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层破坏内容摘要:

長 230至 350 197。 (埃 )的紫外線( ultraviolet,UV) ,失去臭氧層的保護,將使地球生物圈暴露於更多的輻射線下。 臭氧若減少 1%,UV-B大約就會增加 2%。 臭氧層破壞的影響 水中生態系: 浮游植物無法抵抗紫外線,所以紫外線增加,浮游植物就會減少,水中食物鏈的平衡也會因此瓦解,影響魚貝類的消長和魚獲量。 眼睛: 白內障患者增加,總就氧量如果減少 10%,估計全世界每年會增加 160~ 175萬白內障患者。 皮膚: 惡性黑色瘤等皮膚癌患者增加,總臭氧量若減 10%,白種人罹患一般皮膚癌的比例,估計會增加 26%,也就是一年大約增加 30萬名患者。 臭氧層破壞的影響 材料: 建築等材料加速劣化,損壞範圍亦相應擴大。 植物: 抑制植物生長,豆等穀類的收穫量質均下降。 免疫力: 會使人體免疫力降低,單純泡疹、瘧疾等疾病的罹患率增加,症狀也會惡化。 大氣: 下層大氣的化學反應趨於活潑,都市和近郊的大氣污染可能因此更加惡化。 蒙特婁議定書 1987年 9月 16日於加拿大蒙特婁市舉行國際會議,並由全世界二十六個國家共同簽署「蒙特婁破壞臭氧層物質管制議定書 (Montreal 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the Ozone Layer)」 ﹐ 管制氟氯碳化物使用之國際公約,於 1989年 1月起正式生效。 蒙特婁議定書 1990年 6月在倫敦召開之蒙特婁議定書締約國第二次會議,擴大列管物質,除原先列管之 CFC1 CFC1 CFC11CFC11 CFC115 等五項及三項海龍外,另增加 CFC13等 10種,四氯化碳及三氯乙烷,計 12種化學物質,並加速管制時程,提前於 2020年完全禁用氟氯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