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静态视图内容摘要:

图上的映射。 协同的静态结构是通过类图表达出来的。 在对类图的简单协同建模时 , 不仅要描述类的职责 、 结构和服务 , 还要强调类间的关系。 在协同建模时 , 要遵循的策略包括: • ( 1) 识别要模拟的机制。 一个机制描述了被建模的部分系统的一些功能和行为 , 这些功能和行为是由类 、 接口等元素交互作用产生的。 • ( 2) 对每种机制 , 识别参与协作的类 、 接口和其他协作 ,并识别它们间的关系。 • ( 3) 通过协作的脚本 , 发现建模的模型是否有被遗漏和语义错误的地方 , 并更正错误。 • ( 4) 得出相应类的对象 , 并确定具体的属性和操作。 2. 对数据库模式建模 在对软件系统进行建模时 , 不仅要定义系统的动态行为 , 还需要为动态行为所操作的数据指定相应的格式。 传统的逻辑数据库建模工具 “ 实体-关系 ( ER) ”图只针对数据 ,而 UML的类图还允许对行为建模。 在为数据库建模时 , 要遵循的策略包括: ( 1) 在系统中确定的类 , 它的状态必须超过其应用系统生命周期。 ( 2) 创建包含这些类的类图 , 并把它们标记成永久的 ( persistent)。 ( 3) 展开这些类的结构信息 , 即详细的描述属性的细节 , 并注重关联和构造这些类的基数。 ( 4) 观察系统中的公共模式 ( 如循环关联 、 一对一关联等 ) , 它们往往使物理数据库设计复杂化。 如果必要 , 系统分析师需要创建简化逻辑结构的中间抽象。 ( 5) 考虑这些类的行为 , 扩充那些对于数据存储和数据完整性很重要的操作。 ( 6) 如果可能 , 用工具来把逻辑设计换成物理设计。 三、 对象图 • 在 UML中,对象图( Object Diagram) 是表示在某一时刻一组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图。 • 对象图可以被看作是类图在系统某一时刻的实例。 • 在图形上,对象图由节点以及连接这些节点的连线组成,节点可以是对象也可以是类,连线表示对象间的关系。 对象图建模 对象图主要用来描述类的实例在特定时刻的状态。 它可以是类的实例也可以是交互图的静态部分。 对于组件图和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