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课程培训教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二)精神分析论: (三)练习论: (四)重演论: (五)娱乐论: (六)认知论: 35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二、儿童游戏的发展 儿童游戏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这表现在儿童游戏特点的发展和游戏的社会性的发展。 (一)儿童游戏的特点 1.婴儿的游戏特点 (二)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 ; ; : 36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三、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一)游戏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游戏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 (三)通过游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性能力 (四)培养健全的人格 (五)增强体质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37 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一、言语的发展 言语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掌握的最复杂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人的交流工具,它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幼儿期是儿童言语能力发展迅速的时期,是儿童增加词汇数量最快的时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 因此幼儿期是儿童言语发展的具有关键性时期。 38 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一)词汇的发展 1.词汇量的增加 (二)语法结构的发展 第一,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第二,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第三,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 第四,从词数少的短句到词数多的长句 (三)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幼儿期是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独白语与连贯语的发展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39 二、记忆的发展 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以记忆容量(记忆广度)来说明 以三种发展 趋势来说明 (三)记忆策略形成 短时记忆容量的发展趋势是先快后慢 ( 1)记忆策略的发展 ( 2)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 (一)幼儿记忆容量的发展 (二)幼儿记忆特点的发展趋势 40 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三、思维的发展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维的抽象概括性得到初步发展。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依赖于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表象之间的相互联系。 (一)具体形象思维的 主要特点: 1.具体形象性 (二)抽象逻辑思维获得 初步发展 41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各种内容,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方面。 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 亲社会行为也称利他行为,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 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 攻击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它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道德行为的发展 42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在个体形成自我概念的过程中,性别是一个重要方面。 儿童要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知道自己的性别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四、同伴关系的发展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 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喜爱共同的活动或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所以很容易建立,也很容易破裂。 首先,同伴交往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其次,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第三,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第四,同伴交往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 五、第一反抗期 43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四单元 幼儿期的心理卫生 注意以下方面: 一、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 二、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三、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四、培养其独立性 44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童年期的学习 二、学习兴趣的发展 ( 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 2)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 3)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特点: ( 1)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 ( 2)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有不同的兴趣。 ( 3)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就逐渐降低。 一、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 45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容量(广度)的增加 (二)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三)童年期记忆策略的发展特点 ( 1)归类: ( 2)系列化: (四)童年期元记忆的特点 1.小学生关于记忆的元认知知识 ( 1)有关自我的知识 ( 2)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 ( 3)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 46 二、思维的发展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童年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童年期的思维获得飞跃发展,其基本特征在于: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这种过渡要经历一个演变过程,从而构成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 47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二)思维形式的发展特点 ( 1)直观形象水平: ( 2)形象抽象水平: ( 3)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 1)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 2)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 ( 3)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 ( 1)掌握守恒: ( 2)思维具有可逆性: ( 3)补偿关系认知: ( 1)类别体系化 ( 2)序列化 48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形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兴趣、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二)自我评价的特点。 49 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二、亲子关系的发展 三、同伴关系的发展 (一)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 1)受欢迎的儿童: ( 2)不受欢迎的儿童: ( 3)受忽视的儿童: (二)儿童伙伴集团的形成 1.依从性集合关系期 四、友谊的发展 五、欺负与被欺负 (一)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二)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 50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四单元 童年期的心理卫生 一、学会学习 二、培养良好的品行 学习是童年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家长和老师应做好儿童人学的心理准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个方面的准备。 人的品行具体表现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养成的行为习惯。 品行培养要根据不同年龄特征区别对待。 习惯的形成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