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心脏功能检验内容摘要:

相近( 95%)。 心电图不易发现的心内膜下梗死合并传导阻滞,多发性小灶性坏死及再发性梗死, CK大多升高。 而肺梗死、心绞痛、陈旧性梗死则 CK一般不升高。 另外, CK分子量不大,且大量存在于胞质中,在发生 AMI时,相对其它酶,它最早进入血液。 CK在体内的半寿期明显较其它酶短, AMI后, CK急剧升高,并很快( 48~ 72小时)恢复正常,因此不能用于亚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三)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酶的时相变化 对单纯性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四 ) 心肌酶的生理变异 在应用心肌酶对 AMI进行诊断时,需考虑生理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1.性别: LDH在出生时为成人两倍,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到 14岁时达成人水平。 2.年龄: 3.运动: 血清 CK在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血清 CK在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升高程度和运动量及持续时间有关,也与运动者是否经常锻炼有关,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其心肌酶升高幅度小。 (五)心肌酶的测定 1.方法学及其发展:经过三个阶段: ②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生化分析仪的广泛使用,临床实验室开始采用 “ 连续监测法 ①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大都使用 “ 固定时间法 ” ③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免疫技术的发展,出现利用酶的抗原性 ,通过抗原抗体反应直接测定酶质量的方法 2.标本的处理对结果的影响 标本在采集、分离和贮存等过程可能会影响酶的活性。 压脉带使用时间过长 溶血可引起 LDH明显增高 采血后 1~ 2小时及时分离血清。 心肌酶在体外随存放时间和温度其活性产生变化 表 152 心肌酶在不同温度储存的稳定性(活性变化小于 10%) 酶 室温( 25℃ ) 冰箱( 0~ 4℃ ) 冰冻(- 25℃ ) AST 3天 1周 1月 CK 1周 1周 1周 LDH 1周 1~ 3天 1~ 3天 (六)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LDH1 14%~ 26%; LDH2 29%~ 39%; LDH3 20%~ 26%; 【 参考范围 】 LDH:成人 120~ 230U/L(L→P 法 ) 儿童 140~ 260U/L(L→P 法 ) LDH同工酶(成人): LDH5 6%~ 16%; LDH1/LDH2 %~ % LDH4 8%~ 16%; 【 临床意义 】 LDH增高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损伤,还见于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胰腺癌、前列腺癌、淋巴瘤、贫血、骨骼肌损伤、及肝硬化等。 LDH降低无临床意义。 LDH同工酶对于 AMI发生 24小时之后的诊断有帮助,心肌梗死后 10~ 12小时 LDH1升高,高峰时间为 48~ 72小时。 心肌梗死时 LDH同工酶分析, LDH1/L。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