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静脉输血法内容摘要:
,成功后固定,按病情、 药物、年龄调节滴速, 一般不超过 20d/min。 如误入动脉,则回血为鲜红色并呈冲击状,注药 时阻力较大,局部可见呈树枝分布且苍白,有的 病儿则出现痛苦容貌或尖叫。 题干 患者 , 8个月 , 因急性肺炎住院 , 医嘱: %氯化钠100ml加入 1g先锋霉素静脉滴入 ( 头皮静脉 ) , 护士给患儿头皮静脉穿刺后 , 推注少量液体 , 沿血管出现树枝状苍白 , 疑发生 选项 A 静脉炎 选项 B 静脉痉挛 选项 C 针头紧贴血管壁 选项 D 输液的压力过低 选项 E 误入头皮动脉 答案 E 小儿头皮静脉与动脉的鉴别 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 一、目的 长期持续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的病人; 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或有刺激性药物的病人; 行胃肠外营养疗法的病人; 周围循环衰竭需测量中心静脉压的危重病人。 输液目的 常用溶液 输液技术 故障排除 输液反应 知识拓展 穿刺部位 下颌角和锁骨上缘 中 点连线的 上 1/ 3处 ,颈外静脉 外侧缘 为穿刺点。 即 锁骨下静脉 胸锁乳突肌外缘 与锁骨上缘所形成的 夹角平分线 上, 距顶点。 输液目的 常用溶液 输液技术 故障排除 输液反应 局部护理 每天常规消毒 穿刺 点与硅胶管,观察 局部有无红肿,更 换硅胶管外纱布。 进针角度 针头与皮肤呈 45176。 角进 针,入皮后呈 25176。 角沿 静脉方向穿刺。 题干 颈外静脉插管输液,其穿刺部位位于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联线的 选项 A 上 1/3 选项 B 下 1/3 选项 C 中 1/2 选项 D 上 1/4 选项 E 下 1/4 答案 A 题干 女性, 38岁,因溃疡性结肠炎入院,给予静脉高营养治疗,采用颈外静脉输液,其护理注意 选项 A 每日用乙醇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 选项 B 硅胶管有弯曲及滑脱血管外 选项 C 有回血应及时拔除硅胶管 选项 D 拔管动作应轻柔 选项 E 严密观察有无输液反应 答案 D 点滴系数是指每毫升溶液的滴数,目前常用的静脉输液器的滴系数有 1 20等多种型号 输液目的 常用溶液 输液技术 故障排除 输液反应 静脉输液法 已知每分钟滴数与输液总量,计算输液所需用的时间 液体总量( ml) 点滴系数 输液时间( h) = 每分钟滴数 60( min) 已知输入液体总量与计划所用输液时间,计算每分钟滴数 液体总量( ml ) 点滴系数 每分钟滴数 = 输液时间( min) 输液速度与输液时间的计算 题干 患者男性, 54岁。 因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急诊入院,血压 195/120mmHg,心率 60次 /分,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右侧肢体偏瘫。 根据医嘱予甘露醇 250ml静脉滴注,要求 30分滴完,所用输液器滴系数为 15,护士应调节滴数每分钟为 选项 A 125滴 选项 B 130滴 选项 C 135滴 选项 D 140滴 选项 E 145滴 答案 A 题干 患者女性, 37岁。 输液 2020ml,每分钟 60滴,所用输液器滴系数为 15,从上午 8时开始输液,估计何时滴完 选项 A 14:20 选项 B 15:40 选项 C 13:10 选项 D 16:20 选项 E 18:15 答案 D 静脉输液法 输液目的 常用溶液 输液技术 故障排除 输液反应 应更换针头,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应更换针头,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适当抬高输液瓶位置或降低肢体位置 在肢体穿刺部位上方实施热敷 排除扭曲、受压因素 , 保持输液管通畅 调整针头方向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 (一 ) 溶 液 不 滴 四、输液故障排除技术 题干 护士巡视病房 , 发现 5床李先生的输液不滴 , 注射部位肿胀 、 疼痛 、 无回血 , 根据此情况 , 应采取的措施是 选项 A 用力挤压输液管 , 直至输液通畅 选项 B 拔针 , 更换针头 , 另选血管穿刺 选项 C 抬高肢体位置 选项 D 变换肢体位置 选项 E 用热毛巾敷血管部位 答案 B 题干 输液过程中巡视发现液体滴入不畅,轻轻挤压茂菲滴管有阻力,检查无回血,正确的处理是 选项 A 提高输液瓶 选项 B 调整肢体位置 选项 C 加压输液 选项 D 再进针少许 选项 E 拔针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答案 E 题干 输液过程中导致静脉痉挛的原因是 选项 A 输液速度过快 选项 B 液体注入皮下组织 选项 C 针头阻塞 选项 D 患者肢体抬举过高 选项 E 输入的药液温度过低 答案 E (二 ) 茂 菲 氏 滴 管 内 液 面 过 高 静脉输液法 输液目 的 常用溶液 输液技术 故障排除 输液反应 四、输液故障排除技术 静脉输液法 输液目的 常用溶液 输液技术 故障排除 输液反应 (三 ) 茂 菲 氏 滴 管 内 液 面 过 低 夹紧 茂菲氏滴管 下端 的输液管,用手 挤压 滴管,使液体下流至滴管内,当液面 升至所需高度时,停止挤压,松开滴管下 端输液管即可。 四、输液故障排除技术。第二节静脉输血法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二节项目活动的组织
教师的 ” 教 ” 的主体地位处于隐性状态。 倡导幼儿的活动(实物操作活动、人际活动)强调通过幼儿的观察、操作、实验、探索、调查、游戏等具体的实践活动来进行。 注重活动的过程体验,淡化结果的即时达成。 教育环境是开放的 课程内容是开放的 师生关系是开放的 组织形式是开放的 课程目标是整合的 课程内容是整合的 课程实施是整合的 幼儿表现方式是整合的
第二讲半导体基础知识
称为载流子。 二、杂质半导体 1. N型半导体 5磷( P) 杂质半导体主要靠多数载流子导电。 掺入杂质越多,多子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强,实现导电性可控。 多数载流子 空穴比未加杂质时的数目多了。 少了。 为什么。 2. P型半导体 3硼( B) 多数载流子 P型半导体主要靠空穴导电,掺入杂质越多,空穴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强, 在杂质半导体中,温度变化时,载流子的数目变化吗。
第二讲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
属于 氏族公社所有 ( 2)奴隶社会: 井田制 —— 名义上是国有土地所有制, 实质是为周王所私有 ( 3)封建社会: 土地私有制 ,延续两千多年 (三国 屯田制 和北魏隋朝唐朝前期 均田制 ) — 根源在于生产力发展 小农经济 ( 1)概念和特点: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自给自足)和交纳赋税的自然经济 ( 2)形成条件: 铁犁牛耕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