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糖类代谢内容摘要:
2NADH 6ATP 或 4ATP 影响酵解的 调控位点 及相应 调节物 糖原(或淀粉) 1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 1, 6二磷酸果糖 3磷酸 甘油 醛 磷酸二羟丙酮 21, 3二磷酸甘油酸 23磷酸甘油酸 22磷酸甘油酸 2磷酸烯醇丙酮酸 2丙酮酸 葡萄糖 a b c 调控位点 激活剂 抑制剂 a 己 糖激酶 ATP G6P ADP b 磷酸果糖 ADP ATP 激酶 AMP 柠檬酸 ( 限速酶 ) 果糖 2,6二磷酸 NADH c 丙酮酸激酶 果糖 1,6二磷酸 ATP Ala 规律: 主要通过调节反应途径中几种酶的活性来控制整个途径的速度,被调节的酶多数为催化反应历程中不可逆反应的酶,通过酶的变构效应实现活性的调节,调节物多为本途的中间物中间物或与本途径有关的代谢产物。 三、丙酮酸的去路 ( 有氧 ) ( 无氧 ) 葡萄糖 丙酮酸 乳酸 乙醇 乙酰 CoA 三羧酸循环 (有氧或无氧) 糖酵解途径 (有氧或无氧)丙酮酸的无氧降解及葡萄糖的无氧分解 葡萄糖 EMP NADH+H+ NAD+ CH2OH CH3 乙醇 NADH+H+ NAD+ CO2 乳酸 COOH CH(OH) CH3 乙醛 CHO CH3 COOH C==O CH3 丙酮酸 葡萄糖的无氧分解 丙酮酸的有氧氧化及 葡萄糖的有氧分解 ( EPM) 葡萄糖 COOH C==O CH3 丙酮酸 CH3CSCoA O 乙酰 CoA 三羧酸循环 NAD+ NADH+H+ CO2 CoASH 葡萄糖的有氧分解 丙酮酸脱氢酶系 丙酮酸脱氢酶系 NAD+ +H+ 丙酮酸脱羧酶 FAD 硫辛酸乙酰转移酶 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CO2 乙酰硫辛酸 二氢硫辛酸 NAD+ +H+ TPP 硫辛酸 CoASH NAD+ CH3CSCoA O 焦磷酸硫胺素 ( TPP) 在丙酮酸脱羧中的作用 C H+ C CH3CCOOH OH CO2 丙酮酸 硫辛酸的氢载体作用和酰基载体作用 氧化型硫辛酸 S S C C C (CH2)4COO S HS C C C (CH2)4COO 乙酰二氢硫辛酸 +2H 2H 二氢硫辛酸 HS HS C C C (CH2)4COO 泛酸 和 辅酶 A ( CoASH) SH 酰基结合位点 维生素 pp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 ) R NAD+: R=H NADP+: R=PO3H2 递氢体作用: NAD++2H NADH+H+ 维生素 B2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AD) 递氢体作用: FAD+2H FADH2 四、三羧酸循环 (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CA 循环) 三羧酸循环 的化学历程 三羧循环及葡萄糖有氧氧化的化学计量和能量计量 三羧循环的 生物学意义 三羧酸循环的 调控 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 ( 自学 ) O CH3CSCoA CoASH NADH +CO2 FADH2 H2O NADH +CO2 NADH GTP 三羧酸循环 ( TCA) 草酰乙酸 再生阶段 柠檬酸的生成阶段 氧化脱 羧阶段 柠檬酸 异柠檬酸 顺乌头酸 - 酮戊二酸 琥珀酸 琥珀酰 CoA 延胡索酸 苹果酸 草酰乙酸酸 NAD+ NAD+ FAD NAD+ TCA第一阶段:柠檬酸生成 H2O 草酰乙酸 O CH3CSCoA CoASH H2O 柠檬酸合成酶 顺乌头酸酶 TCA第二阶段:氧化脱羧 CO2 GDP+ Pi GTP NAD+ NADH+H+ NAD+ NADH+H+ CoASH 异柠檬酸脱氢酶 CO2 - 酮戊二酸脱氢酶 琥珀酸脱氢酶 TCA第三阶段:草酰乙酸再生 FAD FADH2 H2O NAD+ NADH+H+ 草酰乙酸 琥珀酸脱氢酶 延胡索酸酶 苹果酸脱氢酶 三羧循环的化学计量和能量计量 a、 总反应式 : CH3COSCoA+3NAD++FAD+GDP+Pi+2H2O 2CO2+CoASH+3NADH+3H+ +FADH2+GTP 能量 “ 现金 ” : 1 GTP 能量 “ 支票 ” : 3 NADH。第五章糖类代谢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21平行线
在转动木条 a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使得直线 a与b平行 ? 过点 B画直线 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 再过点 C画直线 a的平行线,它和前面过点 B画出的直线平行吗 ? 问题 5 平行 公理 : 经过直线外一点, 有且只有 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由以上画图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看 . 说明: 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结论叫 基本 事实 ,也称为 公理 ,它可以作为以后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22平行线的判定第2课时
b与直线 c是否 平行 . 在同一平面 内 ,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 这 两条直线平行吗。 为什 么。 例题 已知: 直线 b与直线 c都垂直于直线 a. 说明 : 直线 b与直线 c是否 平行 . 答: 直线 b与直线 c平行 . 理由如下: ∵ b⊥ a, ∴ ∠ 1=90176。 . 同理, ∠ 2=90176。 . ∴ ∠ 1=∠ 2. ∵ ∠ 1和 ∠ 2是同位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