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讲:张载内容摘要:

(自注 :推行于一),此天之所以参也。 ”( 《 参两 》 )  “ 万物虽多,其实一。 物无阴阳者,以是知天地变化,二端(阴阳)而已。 ”( 《 太和 》 )  “ 两不立,则一不可见。 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 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 ”( 《 太和 》 )  张载还提出变化的两种形式的学说。 他认为,变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显著的变化,一种是逐渐的变化,他把前者专称为变,后者专称为化。 他说 :“ 变言其著,化言其渐。 ”( 《 易说 》 )  这两种变化形式又是相互转移的。 他说 :“ 变则化,由粗入精也。 化而裁之谓之变,以著显微也。 ”( 《 正蒙 神化 》 ) Have A Break。 三 . 心统性情  “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 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 《 大心 》 )  “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 „„ 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 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