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通信机房建设工艺专业设计要求及设计方法研究内容摘要:

机房 地面荷载设计要求 根据《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提出生产机房等效均布活荷载要求,根据楼层安排对专业机房的划分,在“工艺对土建要求表”中给出 地面标准荷载。  照明要求 根据《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提出照明种类的定义,以及各种照明种类的要求,根据楼层安排对专业机房的划分,在“工艺对土建要求表”中给出照度要求和交流电源插座距地面高度。  机房温、湿度设计要求 根据通信专业 设计规范提出 不同专业机房对于温、湿度 的要求,根据楼层安排对专业机房的划分,在“工艺对土建要求表”中给出 具体 温湿度要求。  机房洁净度设计要求 根据《电信 专用房屋设计规范》提出 机房内的灰尘粒子浓度要求。 光、 电缆进局及进线室要求 电缆进局 根据相关技术规范,结合通信局站(楼)的具体情况,提出电缆进局的方向。 按通信楼终期容量确定电缆进局 管孔数。 提出防水处理要求。 电缆进线室 因地制宜提出电缆进线室在建筑物中所处位置。 提出电缆进线室防水、防火、通风、照明、接地等方面要求。 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6 页 机房内管道和孔洞等设计要求 对机房楼内管道和孔洞提出设计要求, 工艺上线井 、穿墙洞等 具体位置 应在各层平面图 标注。 楼梯 、 走道要求 根据《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提出通信建筑物楼梯、走道设计要求。 电源要求 提出电源机房设置原则,并给出 本项目电源机房安排。 对电源机房照度、门窗规格、走线架设置提出明确要求,在“工艺对土建要求表”中给出具体数值。 机房接地要求 根据 《通信局 (站 )接地设计暂行规定》 、《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通信局 (站 )电源系统总体技术要求》提出通信局房接地要求。 在通信局房各层平面图中标注 接线总汇集排 、接地分汇集排位置、接地线走线路由以及连接方式。 天线要求 根据通信局房 楼顶铁塔的类型、高度及天线挂高 ,提出楼顶荷载 及天线对土建具体 要求。 抗震防火要求 根据 《邮电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 准》 、 《通信设备安装设计规范》 、以及通信局房当地城市相关消防规定,提出通信局房 的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计和防火设计 要求。 抗干扰及环境保护要求 根据 《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 及当地城市环保相关规定,提出 通信楼环境保护要求。 4. 施工图设计 工艺施工图设计 是在土建初步设计审批后, 根据土建设计方案的变化以及建设单位对工艺初步设计的修改意见,提出 各通信专业设备安装工艺对土建的具体要求,如楼板洞、地槽、预埋件、灯位、插座等等,作为土建工程施工图设计的主要依据。 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7 页 工艺施工图 设计 与初步设计内容要求一致, 可参见相关章节内 容。 应主要包括楼层安排、通信设备机房工艺要求、电缆进局及进线室要求、管道孔洞设计要求、楼梯电梯走道要求、电源要求、机房接地要求、天线要求、抗震防火要求、抗干扰及环境保护要求。 工艺初步设计应提出“工艺对土建要求表”,针对各机房对土建设计提出了层高、地面荷载、地面、墙面、顶面、温湿度、设备发耗电量、机房门、窗、照度等的具体要求。 工艺 施工图 设计参考目录 、 工艺对土建要求表格 见附录。 工艺施工图设计 应根据 各通信专业设备安装工艺对土建的具体要求 ,以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在设计说明的相关章节以及施工图图纸中作具体说明。 四 . 工艺专业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通信机房楼的建设和改造项目中,工艺专业主要负责以下几方面的 工作: ,几个备选方案 进行比较,由建设单位向主管部门申请立项; ; (包括进线方式、柱网、层高、楼层平层等); 、上线孔洞、层高、墙面、地面、门窗、预埋件等详细要求,并做出近期工艺项目的初步设计; ; 、现场核对工艺对土建的要求,做工艺施工图设计。 工艺专业设计内容和方法总结如下: 1. 