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三城ii线改造工程初步设计代可研内容摘要:

(棵 ) 交 叉跨越 (次 ) 跨越河流 跨越公路 跨越通信线弱电 跨越高低压线路 一 10kV线路工程部分 1 10kV 三城 II 线新建工程 4 3 5 3 合计 气象条件 本工程设计气象条件的选择 贵州电网公 司 都匀 供电局 三都 县 2020 年 10kV 及以下线路工程初步设计 (代可研) 说明书 16 ①、气象资料的来源 根据贵州省气象局 (19511970)年气象资料《贵州省建筑气象参数标准》,贵州冰区划分及覆冰预测的研究和沿线调查,并观察当地树林的生长情况,结合《 贵州 电网 三都 县 2020年 35kV 及以下电网灾后专题分析报告》及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 ,综合分析确定本工程设计气象条件。 三都 县 1990 年以来连续大于 10 天凝冻天气统计如下表; 表 9 三都 县 1990 年以来连续大于 10 天凝冻天气统计表 项目年份 出现时间 持续天 数 日平均气 温 (℃ ) 最低气温 (℃ ) 结冰厚度 (mm) 2020 1 月 12 日 2 月 4 日 21 5 10 ② 、最大风速的确定 参照《 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贵州省农村电网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图集》和《送电线路内荷载设计补充规定》,推荐最大设计 风速为 25m/s。 ③ 、覆冰厚度的确定 结合《 都匀 电网 2020 年冰灾分析报告》及该线路所经过区域附近 2020 年覆冰记录资料,根据临近已有运行线路运行状况,参照以往工程的覆冰厚度,全线均按 10mm 冰区 进行设计,安全系数取。 (10 年最大数据;受灾 10 年最大数据 +5mm) ④ 、雷暴日: 根据历年气象资料,确定本工程为 50日 /年雷暴日数。 ⑤ 、气象区及污秽级的确定 贵州电网公 司 都匀 供电局 三都 县 2020 年 10kV 及以下线路工程初步设计 (代可研) 说明书 17 本工程海拔在 450 米 600 米之间,根据运行邻近线路工程设计运行经验以及向沿线居民调查小气候区历年的结冰和风速情况,结合2020 年冰灾情况 ,确定本线路工程的气象区级, 本 工程全线地段无化工及其它工业、粉尘污染,定为 I 级污秽区。 气象条件组合 表 11 线路工程气象条件组合表 项目名称 气温 C176。 风速 M/S 冰厚 MM 最高气温 40 0 0 最低气温 10 0 0 设计覆冰 5 10 10 最大风速 5 25 0 平均气温 15 0 0 外过电压(有风) 15 15 0 内过电压 15 10 0 安装有风 5 10 0 雷暴日 50 日 /年 冰比重 克 /毫米 3 4 电气部分 接 线方式选择 本 次 设计 项目 均 采用单电源、单辐射接线方式。 通过各自描述的节点 接入 10kV三城 II线 供电系统。 设计的总体原则:对所涉及的低压台区按标准进行彻底改造,并满足负荷增长的要求。 具体为: 一是对于配变负荷卡口的台区,重点采取单相供电改造为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增加导线截面,调整三相负荷平衡度,增加无功补偿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配电变压器利用率。 对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配电台区,按照容载比 选择配变容量,解决供电卡口问题;二是对于因供电半径过大造成低电压台区, 贵州电网公 司 都匀 供电局 三都 县 2020 年 10kV 及以下线路工程初步设计 (代可研) 说明书 18 采取新增布点方式,缩短供电半径,提高客户末端电压。 在新增布点配变时, 变压器安装定位采用靠近负荷中心为原则,工程线路走向与原来走向基本保持不变。 沿线杆塔基础尽量少占用农田,少砍伐林木,导线架设原则上不跨越房屋。 架空导线 导线选型 1) 10kV线路 导线型号 及截面 选择 根据贵州电网公司《 110kV 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和 《 贵州电网 10 千伏及以下配网工程标准设计 》 (第一分册架空线路)以及各地区供电局城市配电网 规划 中的负荷预测 (负荷按 10 年 20202020年预测) ,选择导线截面,具体见表 12。 (对导线截面选择必须有计算过程) 表 12 10kV 线路 导线截面选择 名 称 规 格 供电分 区 截面选择( mm2) 配套出线电缆( mm2) 主干线 电缆线路 B、 C、 D 3 300, 3 240 架空绝缘 B、 C、 D 2 185 3 300、 3 240 钢芯铝绞线 E、 F 18 150、 195 3 2 3 18 3 150 次干线 电缆线路 B、 C、 D 3 150, 3 120 架空绝缘 B、 C、 D 150、 120 钢芯铝绞线 E、 F 1 95 分支线 电缆线路 B、 C、 D 3 150, 3 120 架空绝缘 B、 C、 D 9 70 钢芯铝绞线 E、 F 70、 50 计算 10kV导线如下: 贵州电网公 司 都匀 供电局 三都 县 2020 年 10kV 及以下线路工程初步设计 (代可研) 说明书 19 1)、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 S= I/J( mm2) I=P/√ 3UCOSφ I――线路最大负荷电流 (A) P-线路最大负荷功率( kW) U-线路额定电压( kV) COSφ――负荷功率因素 J-经济电流密度 (A/ mm2) 根据以上公式 I=P/√ 3UCOSφ =5256/( ) =337A S= I/J=337/=204 mm2 经济电流密度取 不同最大负荷年利用小时下导线经济电流密度见表 导线经济电流密度 参数 3000 小时以下 30005000 小时 5000 小时以上 根据以上选择导线截面表, 考虑今后 510 年负荷发展和地方电力企业要求, 项目所在区域均为 D 类地区, 本 10kV 线路 均 选用JKLGYJ185/25型导线进行架设。 