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水产饲料原材料内容摘要:

,直接将抗氧化剂加入并混匀;若是固态油脂,将油脂加热熔化,再加入抗氧化剂并混匀。 18 第二节 蛋白性饲料 一、植物蛋白原料 二、动物性蛋白原料 19 第二节 蛋白性饲料 蛋白质饲料: 是指饲料中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少于 18%而粗蛋白含量大于20%的饲料。 由于鱼、虾类饲料的特点是高蛋白低糖类,因而蛋白质饲料在鱼、虾饲料配方中的用量一般都在 40%以上,高的可达 80%。 20 一、植物蛋白原料 (一)大豆 (二)豆粕 (三)菜粕 (四)棉粕 (五)花生粕 21 一、植物蛋白原料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包括豆类籽实、饼粕类和其它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这类蛋白质饲料是动物生产中使用量最多、最常用的蛋白质饲料。 该类饲料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 蛋白质含量高, 且蛋白质质量较好,一般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为 20%~ 50%之间,因种类不同差异较大;  粗脂肪含量变化大, 油料籽实含量在 15%~ 30%以上,非油料籽实只有 1%左右。 饼粕类脂肪含量因加工工艺不同差异较大,高的可达 10%,低的仅 1%左右;  粗纤维含量一般不高, 基本上与谷类籽实近似,饼粕类稍高些;  矿物质中钙少磷多,且主要是 植酸磷;  维生素含量与谷实相似, B族维生素较丰富,而维生素 A、维生素 D较缺乏;  大多数含有一些 抗营养因子, 影响其饲喂价值。 22 (一)大豆 大豆的营养组成和抗营养因子 (1)油脂含量较高( 16~ 18%)饱和度越大油脂含量越高; (2)蛋白质含量也较高 36~ 38%, Lys 2~ %, %左右; (3)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大豆抗原蛋白,大豆凝集素等。 水产动物对大豆的营养和利用特点 对大豆营养物质的利用决定于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去除程度。 大豆在水产饲料中应用注意的问题 要注意熟化后是否发生 Maillard反应,抗营养因子去除的程度,粉碎粒度和熟化程度等。 23 (二)豆粕 营养特点 豆粕是优质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具有蛋白质含量高( 4248%)、品质好(鱼类对熟豆饼粗蛋白消化率一般大于 85%)、赖氨酸含量丰富及消化能值高等优点。 在水产动物中,草食鱼及杂食鱼对大豆粕中蛋白质利用率很好,可达 90%左右,能够取代部分鱼粉作为蛋白质主要来源。 肉食鱼对大豆粕利用率低,尽量少用。 抗营养因子 影响豆粕使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是蛋氨酸含量低。 热处理程度不好的浸提豆粕含有较多的抗胰蛋白酶等抗营养因子,从而影响豆粕的利用和鱼、虾的生长。 因此,提高豆粕营养价值可通过合理搭配、添加蛋氨酸以及热处理( 110℃ , 3分钟)等途径来实现。 24 (三)菜粕  营养特点 油菜籽提取油脂后的副产品即为菜粕。 我国年产菜粕约 350万吨。 菜粕粗蛋白含量一般为 35- 38%,但蛋白质消化率较豆粕低,如草鱼对菜粕蛋白质的消化率仅为 69%。 赖氨酸、蛋氨酸含量及其利用率都较低。  抗营养因子 菜粕中含有一系列毒素或抗营养因子,其中单宁、植酸主要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和饲料中矿物元素的利用率,而含量较高的芥子苷(在甘蓝型菜籽中含量为 6- 9%),虽然本身无毒,但与芥子酶作用后可生成致甲状腺肿大或破坏消化道表层粘膜的有毒物质。 因此,使用菜粕喂鱼,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采食量下降、甲状腺肿大等症状。  应用注意 一般采用限量使用(用量宜控制在 20%以下),并与鱼粉、豆粕配合使用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