局址选择 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机房楼的局址选择时,应重点考察以下通信生产机房建设对周围环境的要求: – 应尽量避开繁华闹市区 – 应选在城市供水、供电、交通道路等条件较好的地区,通信管道进出方便 – 远离高压走廊、强电磁干扰(电气化铁路、大型变电站等)等区域 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8 页 – 远离在生产过程中散发有害气体、较多烟雾、粉尘、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等环境污染地区 – 安全环境,不应选择在易燃、易爆的建筑物和堆积场附近。 应避开断层、土坡边缘、故河道和可能塌方、滑坡或古迹遗址的地方,要充分考虑洪水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 响 – 除 满足近期建设用地外应预留适当发展余地 对于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场景需进行专题论证。 例如:电磁干扰对大部分通信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通信机房应远离高压变电站、电气化铁路等强电干扰源。 《 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 YD507698)要求程控机房与强电干扰源间距在 500m内时需进行专题论证 和测试。 2. 业务 需求 预测方法和设计内容要求 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工艺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通过对通信产业发展环境、运营商业务发展 现状 进行 分析,对通信局房 工程有效 使用面积 (定义详见附录) 需求进行预测, 提 出 工艺机房有效使用面积需求 ,供建筑专业 确定建筑规模和土建方案。 机房使用面积预测可根据建设单位要求提出多个(高、中、低)方案。 业务预测应充分依据 通信网络 发展规划,注重从 生产实际需要出发。 业务预测 应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基础上, 适当超前业务发展的需求。 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的年限 按 10~ 15 年 考虑 ,对于战略性、标志性和综合性有长远需求的可以放宽至20 年进行考虑。 业务发展预留空间在现有业务需求的基础上 考虑 20%~ 25%的发展预留空间。 业务预测应立足于 对通信产业发展环境、新业务和新技术发展前景的把握,充分研究运营商通信网 络发展规划,对各专业和各部门的业务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 调研内容 和工作步骤 应包括 : ( 1) 业务满足期内各 专业、各部 门 在规划期内拟建 的 业务系统 规模 ( 2) 该 业务系统 规模下节点数量、 容量 ( 3) 设备 占用机房有效使用面积和 设备功 耗 ( 4) 业务系统需占用的操作运行空间 , 维护生产 人员 的 办公 空间等 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9 页 ( 5) 业务系统对备品备件、 资料室等面积需求 ( 6) 对各专业和各部门业务 系统 所需 传输 系统、电力电池系统 进行 预测 ( 7) 汇总和整理 得出通信局房建设 所需 工艺 机房有效使用面积 (电力电池室、高低压变配电、油机房由电源专业负责提供),由建筑专业 负责将有效使用面积折合成 生产用房和 生产辅助用房 建筑面积。 ( 8) 辅助用房需求 由建筑专业根据该通信局房生产办公人数、 办公标准 、停车标准等指标确定。 该项目总体建筑规模 由 以上 生产用房、生产辅助用房和辅助用房三部分组成。 在建设单位已确定 征用土地及 土地容积率等建筑指标的情况下,可以由 建筑专业先行确定项目总体建筑规模,给出 生产用房和生产辅助用房工程有效 使用面积的浮动范围。 以此浮动范围为基础,对 建设单位各专业和各部门提出的业务需求进行调整, 使工程有效使用面积需求 处于建筑专业给出的 浮动范围之内。 由于建筑专业确定的辅助用房建筑面积需求受生产办公人数、办公标准、停 车标准等因素较大,可以重复以上过程多次, 使业务预测趋于合理,项目总体建筑规模符合用地要求和建设单位要求。 业务预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首先是 用户数预测 ,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法: – 按业务渗透率进行预测 ,如 3G 用户预测,智能网业务用户预测; – 根据市场调查数据进行预测 ,如数据多媒体业务预测; – 按人口普及率进行预测 ,如基础电信业务的预测; – 按类比法进行预测 ,如新技术相关业务; – 按增长趋势法进行预测 ,如传统电信业务 ; 如有相关业务和网络发展规划,应尽量采用相关规划中的业务预测结论。 