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内容摘要:

耐地震能力 地面水平加速度 ; 垂直加速度。 采用共振、正弦、拍波试验方法 ; 激振 5次 , 每次 5 6 波 , 每次间隔 2s。 安全系数不小于。 4 技术参数及要求 电缆技术参数 额定电压 U: 20kV 最高运行电压 Um: 24kV 额定频率 50Hz 电缆额定电压标示方法 以 U0/U( Um)表示电缆的额定电压,这些符号的意义如下 : U0— 设 计时采用的电缆的每一导体与屏蔽层或金属套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 U— 设计时采用的电缆的任何两个导体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 Um — 设计时采用的电缆的任何两个导体之间的运行最高电压,但不包括由于事故和突然甩负荷 所造成的暂态电压升高; 电缆额定电压选择 20kV 系 统均按不接地系统考虑电缆绝缘配置 , 宜选择额定电压 18/20( 24) kV 的电缆。 电缆的绝缘水平(单位: kV): 电缆额定电压 工频耐压 BIL 外护套冲击耐压 18/20( 24) kV 63 170 20 BIL — 设计时采用的电缆的每一导体与屏蔽层或金属套之间的雷电冲击耐受电压之峰值。 敷设条件 敷设环境有空气中、直埋、沟槽、排管、桥架、竖井、隧道等多种方式。 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电缆的敷设温度不低于 0℃。 结构材料 导体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屏蔽无损伤及绝缘无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导体 采用 符合 GB/T3956 的第 2 种裸退火铜导体或镀金属层退火铜导体,或裸铝导体或铝合金导体。 导体采用紧压 绞合圆形导体, 紧压系数不小于。 铜导体材料为无氧圆铜杆 ;铝导体采用绞合圆形紧压铝芯线芯。 各标称截面导体应满足 GB/T3956 中规定的对导体外径及电阻值的要求。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屏蔽无损伤及绝缘无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导体的有效截面积不能对要求截面积产生负误差。 导体屏蔽 导体屏蔽由半导带和挤包半导电层复合组成,先绕包半导电带,然后再挤入半导电层屏蔽。 挤包半导电 层应均匀地包覆在导体上,和绝缘紧密结合,表面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 在剥离导体屏蔽时,半导电层不应有卡留在导体绞股之间的现象。 导体屏蔽标称厚度应为,厚度偏差不超过177。 mm。 绝缘 20kV电缆选用 交联聚乙烯 ( XLPE)绝缘电缆, 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采用三层共挤全封闭化学交联工艺,三层共挤后偏心度不应大于 8%。 在防水要求高的场合也可考虑采用 乙丙橡胶或类似绝缘混合料 (EPR 或 EPDM)和 高弹性模数或高硬度乙丙橡胶 ( HEPR)绝缘电 力电缆。 交联聚乙烯 和乙丙橡胶绝缘混合料的导体最高温度 见下表。 挤包在导体上的绝缘性能应符合。 交联聚乙烯 和 乙丙橡胶 绝缘混合料的导体最高温度 绝缘混合料 导体最高温度 /℃ 正常运行 短路(最长持续 5s) 交联聚乙烯( XLPE) 90 250 乙丙橡胶( EPR 和 HEPR) 90 250 交联聚乙烯 和 乙丙橡胶绝缘标称厚度 见下表, 导体或绝缘外面的任何隔离层或半导电屏蔽的厚度应不包括在绝缘厚度之中。 每一段绝缘线芯,绝缘厚度 任意点的 测量值不小于规定的标称厚度。 7 交联聚乙烯 (XLPE) 、 乙丙橡胶 (EPR)和硬乙丙橡胶 (HEPR)绝缘标称厚度 导体标称截面 /mm 2 额定电压 U0/ U( Um)下的绝缘标称厚度 /mm 18/20(24)kV 35 50~ 185 240 300 400 - 绝缘屏蔽 a)绝缘屏蔽由挤包的 可剥离 半导电层与金属 屏蔽 组合而成 , 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绝缘上,表面应光滑,不应有尖角 、颗粒、炼焦或擦伤的痕迹。 绝缘半导电层的标称厚度 ,厚度偏差不超过177。 mm。 b)金属屏蔽 采用 铜丝屏 蔽 或 铜带屏蔽。 铜丝屏蔽由疏绕的软铜线组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