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tb04030-20xx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内容摘要:
5 3 10 5 12 6 ~ 15 8 ~ 20 11 ~ 30 16 35 18 40 20 50 25 60 15 70 18 80 20 90 23 100 25 接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采用压接方法时,导体不应压断,接点横断面应符合附录 A 的要求。 采用钎焊的方法时,不允许使用腐蚀性焊剂。 焊点应光滑,不允许存在漏焊、未焊透、焊剂夹杂等缺陷。 接点焊接应优先采用无焊料焊接,采用无焊料焊接方法时焊接处表面不允许出现氧化、断丝、缺损和绝缘层熔化现象。 如图 8 所示 ,焊接与未焊接的过渡部位 a 应呈圆弧状,且在 b 区可见未焊接的导体端部。 图 8 接点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应损伤和脱开,根据接点的连接方式,应符合 或 的要求。 当采用打卡连接 方法时,其拉力值应不小于表 4 的规定。 表 4 拉力值 导体公称截面积, mm2 拉力 1)N 导体公称截面积, mm2 拉力 1)N 50 ~ 450 Q/ZTB - 2020 9 ~ 80 500 ~ 100 ~ 1500 ~ 150 ~ 1900 ~ 200 2200 ~ 270 ≥ ~ 2700 注: 1 需要同时测量接点上各电线拉力。 当采用无焊料焊接方法时,其撕裂力应不小于表 5 的规定。 表 5 撕裂力 导体公称截面积, mm2 撕裂力, 1) N ~ 15 ~ 23 ~ 35 ~ 45 ~ 70 100 130 注: 1 选择截面较小的电线测量撕裂力。 干区和湿区接点表面应做绝缘和防氧化处理并保证绝缘良好,保证接点位于绝缘保护的中部,绝缘材料无位移、脱开现象。 对于暴露在空气中的接点表面应做防氧化或其他密封处理方法。 湿区接点的绝缘处理部位经防水试验后绝缘电阻不低于 100MΩ。 密封要求 密封塞在压接时不应损伤。 电线和密封塞与端子压接后,在图 9 所示的 a 区内应可见密封塞和电线绝缘层的端部。 安装在湿区的插接器应属于密封型,插接器空位应使用盲塞。 防水性能应满足 Q/ZTB 中 的规定。 电线束包扎时,在胶带包扎结束时应原处缠 3 圈~ 5 圈,胶带应紧密、均匀,不应松散。 采用保护套管时,应无位移和影响电线束弯曲现象。 电线束中电线与端子连接处的绝缘套管应采用高温热收缩 的处理方法,使其紧密套在连接部位上,应无位移、脱开现象,并符合 中的尺寸要求。 电线束中电线及零部件应正确装配,不应有错位现象,端子在护套中不应脱出。 电线束中线路导通率为 100%,无短路、错路现象。 Q/ZTB - 2020 10 图 9 电线束的耐温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线束应分别按表 6 安装位置经耐低温性能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中 、 、 的规定。 电线束应分别按表 6 安装位置经耐高温性能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中 、 、 的规定。 电线束应分别按表 6 安装位置经 QC/T 413中 规定的耐温度变化性能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中 、 、 的规定。 电线束经 QC/T 413 中 规定的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性能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中 、 、 的规定。 表 6 工作温度及贮存温度 (℃ ) 项目 安装位置 装在发动机本体上的电线束(高温区) 装在发动机本体上的电线束 装在引擎罩下的线束(发动机除外) 装在其它部位的电线束 下限工作温度 40 下限贮存温度 40 上限工作温度 150 120 100 85 上限贮存温度 170 140 120 100 注:装在发动机上的线束也可按机舱热场实验结果来做,上限工作温度为机舱热场实验最高温度,上限贮存温度为上限工作温度 +20 度。 电线束经受 QC/T 413 中 规定的耐振动性能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中 、 、 、 的规定。 电线束经 QC/T 413 中 规定的持续时间为 48h 的耐盐雾性能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中 的 规定。 电线束在整车上的要求。 电线束必须符合整车的装配要求。 电线束干湿区应采取隔离措施,避免湿区的水流入干区。 机舱内的电线束应能满足机舱热场分布的要求。 电线束材料的耐温温度应大于该线束在机舱布置的各点的温度。 阻燃性要 求 Q/ZTB - 2020 11 线束阻燃性能按照 GB8410 要求。 线束的总重量应符合图纸的要求。 5 试验方法 在具体试验方法中如。qztb04030-20xx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相关推荐
医学影像科 X线诊断专业 超声诊断专业 心电诊断专业 脑电及脑血流图诊断专业 神经肌肉电图专业 其他 中医科 其他 5 表 23 人员情况 职工总数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数 行政后勤人员数 妇女 保健科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医师 医士 儿童 保健科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医师 医士 婚检 专科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医师 医士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SBR 的运行周期由充水时间、反应时间、沉淀时间、排水排泥时间和闲置时间来确定。 充水时间( Tv)应有一个最优值。 如上所述,充水时间应根据具体的水质及运行过程中所采用的曝气方式来确定。 当采用限量曝气方式及进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较 高时,充水时间应适当取长一些;当采用非限量曝气方式及进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较低时,充水时间可适当取短一些。 充水时间一般取 1~ 4h。 反应时间( Tr)是确定 SBR
周、月 每 周 每两小时 每两小时 每班 LCR 表 LCR 表 相关工具 相关工具 目检 LCR 表 静电环 测试仪 《首件检查报告》 《换料记录表》 《机器点检表》 《 静电环点检表》 作业员 作业员 作业员 作业员 工程师 工程师 QC 作业员 4 回流焊接 温度 /时间控制 运作速度 焊接效果 保养 每秒钟升温 ℃ 预热温区: 150℃~ 180℃ 焊接温度; 210℃~ 230℃
准的要求。 除耐久性以外,如有一项不合格,允许抽取加倍数量的产品就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查,仍不合格时,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 如有两项不合格时,不允许复查。 表 2 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章、条 检验方法 章、条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全检 抽检 第一 组 第二组 1 结构 ○ 2 外观 ○ 3 耐温性 ○ 4 刮刷频率 ○ 5 自动回位 ○ 6 刮杆对刮片压 紧力 ○ 7 噪声 ○ 8
12/ 右 向 节 距 ≤ 直放不束 丝 外 径 绝 缘 颜 色 黑,棕、浅兰、紫、粉红、 厚 度 外 径 + 挤出方式 挤压 模 芯 模 套 成 缆 (见图 ) 左向单元 右向单元 成缆: 黑,棕、浅兰、紫、粉红、 中心填充网状带 1 25 目 节 距 ≤ 77 外 径 组合结构 0+5 填充材料 填充网状带 1 25 目 绕包材料 聚 脂带 1 15 成缆外径 — 定径模具 屏 蔽 线组单元
熔滴过渡形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焊丝送进速度 (cm/min): 技术措施 : 摆动焊或不摆动焊 : 摆动 摆动参数 : 微摆 焊前清理和层间清理 : 砂轮机 ,钢丝擦 ,清渣锤 背面清根方法 : 单道焊或多道焊 (每面 ): 多道焊 单丝焊或多丝焊 : 导电嘴至工作距离( mm) : 锤击 : 其他 : 编制 xxxx 日期 2020128 审核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