一般业务发展和网络发展规划均为近期( 5 年内)的规划,考虑到通信业发展的速度和远期预测业务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建议远期预测采用预留发展机房的办法,远期业务发展机房一般按工艺机房近期业务发展需求的 25%30%预留。 • 设备容量及机房面积需求 预测 – 根据 用户数预测 结果,确定 设备容量 ; – 根据设备容量 预测 结果确定规划期内建设业务 节点 设备 数量 ; – 根据设备节点建设需求预测 机房 有效使用 面积 需求; 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0 页 – 根据设备节点建设需求进行 设备耗电量预估 ,并提供给电源专业进行 电 力电池室 机房面积预测 • 一般 业务预测中对 各类机房需求 的预测 主要包括以下专业机房: – 交换机房:长途网交换 设备、本地网交换设备、 移动通信 网 设备、信令网设备、智能网设备 、软交换设备、 3G 核心网设备 – 数据机房:数据网设备、数据网关 、 业务平台设备 、 IPV6 网络设备 、 IDC – 传输机房: 长途 传输设备、 本地城域传输设备、 同步设备 – BOSS 支撑系统 机房:计费、结算、营业、帐务 、运营分析等支撑系统设备 – 网管机房:大屏幕显示系统、各专业网管设备、综合网管、网管终端 等设备 – 集中维护中心机房: OMC、 维护终端及告警设备 – 无线基站机房 – 交直流 电 力电池 设备机房 – 光、电缆 进局及 光、 电缆进线室 3. 设备 耗电量 估算 方法 设备功耗估算也是可行性研 究报告阶段工艺设计的主要任务。 据通信局房的业务、功能需求,不同专业、容量的设备功耗,对该通信局房的通信设备功耗进行估算,供电源专业进行供电方案设计。 根据业务需求分析确定的通信设备功耗提出近期电源需求,根据预留的发展空间面积确定的通信设备功耗提出远期电源需求。 通信设备功耗估算一般可以采用 设备容量估算法、设备机架法或有效使用面积法,以上 估算方法可以同时使用, 相互验证, 以期估算准确。  设备容量 估算 法 采用设备容量 估算 法对设备功耗进行估算, 首先 需要对 该局房安装 设备类型、设备容量进行细分, 并 根据 经验 数据 或设备厂家提 供的 参考数据确定不同 设备一定设备容量 情况下 的设备功耗。 这样根据该局房的终局设备容量 , 即可得出设备功耗估算值。 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1 页 例如根据业务预测某通信机楼终局容量为 4 套 MSC、 2 套 HLR、 1 套 GMSC、10 端 10G 传输设备、 数据设备若干 …… 通过对设备功耗的调研可知 MSC 设备功耗为 A、 HLR 功耗为 B、 GMSC 设备功耗为 C、 10G 传输设备为 D、数据设备功耗为 E…… ,则该通信机楼通信设备功耗为 4 A+2 B+1 C+10 D+E。 由于设备种类和厂家繁多,无法归纳出统一的算法,建议依据所在省惯常使用的设备型号和终局容量进行估算。  设备机架 估算 法 设备机架 估算 法建立在 确定机房有效使用面积的基础上 ,根据机房有效使用面积确定可用于安装设备的面积 —— 机房有效使用面积除去走线架安装位置、过道、及列间面积,可用于安装设备机架的面积约为机房有效使用面积 70%50%( 70%为可用于安装设备机架的区域, 50%为实际用于安装设备机架的面积)。 从而可以进一步根据设备机架占用面积的经验数据确定该机房有效使用面积可以安装设备机架的数量,再与该设备机架单位功耗的经验值进行乘积,可以该局房的功耗估算值。 设备机架估算法各专业设备机架耗电量及占地面积参考虑数据如 表 所示: 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12 页 表 设备机架耗电量及占地面积 比例表 序号 业务系统名称 有效使用面积比例 单机架功耗估算( KW) 每机架占地折合面积( ㎡ /机架) 备注 1 传输设备 % 1 配线区 % 0 1 2 2G 交换设备、 NO7 信令网设备、智能网设备 % 1 2 DDF 配线区 % 0 3 3G 交换机房 MSS、 MGW、 SGSN、GGSN、软交换机房 % 2 2 DDF、 ODF 配线区 % 0 4 数据网、 CMNET、 MDCN、业务平台 % 2 2 5 网管、信令监测系统 % 2 2 需考虑网管大屏幕和维护终 端的设置 配线区 % 6 BOSS 系统及业务支撑系统 % 2 2 配线区 0 7 发展机房 1 2 发展机房未定内容,交直流耗 电各按各一半考虑  有效使用面积法 有效使用面积法进行设备功耗估算 同样 建立在 确定机房有效 使用面积的基础上 , 它与机架法不同在于不是根据不同专业机架单位耗电量进行估算, 而是 根据经验数据确定 不同专业机房单位有效使用面积的设备功耗, 与不同专业机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