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衡器内容摘要:

60型 ( e= 20kg), 编号为 0303275 号电 子衡15t 示值 点连续测 量 10 次,其 显 示值分 别为: 、 、 、 、 、 、 、 、 ( 单 位: t)。 计 算得: 算 术平 均值: ni ixnx 11 = 实验标 准偏差:  112  nxxsni i =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 u( m2)=nss= 自由度:  12= n- 1= 9 合并 和 , 输 入量 m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 u( m) 为    2iumu =    ni iicuum144 ≈ 10 输 入量 m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 u( ms) 根据 JJG99- 2020 规 定, 15 只 M12级标 准砝 码 按 绝对 值相加法,允差。 正态 分布, 则 u( ms)=  kg 估算可靠程度 为 90%, 则 自由度  ( ms)=( 1- 90%) - 2/ 2= 50 九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5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一 览 表 标 准不确 定度分量 符 号ui(x) 不确定 度来 源 标 准不确 定度的值 (kg) 灵 敏系 数 ii xfc  分量不确 定度 贡献 |ci| ui(x) 分布特性 自由度 i u( m) 输 入量 m的不确定成分 1 正态 分布 10 u( m1) 操作人 员 引起 的误 差 均 匀 分布 8 u( m2) 测 量 重 复 性 正态 分布 9 u( ms) 输 入量 ms的不确定成分 - 1 正态 分布 50 6 合成 标 准不确定度 评 定 u( m)和 u( ms)彼此 独 立且不相 关,则  2ic uu =  ni iiceff uu144 ≈ 25 7 扩 展不确定度 评 定 取置信概率 p= 95%,由 p 及  eff从 t分布表中查得包含因子 k95为: k95= t95( 25)= 则扩 展不确定度 U95为: U95= k95uc= = ≈ 8 测 量不确定度 报 告 被 检电 子衡 15t示值 点的测 量 结 果 为 : m=( 177。 ) t,  eff= 25 九、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二)、模拟指示秤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 测 量方法: 依据被 检 衡器的 检定规 程,在相 应 精度的天平上,采用替代法, 将 被 检 衡器的校准 结 果与所加 标 准砝 码的质 量相 减 ,得出衡器的示 值误 差。 2 数学 模型: Δ m= m- ms 其中:Δ m为 被 检 衡器的示 值误 差; m 为 被 检 衡器的 实际质 量; ms为标 准砝 码的实际质 量。 由 数学 模型知 测 量 结 果不确定度的方差 为      smucmucmd 2222212  式中 ci为 第 i个 不确定度分量的 灵 敏系 数 ,其值分 别为:   ;11  mmc   12 -smmc 3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的 来 源: 输 入量 m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 u( m),由 、 合并而成。 操作人 员 操作引入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 u( m1) 测 量重复性引入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 u( m2) 输 入量 ms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 u( ms), 由标 准砝 码测 量不确定度 产 生。 注: 测 量,消除了天平的不等臂引起 的误 差,故 测 量方法 误 差为 零。 于 3级 以下衡器, 环 境影 响可 予以忽略。 4 标 准不确定度分 量 评 定: 输 入量 m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 u( m) 操作人 员 操作引入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 u( m1) 操作人 员 操作引起 的误 差 约 177。 10g,均 匀 分布, 则 九、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u( m1)= 310 g 可信程度 约 75%, 则 自由度  11=( 1- 75%) - 2/2= 8 测 量重复性引入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 u( m2) 用本 标 准在重复性 条 件下 对 ATZ8 型 ( e=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