月份 每周 一 晚
日 期: 充电桩 合作协议 [篇 2] 甲方: 乙方:深圳市天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友好自愿协商,就充电桩控制模块项目合作上的有 关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 合作分模块开发 , 样机中试和批量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乙方负责模块的开发和生产,甲方负责产品的销售; 甲方委托乙方进行模块开发,时间预定为三个月(甲方书面技术确认为准 ) ; 甲方负责样机中试工作 ,
7 附件: 各学院评价指标均值 ( 1)英文学院 表 1:英文学院评价指标均值 评价号 指标内容 均值 1 认真负责,要求严格 2 重视课堂互动,耐心解答学生疑问 3 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表达清楚 4 教学组织有序,时间安排合理 5 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合于本课程的学习 6 训练方法与检测手段符合课程需要 7 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8 讲授具有启发性,促进了我思考 9 提高了我对这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