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糖的分解代谢内容摘要:

果糖激酶 2 果糖二磷酸酶 2 双功能酶: 一条单一多肽链上的两个结构域各催化不同的反应,具有两种酶的功能。 磷酸化后果糖二磷酸酶有活性,而磷酸果糖激酶无活性。 协同控制作用: ( 2) 已糖激酶(变构酶) 别构抑制剂(负效应调节物): G6P和 ATP 别构激活剂(正效应调节物): ADP ( 3) 丙酮酸激酶(变构酶,共价调节酶) 抑制剂: ATP, 乙酰 CoA、长链脂肪酸、 Ala、 激活剂: BP 共价修饰:磷酸化后活性降低 各种已糖进入酵解的途径 丙酮酸 88页 丙酮酸的去路 无氧条件下: 乳酸发酵 乙醇发酵 有氧条件下: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形成乙酰 CoA参加三羧酸循环。 彻底氧化成 CO2和 H2O。 NADH+ H+ 经 穿梭机制 进入线粒体后,再经呼吸链氧化成 H2O, 乳酸发酵(在肌肉细胞中称酵解) 2ATP+ 2H2O 总反应式 : 葡萄糖+ 2Pi+ 2ADP 2乳酸+ 2ATP+ 2H2O 糖酵解-乳酸发酵途径的生理意义 途径 , 尤其对肌肉收缩更为重要。 ,如视网膜 、 神经 、 癌组织等。 成熟红细胞几乎完全依赖糖酵解供应能量。 :可通过乳酸循环 ( Cori cycle) 在肝脏经糖异生途径转化为糖。 乙醇发酵 总反应式: 葡萄糖+ 2Pi+ 2ADP 2 乙醇+ 2ATP+ 2H2O+ 2CO2 一些酵母和其它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先后经丙酮酸脱羧酶和乙醇脱氢酶的催化作用,脱羧还原为乙醇。 2ATP+ 2H2O 2 (二) 葡萄糖 有氧降解 G + 6O2 6CO2 + 6H2O + 能量 1. 葡萄糖 2 丙酮酸 2. 丙酮酸 乙酰 CoA CoA 进入三羧酸循环 (柠檬酸循环 ) 4. 氧化磷酸化: NADH+ H+ 和 FAD2H经呼吸链传递 糖酵解途径 乙酰 CoA 联系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中心环节 葡萄糖分解先释放: C C4(丙酮酸脱羧)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2丙酮酸 + CoA~SH 2乙酰 CoA+ 2NADH+ H+ + 2CO2 CHO CHOH CH2O P 4 5 6 CHO CHOH CH2O P 3 2 1 甘油醛 3磷酸 (GAP) O CH2O OCH2 P OH OH P 醛缩酶( Aldolase)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E1丙酮酸脱氢酶 (24个 ), E2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基酶 (24个 ), E3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12),它们均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 E1 E2 E3 E1 E2 E3 E2 E3 E2 E3 碱性 pH 尿素 + + 参与的辅酶 TPP: thiamine pyrophosphate (焦磷酸硫胺素) FAD: 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 (黄素腺苷酸二核苷酸) CoA: coenzyme A(辅酶 A) NA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尼克酰胺腺苷酸二核苷酸) Lipoate(硫辛酸) 调节与控制:  产物控制: NADH(E3)和乙酰 CoA(E2)与酶的底物竟争活性部位  共价修饰 E1的磷酸化 (无活性 )和去磷酸化 (有活性 ): E2分子上结合着两种特殊的酶 激酶和磷酸酶  细胞能荷: ATP/ADP比值高、酶的磷酸化作用增加, GTP抑制 E1, AMP活化 E1。 Ca2+增加,通过激活磷酸酶使酶系活化。 ; ; 3. ( TCA、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内进行 )  定义:三羧酸循环指乙酰 CoA经一系列氧化、脱羧,最终生成 CO2和 H2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每轮循环有 2个 C原子以乙酰 CoA形式进入 )。  三羧酸循环的反应部位: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原核细胞的胞浆。  重要性:三羧酸循环不仅是糖 、 脂肪 、 氨基酸等化合物生物氧 化的共同通路 , 也是各代谢途径连接的枢纽。  Krebs循环 ( 1937年提出 , 1953年获得诺贝尔奖 )。 乙酰 CoA 3NADH + FADH2 + 2CO2 + ATP CO2 CO2 反应过程 ( 1)乙酰辅酶 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 柠檬酸合酶 ( 2)异柠檬酸的生成 ◆ 顺乌头酸酶:这种酶与底物以特殊方式结合(只选择两种顺反异构或旋光异构中的一种结合方式)进行的反应称为不对称反应。 ◆ 90%柠檬酸、 4%顺乌头酸、 6%异柠檬酸组成平衡混合物, 顺乌头酸酶 顺乌头酸酶 ( 3) α 酮戊二酸的生成 ◆ 异柠檬酸脱氢酶 Mg2+( Mn2+ ) ( 4) α 酮戊二酸的氧化脱羧反应 α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为多酶复合体,与丙酮酸脱氢酶系相似(先脱羧,后脱氢) α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 5)从琥珀酰辅酶 A到琥珀酸 ◆ 在高等植物和细菌中,硫酯键水解释放出的自由能,可直接合成 ATP。 ◆ 在哺乳动物中,先合成 GTP,然后在核苷二磷酸激酶的作用下, GTP转化成 ATP。 琥珀酰 CoA合成酶 底物水平磷酸化 ( 6)琥珀酸被氧化成延胡索酸 ◆ 琥珀酸脱氢酶是 TCA循环中唯一嵌入线粒体内膜的酶。 丙二酸 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可阻断三羧酸循环。 琥珀酸脱氢酶 ( 7)苹果酸的生成 ◆ 延胡索酸酶具有立体异构特性, OH只加入延胡索酸双键的一侧,因此只形成 L型苹果酸 延胡索酸酶 ( 8)苹果酸被氧化为草酰乙酸 ◆ 平衡有利于逆反应,但生理条件下,反应产物草酰乙酸不断合成柠檬酸,其在细胞中浓度极低,少于 106mol/L,使反应向右进行。 苹果酸脱氢酶 C2 C6 C4 C5 CO2 图 103 三羧酸循环示意图 CO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