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网络工程实施内容摘要:
筑结构 设备间的环境条件 安全分类 结构防火 内部装修 火灾报警及灭火设施 确定干线通道及配线间的数目,应从所服务的可用楼层面积来考虑。 如果在给定楼层配线间所要服务的信息插座都在 75m范围以内,可采用单干线子系统。 凡超出这一范围的,可采用双干线子系统。 或者可采用经过分 线缆与配线间相连接的二级交接间 当信息插座离干线的距离超过 75米,或每个楼层信息插座超过 200个时,可设置一个二级交接间。 二级交接间设计方法与配线间设计方法相同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配线设备的房内。 管理子系统由配线间(包括中间交接间)的配线硬件、输入 /输出( I/O)设备等组成。 每个配线间及设备间都有管理子系统 在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中管理子系统学用单点管理双交连和双点管理双交连两种方式 单点双交连 水平电缆 白 蓝 紫 设备间 专用小交换机 白 干线电缆 干线接线间 双点管理双交连 确定各场的规模 主布线场 设备间管理子系统 目前,综合布线系统标记方法来尚未统一标准。 世界上各公司推出的综合布线系统标记方案各不相同。 在一般情况下,管理标记由用户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人员或通信管理人员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人员共同制定标记方案 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组成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之间还可采用无线通信。 了解敷设现场 确定线缆系统的一般参数 确定建筑物的线缆入口 确定明显障碍物的位置 确定主线缆路由和另选线缆路由 选择所需要线缆类型和规格 确定每种选择方案所需的劳务费 确定每种选择方案所需的材料成本 选择最经济、最实用的设计方案 架空线缆 通常只用于有现成电线杆,而且线缆的走线方式不是主要考虑的场合。 直埋布线法 管道内布线法 物理网络设计文档的作用是说明在什么样的特定物理位置实现逻辑网络设计方案中的相应内容,以及怎样有逻辑、有步骤地实现每一步的设计。 此文档详细地说明了连接到网络设备的线缆的类型,以及网络中设备和连接器的布局,即要说明线缆要经过什么地方,设备和连接器要安置的位置,以及它们是如何连接起来的。 物理网络设计文档的内容物理网络文档除了要清楚和简明之外,还必须是正确的和完整的。 它包括的要素如下: 主管人员评价,包括设计目标检查 物理网络设计图表 注释和说明 软、硬件清单 最终费用估计 审批部分 、防护、接地及相关标准 电源 机房两个主要元素:供电系统 + 制冷系统 机房电源设计应满足条件 设备间内安放计算机时,就按照计算机主机电源要求进行工程设计 设备间安放程控用户交换机时,就按照 《 工业企。第六章网络工程实施
相关推荐
0次、 120次、 150次、 180次时两张牌的牌面数字之和 等于 3的频率,填写下表,并绘制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1)估计一次试验中 .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可能 有哪些值 ? 分析 :若第一次摸出的是 1, 第二次摸出的也是 1,我们可以把 结果记作 (1,1) , 则所有可能情 况有 (1,1), (1,2), (2,1), (2,2). (2)以同桌为单位,每人做 30次试验
( 67) kR 为观测噪声方差矩阵 在根据上述递推公式进行卡尔曼滤波计算时需要确定动态系统的初始状态向量 和方差矩阵 ,并假设初始状态向量具有如下统计特性 0ˆX 0ˆP0 0 0ˆ ()X E X x 00ˆ ()P V a r X且 与动态噪声 和观测噪声 不相关。 0ˆX kW kV 对于常线性系统,则有 ,即它们都是常数矩阵;如果动态噪声和观测噪声都是平稳随机序列,则 、
( 一 ) 粉体的密度 真密度: 指粉体质量与真体积之比。 即排除所有孔隙 ( 粒子本身和粒子之间 )而求得的粉体体积。 真密度是物料固有性质。 一般文献中所载密度如无特殊指明是指真密度。 颗粒密度: 粉体质量与颗粒体积之比。 其体积排除粒子间的空隙 , 但不排除粒子本身细小空隙。 一 、 密度与孔隙率 ( 一 ) 粉体的密度 堆密度: 指粉体质量与该粉体的堆体积之比。
障碍、休克、 DIC等。 第二节 感染的来源与类型 一、感染的来源 (一)外源性感染 (二)内源性感染 患者 带菌者 患病或 带菌动物 自身体内 或体表 第二节 感染的来源与类型 二、感染的类型 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 带菌状态 急性感染 慢性感染 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 毒血症: 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而不入血,只有产生的毒素入血,到达易感 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 菌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