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考点解读内容摘要:

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 注意 ( 1) 两面词 (如“是否”“优劣”“成败、” ); ( 2)否定词 (句中出现两个以上的否定词 ); ( 3)代词 (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 ); ( 4)关联词 (搭配 \恰当 \位置 \); ( 5)谦辞和敬辞 (考虑是否用错对象 ); ( 6)句首介词 (很可能是考主语残缺的语病 ); ( 7)并列短语(搭配问题)。 句子衔接 : 注意 ( 1) 逻辑关系上的对应; ( 2) 情境和空间的一致; ( 3) 话题的统一; ( 4) 陈述对象的统一; ( 5) 结构的协调、归类的合理; ( 6) 语序的合理; ( 7) 前后照应; ( 8) 音节的和谐。 标点判断(略) 1语言知识 .doc (二)科技阅读 一看二找三比四排除。 问题 :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源流倒置 混淆已未、夸大其辞、答非所问等。 理解词语: 紧扣语境,推断含义。 理解句子: 重要语句,比较分析。 信息筛选: 据题摄取,概念新知。 推断想象: 找准区域,读透意图。 2科技阅读 .doc (三)文言阅读 实词理解: 扩大缩小,转移色彩,单音推断。 字形词义;字音通假;互文见义; 成语推导;回原检验。 虚词用法: 考纲 18个,比较猜读,排除筛选。 1提取信息: 文体要求,跳跃寻求,集中比较。 选出不符,排除选项。 照应上下。 1文意把握: 归纳整理,以事理文,逐一对照。 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地点是否准确; 性格的陈述、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是否恰当,等等。 1译文能力: 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 “对”“换”“留”“删”“补”“调”。 结合语境,学会迁移,猜读通讯。 顺序:由整体到部分,以题解题。 3古文阅读 .doc (四)积累鉴赏 1古诗鉴赏: ① 抓重点(诗眼、题目、作者) ② 抓手法(修辞、烘托、借景) ③ 抓情感(怀才、闲适、写志) ④ 抓语言(图画、艺术、意境)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