表 13 导线使用条件及安全系数 序号 线路名称 电压 电线型号 截面(mm2) 重量(kg/km) 断拉力 (kN) 安全系数 备注 1 10kV 线 10kV JKLGYJ185/25 5 、 2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 贵州电网公 司 都匀 供电局 三都 县 2020 年 10kV 及以下线路工程初步设计 (代可研) 说明书 20 绝缘子选择 10kV 线路直线杆采用 P15T、 P15M、 P20T、 P20M型针式绝缘子,耐张及转角杆塔采用 2 片 XP7悬式绝缘子成串安装。 低压绝缘子采用 ED1 安装, ( 详见 贵州省电网公司《贵州省农村电网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图集》)。 根据线路通过区域,本工程污区等级为Ⅰ级, 线路采用绝缘子按规程相应的空气间隙值及绝缘子机械电气特性如表 1表 17。 表 16 针式绝缘子技术参数 绝缘子型号 泄漏距离 (mm) 工频电压 (不小于、 kV) 干闪 湿闪 P15T 280 75 45 P15M P20T 440 86 57 P20M 表 17 悬式绝缘子技术参数 表 18 导线使用条件及安全系数 污区等级 泄漏比距 0 S≥ Ⅰ S≥ Ⅱ S≥ Ⅲ S≥ Ⅳ S≥ 10kV线路绝缘配合 10kV 线路工程所经地区的海拔均在 450600 之间,线路每相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的过引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确定为 , 导线与杆塔构件、拉线之间的最小空气间隙值按 考绝缘子型号 泄漏距离(mm) 机电破坏( kN) 工频电压 (kV) 空气间隙(mm) 干闪 湿闪 300 75 45 105 贵州电网公 司 都匀 供电局 三都 县 2020 年 10kV 及以下线路工程初步设计 (代可研) 说明书 21 虑,符合规程规定 ,见表 19。 表 19 10kV 配电线路最小线间距离 档距( m) 40及以下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线间距离(m) 线路防雷和接地 根据 10kV 及以下线路防雷要求,本工程 10kV 及以下架空线路不需架设避雷线。 根据本项目的实际 在居民区 低压线路 无地线杆塔应接地,其接地电阻不超过 30Ω ,对线路造价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在 变台处安装避雷器,并安装接地装置进行防雷。 金具 工程金具主要按国标《 85 电力金具产品样本》选型,采用的主要金具如下:见表 20。 表 20 金具选用 金 具 名 称 不同导线型号金具使用 30~ 50 70~ 95 120 耐张线夹 NLD1 NLD2 NLD3 联结 金具 Q W7B、 Z7 Q W7B、 Z7 Q W7B、 Z7 接续金具 JT3550 JT7095 JT120 拉线金具 UT NX1 UT NX2 UT NX3 金具组装详见贵州省电网公司《贵州省农村电网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图集》。 导线的防振措施 为了保证导线和地线在长期运行中的耐振强度,在振动时的静态应力不宜过高,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当平均运行应力超过规程规定 贵州电网公 司 都匀 供电局 三都 县 2020 年 10kV 及以下线路工程初步设计 (代可研) 说明书 22 的限度时,需采取防振措施。 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档距 120 米以 上的 LGJ50 以上型导线采用 FD1型防振锤防振。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要求 根据规程规定,导线与地面的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对居民区不应小于 米,对非居民区不应小于 ,对交通困难地区不应小于。 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导线对步行可到达的山坡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 米,对步行不能到达的山坡、峭壁和岩石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 米。 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应小于 ,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净空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 导 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米。 在通过绿化区或防护林带时,导线与林木之间的净空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 米。 导线与果树、经济作物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按规程规定,导线对被跨越物的距离应满足表 21要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