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内容摘要:
三角城市群也将开行高密度的城际快速客车 ,广深直达列车全程只需 55分钟 ,此外从广州始发至浙江、上海、江苏的列车将缩时一半 ,实现夕发朝至。 这意味着中国铁路以此为起点 ,将进入全新的高速列车时代 三、公路网规划 • 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 • 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是一个科学的进程,它必须与社会经济及产业的发展有序的衔接。 超前建设将造成资金、土地等资源的浪费,滞后建设将制约经济的发展 • ( 1)工业化初期:社会对公路网的要求是满足旅客交通需求,以解决公路网的通达度为基准,以增加公路长度为主、路网等级低 • ( 2)基本实现工业化时:公路运输成为区域运输的主要方式。 在运输结构中,公路运输比重不断上升,伴随工业化进程,产品高值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货物运输质量要求更高,强调迅速、安全、便捷。 这一阶段以提高公路等级为主,具体表现在铺面里程或硬质路面的增长速度上 • ( 3)后工业化阶段: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主要表现在劳动地域分工加强和多层次商品交换市场的完备。 这要求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协调。 而公路运输灵活机动、从门到门,迅速及时、便捷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因此,构筑主干网架和提高路网等级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 • 公路网规划的内容和原则 • 公路网是由线路和车站组合而成的分布网络。 • ( 1)规划内容 • 公路线路经济选线 • 线路走向和等级 • 车站位置与规模确定,建立合理的路网结构 • ( 2)规划原则: • ①充分满足综合运输网布局的要求 • ②深入城乡腹地,与铁路、水运有机衔接,为广大区域的交通联系提供保障 • ③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国防需要 • ④建立干支结合、经济便捷的路网形式 • 公路分级和技术经济要求 • ( 1)高速公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口的干线公路。 • 四车道:昼夜交通量 2500055000辆 • 六车道:昼夜交通量 4500080000辆 • 八车道:昼夜交通量 60000100000辆 • ( 2)一级公路:为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昼夜交通量 1500030000辆 • ( 3)二级公路:昼夜交通量 30007500辆 • ( 4)三级公路:昼夜交通量 10004000辆 • ( 5)四级公路: 双车道: 1500辆; • 单车道: 200辆 四、水运网规划 • 1 任务和内容 • 水运网是由航道和港口组合在一起的交通系统,一般分内河航运和海运。 • ( 1)任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河流的综合利用和航道特点,构建一个与铁路、公路运输网络相适应的河海相通、干支相连的内河运输网 • ( 2)内河航道规划的内容 • 内河航运量的调查与预测 • 航道等级与通航里程发展目标 • 航道、港口的空间布局与区域划分 • 航线走向、标准与整治措施 • 2 航道技术要求 航道等级 通航驳船等级 /T 天然渠化河流 /M 人工运河/M 曲率半径/M 桥净高 /M 浅滩水深 底宽 水深 底宽 一 3000 75100 5 60 9001200 二 2020 75100 4 60 8501000 11 三 1000 6080 3 50 700900 10 四 500 4560 40 600700 78 五 300 3550。第九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相关推荐
:形成 粘性末端 (cohesive end)或平齐末端 (blunt end) (Fig.) 粘性末端: 双链 DNA经 限制性内切酶作用后,每条单链的一端都带有识别序列中的几个 互补碱基。 命名: 以 EcoR I为例: E— 细菌属名、 co— 细菌种名 R— 菌株、 I— 同类酶的 (罗马字母 )编号 第一节 核酸的酶促水解 一、核苷酸的一般降解 —— (略, p256) 二
性塑料。 ( 1)雨衣 ( 2)食品袋或包装袋 ( 3)手电筒的外壳 ( 4)炒菜用的锅的手柄 情景反思 1984年 ,在意大利东侧亚德里亚海打捞上来一头死鲸 ,解剖后发现 ,该鲸竟是吞食了 50多个塑料袋窒息身亡 . 现在,生活中抛弃的塑料垃圾越来越多,形成了可怕的“白色污染” 图片 生活中“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1、危害 ①破坏土壤结构; ②污染河流和海洋;
行光线) –6米以内物需调节: ( 1)晶状体调节 视网膜上模糊物象 视觉皮层 中脑正中核 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团 睫状肌中环行肌收缩 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前凸增加眼 折光力加强视网膜成像清晰。 图示其调节能力可用近点表示(老视原因) ( 2)瞳孔缩小的调节(可减少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瞳孔和瞳孔对光反应(概念、反射过程以 及临床意义) ( 3)
同的系統 , 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不自知 , 這些問題都使資訊資源的管理變得困難。 決策支援系統與企業智慧 梁定澎 編著 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製作 使用者自建系統的缺點(續) 角色衝突 使用者本身的主要任務並非開發系統 , 若他們花費太多時間與精力在自行開發系統上 , 可能會因此疏忽了他們本來的職責 , 造成本末倒置的現象 ,甚至與資訊部門的角色相衝突 , 這是必須要避免的問題。