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发生、预防及机制的研究内容摘要:

自动回撤装置 客观、临床相关性好 操作繁琐、需专门仪器、 不易普及 临床定义 准确、临床相关性好 可能漏诊 讨 论 桡动脉痉挛的判断标准 Kiemeneij F, et al. CCI 2020。 58:281284. Varenne O, et al. CCI 2020。 68:231235. 经桡动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发生、预防及机制的研究 25 女性、年龄较轻是桡动脉痉挛的独立预测因素 讨 论 桡动脉痉挛的预测因素 Choudhary BP, et al. UK J Am Coll Cardiol. 2020。 50(11):104753 Varenne O et al. (FR)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2020。 68:2315 桡动脉内径较小是术中发生桡动脉痉挛的独立预测因素 Satio S.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1999。 46(2):1738 糖尿病患者的桡动脉易受血管活性物质影响,发生痉挛 桡动脉变异、内径较小、导管数目超过 3根、中重度疼痛是术中发生桡动脉痉挛的独立预测因素 RuizSalmer243。 n RJ, et al. (Spain)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2020。 66(2):1928 经桡动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发生、预防及机制的研究 26 先天性因素:桡、肱和锁骨下动脉的解剖变异 存在桡动脉解剖变异的患者,桡动脉痉挛发生率会增高5倍 本研究中,前臂多普勒超声发现并排除了 73例严重桡动脉解剖变异患者,有效避免了血管痉挛,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讨 论 前臂多普勒超声的意义 RuizSalmer243。 n RJ, et al. (Spain)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2020。 66(2):1928 Abhaichand RK, et al.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2020。 54:196201. 经桡动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发生、预防及机制的研究 27 小 结 在 1427例接受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患者中, 112例发生桡动脉痉挛( %) Logistic回归发现女性、桡动脉直径较小、糖尿病和一针穿刺不成功是术中发生桡动脉痉挛的独立预测因素 术前桡动脉超声检查排除了严重桡动脉变异的患者,有效避免了桡动脉痉挛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随访发现,痉挛患者术后患肢疼痛的比例较高,而血肿和闭塞没有明显差别 经桡动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发生、预防及机制的研究 28 预防桡动脉痉挛的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 第二部分 经桡动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发生、预防及机制的研究 29 前瞻性入选 2020年 1月 ~2020年 1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拟行经桡动脉 PCI的患者 入选患者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分入 A组:维拉帕米200μg, B组:维拉帕米 1mg, C组:维拉帕米200μg +硝酸甘油 200μg,经鞘管给药 共入选患者 650,实际成功置入鞘管患者 621例。 取得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研 究 对 象 经桡动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发生、预防及机制的研究 30 入选标准: 改良 Allen’s试验阳性或超声发现具有良好掌弓循环、拟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冠心病患者 排除标准: ( 1)严重左室功能不全(射血分数 ≤35%) ( 2)病窦综合征 ( 3) II或 III度房室阻滞 ( 4)明显的心动过缓(心率 ≤50次 /分) ( 5)低血压(收缩压低于 90mmHg) ( 6)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需紧急介入治疗 入选及排除标准 经桡动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发生、预防及机制的研究 31 患者一般临床特征 A组( n=205) B组( n=206) C组( n=210) P 年龄( years) 177。 177。 177。 NS 男性( %) 144( %) 148( %) 145( %) NS 体重( kg) 163177。 11 165177。 13 161177。 10 NS 桡动脉直径( mm) 177。 177。 177。 NS 高血压 n( %) 130( %) 134( %) 147( %) NS 糖尿病 n( %) 50( %) 47( %) 48( %) NS 高脂血症 n( %) 92( %) 98( %) 90( %) NS 吸烟 n( %) 90( %) 92( %) 98( %) NS 稳定型心绞痛 76( %) 74( %) 81( %) NS 不稳定型心绞痛 129( %) 132( %) 129( %) NS 硝酸酯 n( %) 170( %) 171( %) 168( %) NS β受体阻滞剂 122( %) 119( %) 116( %) NS 钙通道阻断剂 138( %) 135( %) 144( %) NS ACEI/ARB 148( %) 153( %) 145( %) NS 经桡动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发生、预防及机制的研究 32 结 果 手术特征 A组( n=205) B组( n=206) C组( n=210) P 右侧桡动脉途径 183( %) 188( %) 193( %) NS 更换途径 n( %) 6( %) 5( %) 7( %) NS 一针穿刺成功 157( %) 158( %) 163( %) NS 基线 MAP 177。 177。 177。 NS 用药后 MAP 177。 177。 177。 血压下降幅度 177。 177。 177。 基线心率 177。 177。 177。 NS 用药后心率 177。 177。 177。 NS 心率下降幅度 177。 177。 177。 穿刺次数 177。 177。 177。 NS 手术时间 177。 177。 177。 NS 桡动脉痉挛 35( %) 21( %) 20( %) 经桡动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发生、预防及机制的研究 33 RR 95%CI P B组 /A组 .038 C组 /A组 .017 B组 /C组 .422 结 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各组桡动脉痉挛发生的相对风险 与 A组相比, B组发生桡动脉痉挛的相对风险降低了 % 1 2 3 与 A组相比, C 组发生桡动脉痉挛的相对风险降低了 % B组与 C组发生桡动脉痉挛的风险没有明显差别 经桡动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发生、预防及机制的研究 34 A组( n=205) B组( n=206) C组( n=210) P 心动过缓 n( %) 2( %) 8( %) 1( %) NS 房室传导阻滞 n( %) 2( %) 10( %) 2( %) 低血压 n( %) 0 1( %) 1( %) NS 头痛 n( %) 1( %) 1( %) 4( %) NS 合计 n( %) 5( %) 20( %) 8( %) 结 果 不良反应 经桡动脉介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